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与反思第【1】篇〗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清贫”的含义,体会方志敏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精神和信念。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作者资料)了解作者。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先后领导赣东北、闽浙赣苏区反“围剿”作战,并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

1934年11月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区遭国民党军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俘。

面对严刑和诱降,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2.解释课题:“清贫”,字典里是“清寒贫苦”的意思,在古代多用来形容读书人,本文主要指方志敏以及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烈士。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教师纠正读音。

出示生字,学生朗读。

2.快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找出本文哪些自然段是叙事部分,概括主要内容。

(作者被俘,但是在他身上却搜不出一分钱,作者戏称自己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传世宝”。

)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第2~8自然段,找出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明确:动作、神态、语言。

(1)动作
①作者对国民党士兵的动作描写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第2自然段)摸、捏、拿、拉、盯、吼
(第6自然段)捏
(第8自然段)搜寻、塞、抢夺、望、说
作者运用这些动词详细地将国民党兵士用尽一切办法掠人钱财的贪婪、丑恶嘴脸描绘得淋漓尽致。

②经过这么详细的搜索,国民党兵士在方志敏身上到底找没找到他们所期盼的钱财呢而对他们搜索的结果,两个兵士达成了怎样的协议这些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没有,只有表和自来水笔。

最后决定将表和自来水笔卖出钱来平分。

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印证了方志敏的清廉,也更彰显了两个士兵的贪婪。

)
(2)神态
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神态描写的词语。

明确:凶恶的眼光、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

(3)语言
请在文中找到描写语言的句子。

明确:①兵士(拿榴弹)“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凶恶的眼光、威吓)这句话表明国民党兵士为了从方志敏身上获得钱财,不择手段。

②兵士(拿榴弹)“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决不相信)
这句话是说国民党兵士认为共产党当大官的应该和国民党当大官的一样都很有钱,而事实则不然,这更加突出了共产党的清廉。

③另一兵士“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④方志敏“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微笑着,淡淡地说) 表明了方志敏的无所畏惧。

“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了方志敏的从容自若。

2.国民党兵士在搜找钱财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明确:(第2自然段)热望—(第2自然段)激怒—(第6自然段)企望—(第8自然段)失望
这种由高到低的情绪变化表明了国民党兵士贪婪和爱财的本性。

3.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民党兵士,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呢
明确:侧面描写,在对比中突出方志敏的大义凛然、清贫守节。

4.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很乐观地看待这件事,称之为“趣事”。

(第1自然段)
四、小结。

这便是作者所说的那件“趣事”,着实有趣啊,有的人眼里只认得钱,而有的人心里却记挂着人民和革命事业!正因清贫,才有洁白朴素的生活,这也是革命者能够战胜困难的原因。

清贫
甘于清贫
舍己为公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只需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内心,理解何为“清贫”即可,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理解,学生在学习时便能更快掌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来把握人物特征。

教学中这个目标体现的不突出!
2、了解并学着分析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3、通过……方式,体会课题“清贫”的含义及作者高尚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1、了解并学着分析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个性
2、体会课题“清贫”的含义及作者高尚的精神内涵。

个人认为圈画的词语需要再斟酌一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今天我们需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清贫》,昨天已经布置了大家两条预习作业,首先我们来检查第一条,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 1 及您们找的材料,向大家介绍本文作者方志敏其人。

明确:方志敏:江西弋阳人,共产党员。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与红军第十军的创建者。

1935 年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时年 36 岁。

她的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什么?提问:接着,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完成我们的第二条预习作业,请瞧PPT。

请大家给这些词语加上注释。

明确:热望:热烈盼望
激怒:刺激使发怒
威吓(hè):用势力来吓唬
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加注释的目的就是什么?二、分析课文: 提问:请同学们在文中圈划出这几个需要解释的词语,我们会发现这些词语在文中都属于人物的细节描写。

请同学们迅速找到这些词都就是对哪个或哪些人物的描写呢?明确:两个国防兵士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价值不大!
提问:那么这两个国方兵士与我们的?主人公方志敏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2 到 8 自然段,并概括这个
明确:在这个不幸的一天,方志敏被捕。

国方兵士期望从她身上搜出钱财,最终毫无所得。

提问:在同学们刚刚给予解释的这些对国方兵士的描写中,大家认为这两个士兵就是怎样的人呢?请给予一定的分析。

这个问题太突兀!
明确:贪财——热望,注目
暴躁、凶恶——激怒、威吓提问:文中还有那些描写也突出了国方兵士的这些特征呢?明确:动作描写:摸、捏、搜,表现了士兵给方志敏搜身时的仔细,表现出士兵的贪财。

一系列表现士兵拉出手榴弹的动作:拿着、拉出、拉开、抛掷等,表现了士兵的凶恶。

神态描写:凶恶的目光,盯着我,表现出士兵的凶恶。

心理描写:总期望,失望,表现出士兵的贪财。

提问:作者花费?了大量的人物描写来刻画两名国方兵士。

而本文的主人公却就是方志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放在前面,然后通过两个士兵的分析来得出结论
明确:侧面衬托了方志敏的廉洁与清贫。

提问:既然同学们对故事的两个人物都有了一定的把握,那么在朗读上,我们也应该从语调上注意渴望她们不同的特征。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朗读不?朗读的目的就是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自己分配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方志敏与国方兵士的对话部分。

(练习完成后请一组学生作为代表朗读,教师评点)朗读的目的就是什么提问:请同学们朗读文中第 9 小节,读完后请概括这一节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明确:写了方志敏家里的几件“传世宝”。

提问:请同学们圈划出,这些“传世宝”都就是些什么?作者又就是如何对它们进行描写的呢?明确:汗褂裤——几套旧的线袜——几双缝上底的提问:这些“传世宝”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明确:都就是旧的缝补过的贴身衣物,而且非常不值钱。

提问:就就是这样一些破旧的不值钱的东西,作者却说这就是她唯一的财产,而且要妻子藏在深山坞里,就怕被人抢了去。

文章这样写又就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明确:为了进一步表现方志敏廉洁清贫的高尚品质。

问题太碎!建议简洁些!
总结:文章已经通过一件“趣事”表现了主人公清廉的高尚品质,而在其后又补充了一段内容,进一步表现了这一主题,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补叙。

(放 ppt)
(ppt内容:补叙,也叫追叙,就是文章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叙通常就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个人认为不必特意介绍,在分析结尾段时交代一下即可。

(因这不就是本文的重点) 三、体会主题: 提问:从文章的第 2-9 节中,我们已经知道方志敏就是一个在生活中几乎没有财产,甚至连积蓄都没有的人,那么她就是不就是真得身无分文,没有一点点钱呢?明确:不就是。

文章第一节中说:经手的款
项,总在数百万元。

提问:既然如此,那方志敏为什么仍然如此清贫呢?明确:因为她认为这些钱都就是用于革命事业的,不能占为己有(第一小节)。

她还认为,过清贫、清白朴素就是革命者可以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第十小节) 可否提问:文章介绍强调方志敏就是一个清贫的人,与介绍中提到的经手的款项在百万元就是否矛盾?为什么总结:瞧来,方志敏同志并不就是真的没有钱,她这样朴素地生活,拒绝奢侈浪费,就是为了培养自己廉洁清贫的高尚品质与崇高精神,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真正的革命斗士。

四、作业: 1、积累字词:奢侈、矜持不苟、筹集。

积累词语解释:预习作业中布置的词语加奢侈、齿冷、矜持不苟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清贫”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就是否同等重要?我们又该从何做起呢?选择一个实例,仿照课文第 2-9 小节的写作方法,写一件能表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的小事,字数要求:300 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与反思第【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清贫”的含义,体会方志敏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
精神和信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作者资料)了解作者。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先后领导赣东北、闽浙赣苏区反“围剿”作战,并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

1934年11月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区遭国民党军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俘。

面对严刑和诱降,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2.解释课题:“清贫”,字典里是“清寒贫苦”的意思,在古代多用来形容读书人,本文主要指方志敏以及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烈士。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教师纠正读音。

出示生字,学生朗读。

2.快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找出本文哪些自然段是叙事部分,概括主要内容。

(作者被俘,但是在他身上却搜不出一分钱,作者戏称自己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传世宝”。

)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第2~8自然段,找出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明确:动作、神态、语言。

(1)动作
①作者对国民党士兵的动作描写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第2自然段)摸、捏、拿、拉、盯、吼
(第6自然段)捏
(第8自然段)搜寻、塞、抢夺、望、说
作者运用这些动词详细地将国民党兵士用尽一切办法掠人钱财的贪婪、丑恶嘴脸描绘得淋漓尽致。

②经过这么详细的搜索,国民党兵士在方志敏身上到底找没找到他们所期盼的钱财呢而对他们搜索的结果,两个兵士达成了怎样的协议这些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没有,只有表和自来水笔。

最后决定将表和自来水笔卖出钱来平分。

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印证了方志敏的清廉,也更彰显了两个士兵的贪婪。

)
(2)神态
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神态描写的词语。

明确:凶恶的眼光、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

(3)语言
请在文中找到描写语言的句子。

明确:①兵士(拿榴弹)“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凶恶的眼光、威吓)这句话表明国民党兵士为了从方志敏身上获得钱财,不择手段。

②兵士(拿榴弹)“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决不相信)
这句话是说国民党兵士认为共产党当大官的应该和国民党当大官的一样都很有钱,而事实则不然,这更加突出了共产党的清廉。

③另一兵士“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④方志敏“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微笑着,淡淡地说) 表明了方志敏的无所畏惧。

“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了方志敏的从容自若。

2.国民党兵士在搜找钱财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明确:(第2自然段)热望—(第2自然段)激怒—(第6自然段)企望—(第8自然段)失望
这种由高到低的情绪变化表明了国民党兵士贪婪和爱财的本性。

3.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民党兵士,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呢
明确:侧面描写,在对比中突出方志敏的大义凛然、清贫守节。

4.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很乐观地看待这件事,称之为“趣事”。

(第1自然段)
四、小结。

这便是作者所说的那件“趣事”,着实有趣啊,有的人眼里只认得钱,而有的人心里却记挂着人民和革命事业!正因清贫,才有洁白朴素的生活,这也是革命者能够战胜困难的原因。

板书设计
舍己为公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只需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内心,理解何为“清贫”即可,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理解,学生在学习时便能更快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