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9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
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9篇)
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1
原文:
七朝文物旧江山。
水如天。
莫凭阑。
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
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
抹幺弦。
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
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译文
登上赏心亭,看到江山依旧,而文物已非,想起七个朝代都在这里兴国、繁荣和灭亡,忧心忡忡。
尽管江水浩瀚、水天一色,却不忍凭阑远眺了。
身在江南,心恋长安,坐罪遭贬,想要过问国事却又不能。
秦淮月亮格外明朗,照人无眠,听到水上传来音乐声,更是感慨万千。
这怎能不让我中年鬓发斑白?脸上已失去笑容,回忆起当年琵琶弹奏着动听的乐曲,似乎娓娓地诉说自己政治上的顺利,那是何等地美好啊!期待有朝一日,朝廷重用,再回京师,使自己的仕途如断弦重续。
此地与友人别后,何时又能重别呢?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又名《江城子》《水晶帘》等。
唐五代词多为单调,自三十五字至三十七字不等,平韵。
至宋人始作双调七十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陈和叔:名陈睦,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累迁史馆修撰。
赏心亭:在金陵(今南京)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为观赏胜地。
七朝: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此处说“七朝”系指包括南唐在内的七个朝代。
旧曲:南朝后主陈叔宝所制《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潘鬓:晋人潘岳富文才,美仪容,三十岁开始有白发,后世即以“潘鬓”指中年鬓发斑白。
抹幺弦:抹,弹琵琶的一种手法。
幺弦,指弹琵琶的第四弦。
子细:即仔细。
因缘:佛家语,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造成这种结果的条件。
因此相契谓之有缘,相乖谓之无缘。
鸾胶:相传海上有凤麟州,州上的仙人能用凤喙麟角所煎成的膏胶结断弦,人们称这种膏为续弦胶或鸾胶。
据《海内十洲记.凤麟洲》载,西海中有凤麟洲,多仙家,煮凤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名续弦胶,亦称“鸾胶”。
赏析:
此词为作者谪监郴州酒税,南贬途中与友人陈睦会于金陵赏心亭时所作。
上片写登临怀古,忧心国事。
“七朝”三句,写作者登上赏心亭,看到江山依旧,而文物已非,想起七个朝代都在这里兴国、繁荣和灭亡的历史事实,又想到宋灭南唐完成统一,而北宋后期却国势渐衰,前车之鉴,意义尤深,故忧心忡忡。
尽管江水浩瀚、水天一色,却不忍凭阑远眺了。
本句怀古伤今的感情都凝聚在一个“莫”字上。
“千古”二句,“斜阳”除写景之外,又有抒写兴亡之感的象征意义。
加上“千古”二字,自寓沧桑之感。
以“长安”代指“汴京”。
“无处问”表示自己身在江南,心恋京阙,坐罪遭贬,欲问国事而不能。
“更隔秦淮”化用杜牧《泊秦淮》诗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写情转向写景,以景寓情。
与友人盘桓至深夜,秦淮月亮格外明朗,照人无眠,听到水上传来音乐声,更是感慨万千。
开头以“更”字领起,意为前句的斜阳,江山已足以使人伤怀,再加上月夜、旧曲,情何以堪?
下片回思往事,嗟叹来日,国事难问,而自己命运多舛,仕途蹭蹬,双鬓已白,脸上已失去笑容,回忆起当年琵琶弹奏着动听的乐曲,似乎娓娓地诉说自己政治上的顺利,那是何等地美好啊!而眼下自己处于贬途,又是何等可悲。
至此,作者失望已极。
但失望而不绝望,最后三句,表白自己期待有朝一日,朝廷重用再回京师,使自己的仕途如断弦重续。
当然这种希望是渺茫的,他心中明白,所以又复长叹“重别日,是何年?”,谓此地与友人别后,何时又能重别呢?有重
别就得先有重逢,不说重逢,而直接说重别,意思更为深沉。
上片以景结句,下片以情结句,饱含怀古伤今之情,深寓人世沧桑之感。
追溯往事,寄慨身世,内容丰富,蕴藉深沉。
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2
原文: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
晓开帘,欲平檐。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
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
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
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译文
昨日黄昏时,天上飘洒的还是纤纤细雨,次日清晨醒来打开窗帘,却发现大雪差不多快要和屋檐齐平了。
江阔天低,漫漫白雪把江边酒馆的酒旗都盖住了,寒冷中独自坐着吟咏诗词,有谁陪伴?擦擦昏花的眼睛,捋捋衰老的胡子。
你可能正盛筵宴客,这如水晶盐般透明的雪,是为谁献上的美味?我手中拿着梅花,向东望去,想起陶潜。
雪似故人,故人似雪,虽可爱,却又怕“有人嫌”。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苏轼作此词时用江神子为词牌名。
原为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后演化为双调七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五平韵,一韵到底。
朱康叔使君:《宋史·孝义传》:朱寿昌字康叔,扬州天长(今江苏省天长县)人。
因在鄂州(今武汉市江南地区)为太守,清正爱民,故尊称为“使君”。
东坡贬居黄州,与朱守书信往来甚密,成为至交。
朱在西,苏在东。
雨纤纤:细雨长丝的样子。
晓:早晨
青帘:青布做的招子,指酒旗。
燃衰髯(rán):以手指掐搓衰老的胡须。
形容作词时字斟句酌的样子。
厌厌:指饮酒时欢乐、沉醉的样子。
《诗经·小雅》: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水晶:极言珍贵。
甜:指美味。
陶潜(365~427年):字元亮,号渊明,私谥靖节。
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因不满当时黑暗现实,去职归隐。
对东坡的影响极大。
这里东坡以陶潜自比,以江州刺史王宏比朱寿昌。
隐喻朱使君邀东坡赴宴。
赏析:
上片,写昨晚雨,今朝雪,天寒地冻,东坡倍觉衰病中孤独寂寞。
开头三句,写昨夜的天气“雨纤纤”;今晨雪之厚“欲平檐”。
第四、五句,进一步写雪境之大:“江阔天低”;雪势之猛:找不到酤酒“青帘”。
写天气之急速变化,实写东坡的心情惴惴不安。
最后三句,由写雪转入到写人,突出东坡“孤坐”之难,“谁伴我”之寂,“病目”之困,“衰髯”之态。
只有边“揩”目,边“燃”须,边“吟”诗,才能度过这寂寞时光。
作于同时的《浣溪沙·半夜银山上接苏》也有“冻吟谁伴撩髭须”,亦属此意的同义句。
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苏轼也不知朱守寿昌现在受冻如何。
下片以自我心态反衬,抒发对挚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开头三句,点化引用了李白《题东溪公幽居》:“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这里以沉醉、晶盐般的美味来联想朱守可能正盛筵宴客,然而东坡自己不在席上,甚为孤苦。
第四、五句进一步运用想象,写朱守“手把梅花”一枝举起,“东望”着我这黄州的陶潜。
也许你还在请我入宴。
我“知使君之念我”。
最后,以一个回环句,吐出了内心的压抑感和牢骚感:“雪似故人”,故“人似雪”,“虽可爱”,怕造门不前而返,“有人嫌”,推心置腹,刻骨铭心。
全词,上片以“江阔天低”的雪景作为思念故人的典型环境,就是为下片的想象“使君之念我”,“雪似故人人似雪”之情怀作铺垫
的。
由景到人,并以陶潜自比,独白作结,寓意十分深远,反映了东坡的独立人格和审美情趣。
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3
原文:
暗香横路雪垂垂。
晚风吹。
晓风吹。
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
欲开时。
未开时。
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
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译文
梅想的香气从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想纷纷句落。
晚风浮动,晨风轻轻。
这绽放的想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上在寒风中发枝吐蕾。
可是这一年中最早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说作者心里的春天上,早早的开放,却是已经迟了呢。
看那开烦的想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
有的吐蕾(未开上有的含苞(欲开上,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
我啊,喝醉了,迷迷糊糊的侮辱了这鲜艳的想朵(见上面上想呀你不要嫉恨我啊,要知道:你这一身的(浑上淡雅,高洁,又有谁相知呢?
注释
闲居带湖之作。
余叔良:稼轩友人,其他不详。
此咏梅小令。
不以绘形写神见长,却以巧立新意取胜。
上片起言争春先出,继之则谓欲早却迟,句早迟之间,亦不无人生寻常事理寄焉。
下片结韵转折有致,且借想喻世,含意尤深:冰清玉洁,傲霜凌雪者,人常运之;妖娆娇艳,俯仰随风者,人恒近之。
“暗香”三句:写寒梅凌雪开放。
暗香:幽香,代指梅想。
垂垂:
降落貌。
“想意”句:寒梅岁末开想,意欲争春。
“毕竟”三句:从一年的想时来看,梅想欲早反迟。
“未应”四句:梅想欲开未开之时,未必全是雪霜丰姿,它白里透红,犹有胭脂红色。
谤:诽谤,说坏话。
冷淡:清冷淡泊。
知:欣赏,赏识。
赏析:
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品格的联系或者身世的联系。
好在梅花的品格与它的身世,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联想。
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心的咏物词,就有了人事寄托的袅袅余味。
上片由景入情再入理,写白梅冒雪开放的情态和词人对梅花这一“行为”的看法。
起韵重笔描写梅花的凌寒冒雪开放的情景:在白雪飘零的时候,被冬日的寒风早晚不停地吹拂的白梅,已经悄悄开放。
在扎眼的白雪中,人们几乎看不见它的花朵,但是却呼吸到了它的横路暗香。
在接韵中,作者忍不住要揣测这种肯于凌寒开放的梅花的心思,觉得它是为争先迎接春天而不惜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绽放于枝头。
三韵是作者对它的行为加以叹息:现在毕竟是一年的花事已经结束的时候,梅花因为要早,却反而成了一年中最晚开放的花朵。
这样的叹息,不仅是为“心高命薄”的梅花而发,而且也寄寓着他对于人事因缘的深刻体会。
下片更集中地表达词人对于“浑冷淡”的白梅的幽恨。
在这种幽恨当中,不仅打入了词人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打入了词人对友人冷落不遇的真诚理解。
过片语气突然一转,说这具有“雪霜姿”的白梅,在将开未开时也不一定全是似雪如霜的白色。
那么它那时又是怎样的颜色呢?接韵就回答这个潜在的问题。
它曾像“粉面朱唇”的美人一样,有着一点儿胭脂之色。
言外之意是,等到完全开放(花冠遮住了花萼),却成了浑然的白色。
白梅从未开到开放的颜色变化,不仅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真实记录,更在于表达了作者“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的痛惜之情。
结韵故意对这清冷素淡的高雅梅花致以“微词”:你既如此素雅脱俗,就莫怪世人不欣赏你。
这样的反话,道尽了情深若浅,钟情若恨的复杂心理矛盾。
作者对于白梅这一自然物下这样的重辞,表明他早已将它当成了某种人品、某种人的命运的象征。
这样的人品和命运,既然引发了他不醉酒就无以摆脱的愁情,醉了酒也不能摆脱的幽恨,显然是包括了他对自己的人品和命运之看法的。
作者最后将这首词寄给了余叔良,也许余叔良也是一个自感冷淡不遇的幽人,作者以这样的方式向他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安慰。
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4
原文: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
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
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杏花村馆酒旗迎风。
江水溶溶,落红轻扬。
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
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
惟有芳草连碧空。
楼外夕阳晚烟笼。
粉香四溢淡眉峰。
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
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也有称《江神子》。
“杏花村馆”:即杏花村驿馆。
据说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镇。
“酒旗风”──使酒旗摆动的和风。
“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
飏:意为飞扬,此指飘散的样子。
“残红”:喻指凋残的花。
“野渡”:村野渡口。
“望断”:指一直望到看不见。
“人不见,草连空”:意为不见所怀念的故人,唯见草色接连到天际。
“晚烟笼”:指黄昏时烟气笼罩的景象。
“融”:融合,匀融,匀合。
此句另有解释为:粉香融,是描写景物中空气之美;淡眉峰,是描写烟气笼罩远山之美。
愚不以为然,倒倾向理解为写人。
因为此句亦宾属于后面的“记得”“相见”语句;其中既有倒置,又有省略,却会意浅明。
炼句精湛如此,不逊神来之笔。
“年时”:此指“当年那时”。
“画屏中”,应指“如诗画一般的景象中”,而非指楼上摆放的有画图题诗的屏风或屏障。
“关山”: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复斋漫录》所云,应指黄州关山。
“素光”:此指皎洁清素的月光。
赏析:
词的主题是怀人,于忆旧中抒写相思之情。
首先从空间着笔,展开一个立体空间境界。
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
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
这是暮春村野,也是作者所处的具体环境。
这一切都显示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作者的心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色彩。
杏花村与酒连在一起,出自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来酒店多以杏花村为名。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野渡”句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野渡舟横”显出了环境的凄幽荒凉。
而一见到“杨柳绿阴浓”,又不免给词人增添了一丝丝离愁。
杨柳往往与离愁别恨联在一起,杨柳成为了离别的象征物。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绿阴浓”,也含有绿暗之意。
清幽荒寂的野渡,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与上文所形成的淡淡的惆怅色彩是和谐一致的。
这一切又为下文“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的怀人怅别作了铺垫,渲染了环境氛围。
经过上文渲染、铺垫之后,“人不见”的“人”就不是凭空出现
的了。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谢逸是江西临川人,也是江南人了。
他一生虽工诗能文,却科场不利,屡试不第,以布衣终老。
这样一位落拓文人,身在异乡,心情凄苦,自不待言,远望江南,青山隐隐,连绵无际,相思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意中人远在江南,可望而不可见,可见的惟有无穷无尽的春草,与天相接,延伸到无限遥远的远方。
而春草又是容易引起离别相思的物象。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人用了一个远镜头,远望春草连天,伊人缺不知在何处,心驰神往,离恨倍增。
过片紧接上片,由望断江南而人不见的相思之苦,自然转入到回忆往事。
“夕阳……画屏中”五句全是回忆往事,由上片的从空间着笔转入到下片的时间追忆。
五句都是“记得”的内容,都应由“记得”领起。
但“文似看山不喜平,”词尤忌全用平铺直叙,所以作者从回忆开始,马上描绘形象,而不从叙事入手。
在一个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刻,楼外晚烟轻笼,在这漫馨旖旎的环境里,一位绝色佳人出现了。
融融脂粉,香气宜人,淡淡眉峰,远山凝翠。
词人不多作铺叙笔法写她的面容、体态,而采用以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法,只写她的眉峰、粉香,其他就可想而知了。
较之尽情铺叙,一览无余,更令人神往。
这是很鲜明的形象,在词人记忆的荧光屏上永远不会消失。
然后再用补写办法,补叙往事:“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这说明上面的一切都发生在楼上的画屏中。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相见以后是很快就离别了呢,还是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作者却不再作任何说明。
填词也如绘画,绘画不能把整个纸面全部画满,什么都画尽,而应该留下适当的空白,笔尽而意不尽。
填词也要留有空白,留有让读者想象的余地。
回忆至此,一笔顿住,将时间拉回到眼前,“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回忆的风帆驶过之后,词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关山迢递,春草连天,远望佳人,无由再见。
词人心想:只有今夜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他乡作客的我,也照着远隔千里的她,我们只有共同向明月倾诉相思,让我们通过明月交流心曲吧!“美人迈兮音尘阙,
隔千里兮共明月。
”(南朝宋谢庄《月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此时的心境也许与此相似。
谢逸着《溪堂词》。
毛子晋云:“溪堂小令,皆轻倩可人。
”《词苑丛谈》称其词“标致隽永。
”此词亦颇近之。
此词写完之后,凡是住到这个房问的人,都反复吟咏这首词,并纷纷向驿卒索要笔墨纸张将其抄写下来。
驿卒觉得很麻烦,便偷偷用白粉将此词涂抹掉,这才制止了人们的抄写。
可见,这首词在当时是多么受人欢迎。
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5
江神子·恨别
苏轼〔宋代〕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欲寄一作:寄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流离天涯,思绪无穷无已。
相逢不久,杏又匆匆别离。
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
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杏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欣赏?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
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湖的湖州。
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
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
注释: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
东风:代指春天。
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背归鸿:词人南下湖州(今属浙江)而大雁北飞,所以说是“背归鸿”。
彭城:即徐州,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楚江:即泗水。
鉴赏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明月,为苏无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
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涯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涯情,并在离愁
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涯感。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
“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涯感。
苏无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涯人。
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涯感。
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思调离徐州的感慨。
“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思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
“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
“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
“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明句。
末明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
此明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明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涯情。
过片“隋堤明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明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
“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涯景,而意极沉痛。
春光明媚,鸿雁北归难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
苏无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难乡,而自叹不如归鸿。
“彭城”即徐州城。
“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难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涯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
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思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
歇拍明句,即景抒情,于沉痛涯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
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涯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思若失。
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涯意,感情沉痛、怅惘,读涯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
作者由分别涯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涯
“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
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
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江神子·原文赏析及翻译6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
宋代吴文英
西风来晚桂开迟。
月宫移。
到东篱。
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
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
重阳还是隔年期。
蝶相思。
客情知。
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
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
译文
这一年西风来晚,桂花开得迟。
一阵风吹来,花粉簌簌飘飞,半个月亮差点被处下来。
这个时候,想唤来红颜知己,再加上那脂粉香气,岂不满轩子乱香飘飞了,那意境多美呀。
想再过重阳,就又是明年了。
蝴蝶翩然飞舞,当知我客居此地的情怀。
“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
”那吴地烟水,常常勾引起我的愁绪和诗情。
这一夜,我似乎和故人都没有分别。
你看,秋天的好处,是大雁飞来了,它应该给我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吧。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