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修辞立其诚”的含义,把握文章主旨。
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 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文章主旨。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作者及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文章主旨。
3. 课堂讲解: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4. 案例分析:选取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5. 练习写作: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实际情况。
4. 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
1. 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有关修辞手法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七、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选取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步骤
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作者及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文章主旨。
3. 课堂讲解: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4. 案例分析:选取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5. 练习写作: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
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提高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法的运用是否有效。
3. 反思教学步骤是否合理,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练习写作的安排是否合适。
4.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拓展
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相关修辞手法的书籍、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2.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征文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学术交流:邀请文学家、作家、学者等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目标
解析:教学目标中提到,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含义和把握文章主旨。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背后的修辞理念,以及如何通过阅读文章来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
解析:教学重点强调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能够准确识别并解释各种修辞手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
解析: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写作练习,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的修辞手法应用到写作中,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
解析:教学过程中的练习写作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
教师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创新和表达,并在点评指导环节中提供具体、有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能。
五、教学评价
解析: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全面评估学生在理解、分析和应用修辞手法方面的进步,并通过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设计围绕“修辞立其诚”这一主题,重点关注学生对文章理解、修辞手法的分析和应用,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教师需通过深入的讲解、实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