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推荐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家与学派
(一)伤寒学派
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
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
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
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
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
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
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
各论
晋唐时期
孙思邈
一、生平和著作
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二、学术理论
(一)大医精诚论
强调医德是中医学的优良传统
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
在医疗实践中,孙氏提出了一句珍贵的名言:“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二)养生论述
2.“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
运动是摄生养性的重要方面,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孙氏还主张每于食讫,行步踌躇,并以手摩面及腹,使饮食易消,若“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适当的运动,不仅促进气血的运行生化,
也有助于疏治病邪。
3.依时摄养
3、“依时摄养”
孙氏认为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
人居天地气交之中,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故顺应自然,依时摄养,对于保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5.食宜、食养和食疗
孙氏又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
孙氏还提出进食时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进食时为七情所伤,或强力劳苦,不仅损伤脾胃,对全身气血也有影响。
积极提倡食疗。
他说:“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7.养老
孙氏认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
体力上不宜“强用气力”、脑力方面不应“大用意”。
在饮食方面,切忌“贪味伤多”,“常宜清甜淡之物”。
又“常宜温食”,且当保持“常不饥不饱、不寒不热”。
两宋时期
《小儿药证直诀》,由其学生阎季忠搜集钱乙生前论述、方剂编辑而成。
是我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
二、学术理论
(一)明析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脏腑柔弱”、“血气未实”是小儿的生理特点。
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
“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也往往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并见、错综复杂的证候。
“易寒易热”是说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血气未实”,既易阴伤阳亢而表现热的证候,又容易阳衰虚脱而出现阴寒之证。
(三)论治疳证的经验
“疳”证是小儿慢性消化不良和营养失调所造成的证候群的总称。
钱氏认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也。
金元时期
一、生平和著作
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
《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
成书于1182年,是刘河间最主要的医学著作。
把《内经》有关病机理论与运气学说联系起来,提出六气化火及玄府气液诸说。
二、学术理论
1.六气皆从火化
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皆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的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了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
2.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志过度则劳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
3.六经传受皆为热证
“主火论”是刘河间学术理论的核心。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为其主要观点,说明了火热病证的多发性及普遍性。
(四)亢害承制
在自然界和物类生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生化和制约的现象,从而保证各个事物及相互之间的相对平衡。
如果某一方面发展过亢或不及,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变乱。
《内经》称这种
现象为“亢害承制”,
张元素
一、生平和著作
张元素,与刘完素同时代而年辈较晚。
张氏在脏腑辨证、遣药制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传张氏之学者,有李杲、王好古、罗谦甫和张氏之子张璧诸家,私淑者亦众,世称“易水学派”。
二、学术理论
(1)气味厚薄:药物的升降浮沉等作用和其气味的厚薄有很大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
(2)与炮制的关系:“凡为熟升生降”根升梢降”。
4.创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
李杲
一、生平和著作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等,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
二、学术理论
(一)论述脾胃
李氏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颇为深刻的论述,由此而确立他
的脾胃内伤学说。
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
脾胃的盛衰直接决定元气的盛衰。
2.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
王好古
(二)“内已伏阴”说
王好古论内感阴证的病因,有内、外两方面。
虽然王氏认为外感、内伤皆与阴证形成有关,但他强调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的“内已伏阴”才是阴证发病的基础与关键。
罗天益
师事李杲,旁参诸家,博采众长,是一位既精理论,又善实践的医家。
张从正
一、生平和著作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二、学术理论
张氏潜心研究了《内经》《伤寒论》等经旨,深切地感到除病必须祛邪,祛邪必须依靠汗、吐、下三法,张子和三法的外延运用,大大高于我们对汗、吐、下的习惯认识,故其自述“三法可兼众法”,他的
论病首重邪气,治病必先祛邪的医学理论,充实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二)论天、地、人三邪发病
张子和所称“三邪”,指“天地人邪三者”。
指出:“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三)贵于血气流通
张氏运用汗、吐、下三法的主要目的,虽意在攻逐致病因素,但通过攻邪,可改善气血壅滞的病理现象,达到促使气血流通的治疗效果,确是张氏之卓见。
三、治疗经验
(一)祛邪三法
汗吐下三法是张氏祛邪治病的重要方法。
张从正认为,要真正起治病却疾作用,离不开此三法,所以他说:“世人欲论治大病,舍汗、吐、下三法,其余何足言哉?”↑([9])他平生对三
法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所论三法,至精至熟,有得无失,所以敢为来者言也”↑([1])。
关于三法的适应范围和具体运用,是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颇具独特见解。
朱震亨
一、生平和著作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
因世居丹溪,故学者尊称之为丹溪翁。
丹溪的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脉因证治》,流传的《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系门人将其临床经验整理而成,其中,《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为其代表作。
《格致余论》提出保护阴精为摄生之本。
二、学术理论
丹溪力砭习尚温燥之时弊,对人体生理病理颇多阐发,颇有创见。
(一)阳有余阴不足论
1.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
2.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
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
由于情欲引动相火,致相火妄动,使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亢进的状态,并非指人体真阳之有余。
基于此,丹溪认为阴精之难成易亏,相火之易于妄动,是人体容易发病之关键。
(二)相火论
朱氏对相火的论述,包括两方面:
1.相火为生命之动力
2.相火妄动则为贼邪
引起相火之原因,主要是人之“情欲无涯”。
概之,丹溪所言相火妄动,是指人体功能过于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它能耗损阴精、损伤元气,对人体危害甚大;丹溪所言之相火,为人体功能活动的推动力,对人体十分重要。
故丹溪的相火论,也是其滋阴降火法及预防、摄生思想的理论依据。
王履
一、生平和著作
王履,字安道,号畸叟,别号抱独老人,元末明初医家
二、学术理论
(一)对“亢害承制”的阐发
王氏认为从生理言,人体存在一个“亢而自制”的机制;从病理言,若无亢,或“亢而不能自制”,均是发生疾病之机制。
若有这种情况发生,需用汤液、针石、导引之法助之,制其亢,除其害,以恢复脏腑之间的动态平衡,达到除疾之目的。
(三)对阴阳虚实补泻的发挥
寒客于表,故汗之愈,下之则表邪入里而病重;里热内炽,当下其阳热,坚其阴津则愈,汗之则反助其热,重伤其阴故病重。
他指出:“子能令母实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虚一句,言治法也。
”认为火乃木之子,子火能助母木而致肝气亢实,此即“子能令母实”之义。
如治以补水泻火,使水胜火,子火势退而不助母木,则木气自衰;而水为木之母,此为“母能令子虚”之义。
所谓虚,是指抑制其太过而使其衰也,运用补水泻火之法,使火退则金不受火克而制木,土又不受木克而能生金。
虽不补金,而金自受益,所谓“不治之治”。
(五)首创真中、类中说
明代
(一)重视温补,探索肾命。
薛己
一、生平和著作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
二、学术理论
(一)治病求本
薛己认为“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
所谓治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辨证施治的原则,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无论内伤、外感之证,都必须掌握疾病发生之本源。
二是指调治脾肾为治病之关键,他说:“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于四时五脏之根也。
”
李时珍
一、生平和著作
李时珍,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
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
李时珍的著作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
1.方药基本理论
(4)升降浮沉:总结为:味薄者升;气薄者降;气厚者浮;味厚者沉“根升梢降”或“生升熟降”的特性。
缪希雍
缪希雍擅长医术,精于本草。
其主要著作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
三、治疗经验
(五)治吐血三要法
吐血是虚损患者的一大主症,明代治吐血有两大倾向,专用寒凉和滥用人参。
缪希雍认为当时的吐血病证,绝大多数属于阴虚火旺,苦寒和甘温皆非所宜,唯取法甘寒,方为得当之治。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治疗吐血的三要法。
1.宜行血不宜止血
失血皆源于血不循经,见血止血,虽可暂时收效,然而易致瘀滞。
此时行血实为大禹疏浚治水之意,有因势利导,不止自止之妙。
缪氏行血法的实质,一是用和血行血法以防络脉瘀阻。
二是告诫医家不能见血凉血,滥用苦寒,以防损伤脾胃而变生他证。
2.宜补肝不宜伐肝
肝主藏血。
吐血者,肝脏失职而不能藏血,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补肝则血有所藏。
3.宜降气不宜降火
此法一则治气以降火,使气调火平,血得循经;二则可免致脾胃损伤。
血赖脾气统摄,
张介宾
一、生平和著作
张介宾,号景岳,别号通一子。
张景岳医学著作,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及《质疑录》等。
景岳将《灵枢》《素问》的精华合而为一,名为《类经》。
《景岳全书》另载《新方八阵》《古方八阵》
二、学术理论
(一)阴阳学说
景岳对《内经》《易经》深有研究,其探求哲理在于“摭易理精义用资医学变通”。
他认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因此,从“医易同源”的观点出发,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详尽的阐发。
张氏对阴阳、精气虚损的治疗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
3.阴阳的常与变
常,即指阴阳平衡,乃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保证。
因此,“阴平阳秘”乃是生命阴阳之常
(二)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自刘完素阐发火热病机,力主寒凉清热以后,朱震亨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气有余便是火”的重要论点,并以大补阴丸,四物汤加知、柏作为降火滋阴之剂。
嗣后,医林习用寒凉。
刘、朱之说本为纠正《局方》辛热时弊,治疗实热及湿热相火为病而设,故必然有其侧重与局限,张介宾则认为“时医受病之源,实河间创之,而丹溪成之”,并说“欲清其流,必澄其源”↑([25])。
于是展开了对刘、朱之说的批评。
其“阳非有余,阴亦不足”和“气不足便是寒”的认识遂由此而提出。
1.阳非有余
张氏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三)命门学说
景岳称“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
(四)方药八阵
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个部分
吴有性
一、生平和著作
吴有性,字又可,为明末清初著名温病学家。
吴氏生当明王朝行将倾覆之际,战争连绵,灾荒不断,疫病流行。
吴氏目睹惨景,悉心研索,著成《温疫论》。
二、学术理论
(一)创温疫病因学说
吴氏否认疫病与六气及不正之气有关。
指出除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邪致病之外,天地间还存在着另一类致病因素——杂气
2.杂气的种属与特异
吴氏透过现象探求本质,大胆得出科学的推论:引起疫病的病原戾气也是多种多样的。
“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
吴氏还认识到感受一种戾气,只能形成一种疾病。
所谓“杂气为病,一气自成一病”。
杂气亦有偏中于人或某一动物,或某一脏腑这一特异性。
(二)系统论述温疫辨证
一般而言,邪气在经则为表,邪气入胃即是在里。
今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处,是为半表半里。
温疫的传变,总的说来,传变方式可归纳为向表传变、向里传变和表里分传三种情况,往表传为顺,显示邪从外解,从里传为逆,是邪向深处发展。
(三)疫后养阴,不宜温补
喻昌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
著作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书。
(四)大气论
因为大气的运动不息,才有风、寒、暑、湿、燥、火诸气的变化,才有生、长、化、收、藏的发展过程。
喻氏根据天人相应的道理取类比象,他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的一切活动,以及生长壮老的过程,都与人身大气有密切关系。
(一)“逆流挽舟”法治痢
(二)“畜鱼置介”法疗脱
他指出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因为“阳欲上脱,阴下吸之;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从而维持着阴阳相抱而不脱的平衡状态。
(三)治单腹胀三法
创拟治臌胀三法,以纠医家之偏,“培养一法,补益元气是也;招纳一法,升举阳气是也;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
也”
李中梓
(三)治泄泻九法
1.淡渗
2.升提
3.清凉
4.疏利
5.甘缓
6.酸收
7.燥脾
8.温肾
9.固涩
清代、民国初期
叶桂
一、生平和著作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生活于公元1667~1746年(清康熙六年~乾隆
十一年)。
(一)创立卫气营血论治大法,阐发温病病机
(二)久病入络论治
认为只要邪气久羁,必然伤及血络,
徐大椿
徐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生活于公元1693~1772年(清康熙三十二年~乾隆三十七年)。
其著作甚多,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医贯砭》《洄溪医案》等十余种。
二、学术理论
徐氏一生勤于治学,善于思考,长于实践,著述甚丰。
在中医学术领域颇多建树。
(一)溯源穷流,针砭时弊
“不知神农、黄帝之精义,则药性及脏腑经络之源不明也;不知仲景制方之法度,则病变及施治之法不审也”。
所以医家之经典理论“犹之儒家的六经四子”,为医家必读之书。
他要求医家“言必本于圣经,治必尊乎古法”。
吴瑭
一、生平和著作
吴瑭,字配珩,号鞠通。
吴鞠通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论治纲领,并根据叶氏临证选药组方的特点,完善了温热病的清热养阴大法及其方剂,对丰富外感热性病的治疗方法,促进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清任
(二)灵机记性在脑论
王氏继汪昂之后,进一步否定了“心主思”的说法,明确指出:“心乃出入气之道,何能生灵机,贮记性?”“灵机记性在脑”。
(一)瘀血证治
1.补气活血法
如补阳还五汤
2.活血化瘀法
《医林改错》立活血化瘀方共15首,
王士雄
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所著《温热经纬》一书,以轩岐、仲景之说为经,以叶桂、薛雪、陈平伯、余师愚诸家之说为纬,对晚清以前的温病学说作了一次全面的总结,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
他所著的《霍乱论》及《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是不可多得的霍乱病专书
张锡纯
一、生平和著作
张锡纯,字寿甫。
生活于公元1860~1933年(清咸丰十年~民国二十二年)。
二、学术理论
(一)倡“衷中参西”
张氏则主张以中医为本体,撷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倡导“衷中参西”,并从理论、实践方面进行了尝试。
在用药上,张氏认为,西药治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药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
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速,提出中药、西药不应互相抵牾,而应相济为用。
张氏在辨证施治运用中医方药的同时,加服西药,开
中西药联合应用之先河。
唐宗海
(一)通治血证四法
唐氏对于血证的治疗,提出四种具体治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并一一提出有关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