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瘫的早期症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
脑性瘫痪既然既然是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而引起的,那么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早期(1—6个月)就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临床症状,我们把这些症状叫做早期症状。

由于CP(脑瘫)的早期往往统一诊断为ZKS(中枢性协调障碍)或脑损伤儿,所以CP的早期症状也就是ZKS和脑损伤的早期症状,熟知这些症状对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1979年,前川对脑损伤儿的早期症状进行了初步总结,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肌张力低下和反应迟钝这可以用自发运动减少、姿势异常、姿势反射、凝视及追视试验来诊断。

过2个月的婴儿还保持新生儿的姿势,不能注意和追视玩具等,都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2、张力障碍这是脑损伤早期最易见到的最重要的症状。

如果持续存在张力障碍,并根据Vojta姿势反射检查情况,有必要介绍到医院进行及时治疗。

例如:在婴儿受到刺激时、苦恼时、抱起或换尿布时,身体发硬,好打挺或用手一拉即站起,在空腹时常见婴儿手足有激烈地活动,同时易于激惹、持续哭闹、不能很好的哺乳等。

3、哺乳困难、体重增加不良及痉挛发作脑损伤儿早期,往往不会哺乳,哺乳无力,因而导致婴儿体重增加不良,这也是脑损伤的重要早期症状,痉挛发作,是新生儿的急性症状,多提示脑出血等严重脑损伤,应按急症处理并应密切观察及随访。

1980年,日本长崎县的山富太郎等,又进一步总结,除了有易惊、易吐、嗜睡等,还有以下六大症状:
(1)肌张力和姿势异常。

(2)自发运动减少。

(3)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4)哺乳困难。

(5)新生儿痉挛。

(6)原始反射减弱或亢进。

有以上六大症状者,可充分怀疑有脑损伤存在,即使一个成熟新生儿,六大症状都存在并持续两周以上,以后可全部发生脑瘫。

持续1-2周,则可有一部分发病一部分正常化。

该学者还报道,有肌张力异常者,发生脑瘫的可能性提高12—15倍,有持续哭闹,可提高21倍,有哺乳困难,提高14倍,有自发运动减弱,提高19倍,有痉挛发作,可提高50倍。

1987年,前川在总结不同月龄的异常所见时,又对脑损伤儿的早期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

如果持续到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表现,在一个月时即可出现。

如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症状,但应记住不同月龄的婴儿有不同的反应能力。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其诊断标准是: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小于30厘米,6个月时小于40厘米,1—2岁时小于43厘米。

不管任何年龄,较标准值小于2.5厘米以上应怀疑,小于5厘米以上可诊断,小于2—3厘米也可诊断为小头畸形。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新生儿体重在1周时有生理性下降,但以后可迅速增加。

如果在新生儿期至3个月内,因哺乳无力,使体重不能迅速增加,也是脑损伤的一个指标。

6、固定姿势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

如去闹强直、肌张力亢进,可产生角弓反张的姿势,核黄疸早期,肌张力低下,可产生蛙位姿势,倒U字姿势等。

7、不笑其一般规律是:出生后两个月出现自然微笑或逗笑。

到3—4个月可出现大声笑,有意义的笑。

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即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1个月的婴儿手握拳是正常的,2个月时半张半握,到3—4个月时应张开。

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身体扭转1—2个月的婴儿,由于有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身体呈非对称性的扭转姿势可以看作是正常的。

但3—4个月的婴儿如有再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路损伤,致使发生手足徐动型脑瘫。

10、头不稳定一般规律是2个月可抬头45°,4个月可抬头45—90°,2个月以后,让其坐位或从仰卧拉起时,头已能竖直和主动抬起。

如4个月时还不能,往往是符合脑损伤的重要标志,或可诊为脑瘫,或可诊为智力低下,或是肌肉系统疾病。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4—5个月的婴儿已可伸手抓物,如摇铃、积木等玩具。

如果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3—6个月可有这个动作,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吉仓范光教授认为,不管任何早期症状,单独存在价值小,但复合存在,即各症状组合存在,则有重要诊断价值。

以上是脑瘫婴儿前半期的早期症状。

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间)则有一些症状,表现为:
1、不能翻身正常婴儿3—6个月可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2、不使用下肢3个月婴儿可用下肢短暂支持体重。

5—6个月可立位跳跃。

如果6—7个月还不支持,可提示诊断脑瘫,智力低下或肌病。

3、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出现不用单手抓玩的症状,可诊断为偏瘫。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往往是脑瘫或多动症患儿的症状,在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5、不能独坐5—6个月的婴儿可弓背坐,是独坐的开始阶段。

7个月以后可以直腰独坐及坐位自由玩。

如7个月不能独坐,可考虑脑瘫、智力低下,肌病等。

6、不能抓站抓站指婴儿自己把东西站立,正常婴儿从8个月即可抓站,如到10个月还不能抓站,可考虑是脑瘫,智力低下或肌病等。

7、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8、使用脚尖站立4—5个月的婴儿可用脚尖站立,6个月以后应全足着地,如10个月还用脚尖,可考虑痉挛性脑瘫。

9、不能迈步11—12个月婴儿可牵手或独自迈步,13—15个月后,还不会迈步,可考虑发育迟缓或脑瘫、智力低下、疾病等。

10、流口水及吃手12个月以后有诊断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