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学目的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别离的假设干证据的分析
^p ,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p 、归纳、表达等认知才能;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进步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进步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

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此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课件。

〔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p 、讨论〕
提示: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
1.地壳变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论。

时机总是垂青擅长观察、考虑的人。

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
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尔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

〔最好出示资料片〕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方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

事实说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

咱们同学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

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理论。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如今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

〔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

〕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初中地理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p 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进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p 图的才能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p 和综合问题的才能。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p ,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络、互相影响的。

教学重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
《东西半球图》、《东南亚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络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


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p ,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东南亚区域地理特征。

学习新教材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
[读图]读《东西半球图》,老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老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络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老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____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参看“____主要工业原料来示意图”答复。

〔____的工业原料依赖于进口,需从亚洲、非洲等地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而马六甲海峡是它必经之地。

____向亚洲、非
洲等地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同样需经马六甲海峡,它直接关系到____经济的开展。


[读图]读《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考虑,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局部在北回归线以北,东南亚那么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局部在北回归线以南。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

〕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东南亚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考虑并答复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答复略〕老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老师归纳]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

从中南半岛看,〔老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
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消费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为工农业消费提供动力。

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

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兴旺,人口稠密。


[做一做]填写课本第114页表格。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
[提问]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相比拟,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

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读一读]指定学生朗读课本第115页的“读一读”。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____比拟。

[老师归纳]马来群岛与____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宏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
总的看东南亚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

它不仅影响了东南亚的地形,也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p 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提问]东南亚属于哪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

〔属热带多雨地带。


[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局部在20xx毫米以上。

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老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局部。

[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p 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黄昏云量减少,天气转晴。

〕[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

〔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来充足。

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到达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

〕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

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

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

②热带季风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

〔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

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


[老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枯燥,降水少,形成旱季。

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老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复习稳固按照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填写课本第116页[做一做]中表格;阅读第116页“读一读”。

初中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的]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络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搜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p ]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

“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阔”、“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表达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阔”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

本节教材的编排构造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
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局部比拟,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

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阔”是其地形主要特征。

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
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说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局部地区差异比照那么要求学生通过比照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

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搜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例如。

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
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
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经济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挂图:俄罗斯地形图
教学提纲〔板书〕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位置: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半球
2、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
二、平原广阔
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占 70%
三、温凉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明显,东、西部差异大
四、丰富的资
1.淡水资〔贝加尔湖〕
2.森林资〔亚寒带针叶林〕
3.矿产资〔石油、黄金、有色金属〕
五、改革中的经济
1.工业
工业区:欧洲局部、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
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2.农业
农业区分布于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3.城市和港口
首都莫斯科
六、西伯利亚的开发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从中引出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提问: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面积终究有多大?
2、展示“俄罗斯地形图”,指出亚、欧两洲的洲界限,得出结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3、引导学生回忆东、西半球分界限〔160°E〕,并和学生一起找出东经160,得出俄罗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东西半球。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熟悉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特征
4、读图3-22,完成活动1、2题及P77活动2
5、一学生朗读P77材料,理解俄罗斯的民族、语言、宗教
二、平原广阔
1.读图3-22,完成活动第3题
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大致分界限: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3.叶尼塞河以西均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占俄罗斯领土的70%。

归纳得出地形特点:平原广阔。

4.读图3-24,引导学生归纳俄罗斯的地势特征,很容易看出其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伏尔加河的位置,注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欧洲的地位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3俄罗斯气候分布图,考虑:俄罗斯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引出气候类型的学习
2、学生阅读教材考虑: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什么特征?
3、小结:由于俄罗斯疆域辽阔,东西跨经度广,所以气候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同时也使东西部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

4、引导学生分析^p 上扬斯克和莫斯科的气候资料,归纳二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并设问: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上扬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气温比莫斯科的低?
〔过渡〕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最为丰富的大国之一,那么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呢?
四、丰富的资
1、学生看书考虑: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
2、设问:俄罗斯为什么水资和矿产资丰富呢?老师可从气候特点、地形分布及历史开发等方面加以指导。

最后出示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

3、出示“俄罗斯主要矿产资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主要矿种及矿产地,而后说明俄罗斯石油、黄金产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过渡〕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为俄罗斯的经济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资条件。

五、改革中的经济
工业方面
1、通过图3-26和各种资储量、开采量等资料,学生推断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应该是哪些?而后结合教材P79验证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53“俄罗斯工业分布图”,指出俄罗斯的三大工业区并强调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在欧洲局部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各工业区的工业中心城市并在地图上填注。

并设问:这三大工业区能形成主要的工业区的共同因素是什么?〔附近都有丰富的自然资和便利的交通〕,而后进一步从资条件分析^p 俄罗斯各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农业方面
1、回忆俄罗斯气候特征和纬度位置特征,考虑: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对开展农业消费有利吗?你认为制约俄罗斯农业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气温因素,俄罗斯的农业一般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
2、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俄罗斯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并对照图例说出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并进一步强调:俄罗斯的农作物一般都是喜温凉的农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是相适应的。

城市与港口方面
根据地图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老师小结其城市职能。

根据地图,让学生围绕俄罗斯疆界找出其进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老师加以详细说明东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过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历史的原因,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局部,而面积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却开发不够
西伯利亚的开发
①小结已学习俄罗斯的知识,填表比照其亚洲局部和欧洲局部的地区差异。

②对此表格知识加以比照研究,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经济的地区分布与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关系在空间上存在矛盾。

③详细指导西伯利亚的开发工程,如: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园区等。

本节重点图表指导:
①图3-22:指导学生在图上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欧洲局部集中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历史上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主要工业和首都也位于欧洲局部;俄罗斯的四
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欧洲局部的伏尔加河和顿河、亚洲局部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②图3-24:指导学生在剖面图上相应位置标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或者由学生根据图3—22画出沿60°N线的剖面图,然后观察、分析^p 其“东高西低、平原广阔”的地势地形特点,再归纳这一特点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③图3-26:先指导学生找图例,理解俄罗斯有哪些矿产;再根据教材讲述其矿产储量和开采量,也可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对俄罗斯矿产进展评价;最后根据铁道路、河流、城市对矿产地进展相对定位,并为其工业分布作铺垫。

④“俄罗斯亚洲局部和欧洲局部地区差异”表: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并根据所填内容对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进展评价。

初中地理教案篇4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酷寒、枯燥、烈风的冰原气候;丰富的淡水、铁、煤、鲸、企鹅、磷虾等自然资。

2、才能目的: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才能,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才能。

3、教育目的:让学生理解南极洲是科研的宝地,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理解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长城站、中山站和科学考察的近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识别方向。

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识别方向。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p 法、比照分析^p 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学生回忆,并答复以下问题。

请你说说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和气候特点。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学生答复有,并且举例说明。

〕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物资。

20xx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究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究啦。

所以,我们如今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

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

如今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三、讲述新课:
指导学生以阅读形式,找出有关的答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
1、淡水资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

淡水资非常丰富。

2、矿产资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

3、生物资
请同学们看一以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