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形考作业3答案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形考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3、套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
4、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5、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6、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
7、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8、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量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9、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10、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
11、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货币供应量数倍伸缩的基础,是市场货币量形成的源头。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乘数的作成数倍于基础货币量的市场
货币供给总量。
12、货币乘数: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3、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是社会总供给均衡的一种反映。是相对的动态的均衡。
14、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15、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二、判断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9. ×20. ×
三、单选
1.D
2.D
3.C
4.A
5.A
6.D
7.A
8.C
9.B 10.C 11.A 12.C 13.B 1
4.B 1
5.B
四、多选
1.ABCE
2.BD
3.ABCDE
4.ABDE
5.BD
6.ABD
7.ABDE
8.BCE
9.ABCE
10.ACD 11.ACE 12.ABCD 13.ABCD 14.CDE 15.AD
五、简答题
1、长期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是不是好事?为什么?
答:不是好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顺差也会对其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促使本币升值的压力,导致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攻击外汇市场,造成汇率波动。汇率的波动强化了外汇投机,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其次,国际收支顺差将使得一国货币当局积累大量国际储备的同时被迫扩大货币供给量,
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最后,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考虑,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盈余时,其贸易伙伴国相应的就是国际收支赤字国,这容易引起国际经济效中的贸易磨擦和冲突,从而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上升。
2、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国内经济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答: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金融全球队化主要表现为:
1) 金融机构全球化;
2) 金融业务全球化;
3)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4)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同经济全球化一样,金融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客观上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效应。
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可以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来推动世界经济增长。(2)可以促进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促进金融机构的适度竞争降低流通费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投资组合来合理配置资本,提高效率;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和金融发展能力。
(3)加强了国际监管领域的国家协调与合作。从而可以适当降低并控制金融风险。
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增加了金融风险。金融全球化加深了金融虚拟化程度。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是作为避险的工具产生的,但过度膨胀和运用不当,滋生了过度投机、金融寻租和经济泡沫,剥离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血肉联系反而成为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
(2)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当一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使国内金融市场利率提高时,国内的银行和企业可方便地从国际货币市场获得低成本的资金,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会下降。
(3)加快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加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3、何谓流动性陷阱?你认为我国目前存在流动性陷阱吗?
答:“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已降至一无可再降的低点后,无人再愿意持有公债或债券,每人都只愿持有货币,货币需求会变为无限大。用凯恩斯的话来说,“当利率降至某种水准时,灵活偏好可能变成几乎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当利率至该水准时,因利息收入太低,故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于利率无力再加控制。”
利率降至r*后,货币需求曲线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该直线部分即为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表明当利率降至r*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限大,在这一点上,央行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应量,都会被巨大的货币需求所吞没,因而对物价和投资不产生任何影响。之所以会有我国是否存在流动性陷阱,是和我国前几年的连续降息联系在一起的。显然,“流动性陷阱”以利率的市场化为发生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货币供给增加,趋于无穷大的投机性需求阻碍利率的进一步下降情况下才会发生。我国目前的主要利率仍然为管理层所直接调控,货币供给的增加与利率的下降之间没有直接、必然的内在联系。货币供给增加,利率未必下降;货币供给不增加,利率仍有可能下降。因此“流动性陷阱”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我国当前的情况。
4、我国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为什么?
答:1) 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与此相对应的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2) 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条件下,由于基础货币都是由中央银行投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