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51008_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6期(总第518期)▲深度关注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刘建华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引领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改进美育教学方法,积极钻研、挖掘、整合、融合语文课程中的美育因素,将美育融入语文课堂,文章就此进行分析,提出在语文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策略。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审美素养

作者简介:刘建华(1971—),男,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第二中心小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当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阶段[1]。美育是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教育,当今时代背景下,美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科融合,坚持教学改革,深入钻研小学语文教材,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联系生活实际,整合美育资源,将小学美育教育的质量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

(一)汉字美

汉字的形体整体上是正方形的,因此又被称为“方块字”。汉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对称性,这一外形特点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这一形体特点,使他们感受到汉字的美,这不仅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强烈欲望,同时能让学生掌握书写的要领。汉字形态各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汉字的形态差别,让学生深刻体会汉字的形体美,提升审美能力,产生文化自信[2]。

汉字往往是用简单的轮廓来表现事物最显著的外形特征,如会意字“休”字,左人右木表示人倚靠在树上休息。汉字的构字方法形象、直观,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汉字出发进行联

想,比如引导学生看到“月”字时联想一弯新月挂在夜空的景象,这会使学生发现这些汉字形体结构的巧妙之处,体会到笔画的变化美、线条的质感美、结构的和谐美,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会让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

(二)语言美

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多出自名家之手,遣词造句十分讲究,教师在教授文章时应带领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入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树之歌》《池上》《雪地里的小画家》等文章,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用词具有音韵美,语句具有鲜明的节奏美;而入选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海上日出》《燕子》等文章语言精准传神,结构整齐、灵活,呈现出较强的美感。此外,童话、寓言、小说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给人带来精神和情感的震撼,教师需要带着学生认真读、细细品,让学生领会含蓄、深沉的语言美。诗词的创作更是百花齐放,诗歌不仅有着丰富的语言艺术风格,还具有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授诗歌时,教师也要注意留出时间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魅力。

(三)立意美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有着鲜明而突出的主题,或歌颂某种精神,或揭示某个道理,或阐明某种事物、事理[3],文章的主题之美,往往能让人感到愉悦或满足,教师可以据此开展教学。比如《搭石》这篇课文体现

教育界/ JIAOYUJIE

2023年第6期(总第518期)深度关注▲

了乡亲们的无私奉献,相亲相爱,教师可以在教授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感受这样的人情美;《草原》这篇课文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等内容在赞美草原风光、民俗风情之余,也展示了我国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讲解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体会这种团结的精神。

(四)人物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描述了众多优秀人物,有艰苦朴素的周总理,有潜心科学研究的达尔文、居里夫人,有独立自主的乌塔,有诚实的列宁,有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有机智、爱国、不畏强暴的蔺相如……这些描写人物的文章往往生动传神,充分展现出人物身上的真善美。这些人物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催人自省的良好品质,教师可以在教授这类课文时,突出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并受此感染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二、改进教学,让学生感受美

在发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之后,教师还要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文章的美育元素,让学生经由教师的带领逐步感受美,接受良好的美育熏陶,提升审美素养。

(一)美文解读,引导学生发现美

小学生的审美素养相对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差,要充分展示语文课文中的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文章,让学生逐步发现在简短文字描述背后潜藏的力量,掌握合理的阅读技巧,提升审美能力。

《搭石》这篇文章描写了搭石这一平凡、朴实得几乎无人在意的物件,作者通过描写人们自觉地摆搭石、调搭石、走搭石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之情。这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道理,文章的画面美和人物美也十分突出,是进行品格教育的极好文章,因此,笔者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带领学生共同解读美文,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师:搭石构成了作者家乡的一道风景,大家认为这道风景怎么样呢?

生1:课文写乡亲们上工、下工走搭石的画面很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正是对这一风景的完美概括。

师:嗯,这道风景真美啊!语言欢快、节奏有序,好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啊!

生2: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发现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当成理所当然的事,这个背老人过河

的画面也很美。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展现了人们的心灵美。

生3:课文里,上了年纪的乡亲发现搭石不平稳时,即便再急着赶路,也要先把不平稳的搭石换好,可以看出乡亲们一心为别人着想,他们的心灵也很美!

师:对的!作者描述了很多画面,都是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但从中大家可以感受到作者家乡的人们处处为他人着想,有着美丽、善良的心。我们每一个人不都需要向他们学习吗?

(二)体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美

一篇好文章,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蕴,读者会因为性格、阅历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些意蕴丰富的文章时,不应当制订过于具体的标准,应当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蕴含的美感,提升审美能力。

如《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曾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脑海中会浮现大树与小鸟交往的场景。此时,笔者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立意美、人物美。在课堂上,有学生说:“看到小鸟与大树都在无私地为对方做事后,我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纯真的友情。”笔者随即引导道:“相互帮助的情景,在大家的生活中不也常常出现吗?大家自己对于友情又有什么想法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主动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友情之美,感受到文章描述内容具有的力量,同时意识到自己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记住的美好情景。

(三)分析语言,引导学生欣赏美

收录进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这些文章语言表达精准传神,描述和阐释生动形象,展现了语言艺术的美,而且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是对小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极佳文本。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审美教育,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文章语言,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4]。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详细描述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在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分析文章语言,让学生受到文章语言艺术的熏陶。

师:昔日的圆明园真美呀!同学们,大家如何评价这些美景呢?

生:昔日的圆明园有殿堂、亭台楼阁,殿堂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玲珑剔透。殿堂像皇官一样色彩鲜艳、光彩夺目,非常艳丽、气派。而亭台楼阁就不一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