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3
二、学术理论
4
4
(一)明析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钱乙论述儿科病,首先从小儿生理特点入手研究, 并加以阐述。他根据灵枢“婴儿者,其肉脆,血少 气弱”以及诸病源候论“小儿脏腑之气软弱,易虚 易实”等论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指出不能简 单的把小儿看成是大人的缩影。 认为小儿随年龄而不断变化,脏腑“始全”,但又 犹是“全而未壮”,因此“脏腑柔弱”。“血气未 实”是小儿的生理特点。其易为六淫所侵,饮食所 伤,易发病且传变迅速。 发病过程中有“易虚易实, 易寒易热”病理特点。 在治疗上,钱乙以妄攻误下为禁约。认为“小儿脏 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即有 非下不可之症,亦必“量其大小而下之”,在使用 下药后,宜用和胃之剂善后。对本就脾虚的小儿更 应注意。
p5
(二)发展儿科诊断方法 钱乙归纳了儿科六种常见脉象:“脉乱不治,气不 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 还提出了“面上证”和“目内证”。 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 颏为肾。 目内证:赤者心热, 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浅淡 者为虚, 黄者为脾热。 无精光者肾虚。 钱氏小儿疾病的诊断,主张四诊合参, 尤重望诊。
p8
三、治疗经验Fra Baidu bibliotek
9
9
(一)论治疮疡的经验 钱氏所论的疮疡包括水疱,脓疱,斑,疹等。 病因:多系“外感天行, 内蕴热毒” 症状:初起为“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 乍凉乍热,咳嗽喷嚏,手足梢冷,夜卧惊悸多睡” 等。 辨证:以五脏分论立论,呵欠顿闷属肝,时发惊悸 属心, 乍凉乍热,手足梢冷属脾,面燥腮赤,喷嚏 属肺。水疱属肝,脓疱属肺,斑属心,疹属脾,疹 痘黑陷属肾。预后表现“疮疹属阳,出则为顺”。 治则:“温凉药治之,不可妄下及妄攻发”,“宜 解毒”使邪毒从外疏散,从里清解,不致邪毒内陷。 方药:紫草散,抱龙丸,百祥丸,牛李膏,蝉蜕散 等
p 10
(二)论治惊风的经验 钱氏对惊风的论治也随《太平圣惠方》分为急慢风, 但其对急慢惊风的病因病机的阐述是过去文献未曾 见的。 急惊风 症状: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 则搐;因闻声非常,则动而惊搐,热极虽不因闻声 及惊,,亦自发搐 病因病机:认为除了大惊可以引起外,高热也是原 因之一。痰热客于心胃,阳盛而阴虚,故见“无阴” 的证型 治法:“急惊合凉泻”法
p 15
(3)注意升降气机:钱氏用药时时注意脾胃的升降 功能。治脾病注重升阳气,治胃病 重视降其逆气。 如织小儿胃虚寒,津液亏虚,中气下陷的白术散; 以及治疗胃虚有热,面赤呕吐等症的藿香散,前方 重升脾,后方中降胃。 (4)善于化裁古方:钱氏的很多方药都是根据古方 而采取药味加减,剂型服法变更等方法而创制。如 地黄丸,白术散,藿香散,异功散等 (5)创制简便成药:钱氏根据儿科发病急,小儿不 宜服药的特点,创制了很多丸散膏等成药。其特点 有:①简便救②急寓猛于宽③药引多样
p7
钱氏针对五脏虚实,立补泻主治诸方。 心气热,导赤散主之;心实热,泻心汤主之;心虚 热,生犀散;若心虚肝热用安神丸。 肝实热,泻青丸主之;若肝肾俱虚则用地黄丸滋水 涵木。 脾实热,泻黄散主之;邪热伤脾,用玉露散;若脾 气虚,用益黄散。 肺实热,泻白散或甘桔主之;肺有痰热,用葶苈丸; 若肺气虚则用阿胶散。 肾虚用地黄丸补肾。 钱氏强调五脏证治,但不孤立对待,而是应用五行生 克乘侮理论,辨别五脏相兼病的虚实,判断预后。
p 18
p 16
四、学术评议
17
17
1.继承了内径,伤寒金匮等典籍的学术观点, 并作了一定的发展,指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 点,确立的五脏辩证纲领,化裁和创制了众 多儿科方剂。 2.其学术思想遍及内外妇儿各科,如五脏辩证 的思想,重视脾胃的思想等等 3.不足:重视五脏略与六腑,五脏之间,脏腑 与气候时令间的关系及其用方方面,显得刻 板,强调肾阴虚,忽视肾阳虚。
钱乙
1
1
一、 生平和著作
2
2
钱乙,字仲阳, 宋东平郡(今山 东郓城东平)人,是历史上著名 的儿科大家。钱乙精通儿科,亦 通各科。钱乙的著作有《伤寒论 指微》五卷,《婴儒论》百篇, 皆已亡佚,现存《小儿药证直诀》 三卷,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 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小 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辨证施 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 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 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 之圣”,“幼科之鼻祖”。

p 13
治疗:强调顾护脾胃,同时常以磨积,安虫等 法随证加减。初起时用白术散,热疳用胡黄 连园,冷疳用木香丸,冷热夹杂用如圣丸
p 14
(四)调剂制方的特点 钱氏的遣药制方,宗仲景之旨,又按小儿的特点,立 法精当,制方严谨,用药灵活,其特点有: (1)用药务求柔润:由于小儿是纯阳之体,常表现 阴虚阳亢的证候,故时时顾护津液,用药柔润,轻 清灵动,扶助脾胃生生之气,如地黄丸,其用药对 历代医家都有启示,多在此基础上加减应用。其余 如泻白散,导赤散等都用甘寒之品。 (2)力戒呆补峻攻:钱氏根据小儿“脏腑柔弱,易 虚易实”的特点,在祛邪时力求攻不伤正,补不滞 邪,或消补兼施,以通为补,力戒蛮补妄攻。 如治 小儿肺虚的阿胶散。更明确提出“小儿脏腑柔弱, 不可痛击”。
p 11

方药:泻青丸,泻心汤,导赤散,利惊丸等都可治 小儿热病神昏惊厥
慢惊风 症状: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瘛疭,昏睡, 睡露睛 病因病机:吐泻等病后脾虚无阳,故见“无阳”证 型。 治则:“慢惊合温补”法 方药:栝楼汤,宣风散,钩藤饮子,羌活膏等解毒 生津,祛风镇静以治标,使君子,益黄散,白术散, 跳中丸等温补脾胃以治本
p6
(三)确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 钱氏在内经难经金贵要略中脏经千金方的脏腑分证的 基础上首先把五脏的辨证方法用于儿科,并作了一 定发挥。提出了以五脏为基础, 证候胃根据,虚实 寒热为论治的五脏辨证纲领。 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虚则卧而悸动 不安。 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 则咬牙,多欠气。 脾主困。 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虚则哽气,长出 气。 肾主虚。无实也。为疮疹,肾实则变黑陷。肾病目 无精光,畏明,体骨重。
p 12
(三)论治疳证的经验 “疳”证是小儿慢消化不良和营养失调造成的证候群 的总称。钱以前的医学文献要么失之过简如《诸病 源候论》《千金方》,要么失之繁琐如《颅囟经》, 《太平圣惠方》。而钱氏体吃肝心肺脾肾筋骨疳论 治,最为简明扼要。 病因: “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也”,认为是脾胃 虚弱万津液造成 症状多样:体黄瘦,皮肤干燥,身上或头面疮疖;目 肿,目涩,泻青白黄沫,甚泻血;头发呈穗状,头 大颈细,腹大;口渴饮水,喜食泥土,气喘,身热, 喜卧冷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