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卷满分100分,用时120分钟)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盥.洗(huàn)拓.片(tà)监.生(jiān)少不更.事(gēng)
B.肖.像(xiào)炮.烙(pào)正.月(zhēng)按捺.不住(nà)
C.症.结(zhēng)咀嚼.(jué)吮.血(shǔn)从.散约败(zòng)
D.揣.测(chuāi)纨绔.(kù)堤.坡(tí)鞭笞.天下(chī)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答题技巧如下:(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小。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广东人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塞擦音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后响复韵母的“ie”与“uè”难度很大,必须矫正。

(3)善用排除法。

答题知识:①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xi、狰zhen;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chan、陷xian、焰yan、旖yi、嗔chen。

②注意区别形近字,如:“刺”
与“剌”、“陡”与“徙”、“赢”与“羸”。

③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

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译语素时读kA.卡车、卡宾枪,取和“不畅通”有关义项时,读qiA.关卡、发卡、卡壳。

④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如“哈”,书面语中读hA.在方言或口语中读ha或ha;“露”,书面语中读lu,口语中常读lou。

⑤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如:街谈巷xian议、巷han道。

比如本题中,多音字有监、炮、揣以及堤等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编辑仓皇顾盼神飞孽根祸胎一曝十寒
B.娇养踌躇放诞无礼众说纷芸膏粱子弟
C.寒喧诡蜜遍体鳞伤成群结队冰雪消融
D.伺侯饿殍度长契大慢不经心亡矢遗镞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

(1)从形旁入手。

如“弩”和“驽”,“肓”
与“盲”。

(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

(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

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
和“饰”,“幽”与”暗”互训。

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

(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

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

错因如下:(1)因形近而错。

如将“病入膏肓”写成“病入膏盲”,将“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不胫而走”写成“不径而走”等。

(2)因音同或音近而错。

如“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等。

(3)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

如将“安排”写成“按排”,“灯泡”写成“灯炮”,“清晰”写成“清淅”。

(4)因音近义通而错。

如“弱不禁风”写成“弱不经风”,“墨守成规”
写成“墨守陈规”。

(5)因音同音近而错。

如“籍贯”写成“藉贯”,“销赃”写成“消赃”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明白,各种关于《让子弹飞》的政治解读已在网络和主流媒体上传得。

②期末考试马上要开始了,大家在教室里,一言不发,期待着试卷发放下来,赶快进入考试状态。

③就在这时,他觉得天在转,地在旋,头重脚轻,身子地摇晃起来。

④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沸沸扬扬凝神屏气不由自主踌躇满志
B.沸反盈天敛声屏气情不自禁自鸣得意
C 沸沸扬扬敛声屏气不由自主踌躇满志
D 沸反盈天凝神屏气情不自禁自鸣得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解答本题要先明确成语的意义及用法。

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

第一句中说的是“网络和主流媒体”
上对《让子弹飞》的议论,应使用“沸沸扬扬”。

凝神屏气,指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第二句中是说考试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应使用“凝神屏气”。

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第三句中是说他控制不住身体摇晃,应使用“不由自主”。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贬义词。

第四句中说“小说终于脱稿”,应是对自己的成就非常得意,应使用“踌躇满志”。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第三,辨析情感。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比如本题中,沸沸扬扬和沸反盈天可以从使用对象的角度分析;凝神屏气和敛声屏气可以从情境的角度分析;
情不自禁和不由自主也是从情境角度分析;踌躇满志和自鸣得意可以从感情色彩角度分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
言不攻自破。

B.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

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C.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中,围绕它为核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D.近来,美国保守派为达到转嫁金融危机影响,又利用其智囊团掀起一股“中国操纵货币汇率论”,并宣称将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

【答案】B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比如D项,“达到”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比如C项,就是将“围绕它”
和“以它为核心”两句杂糅为一句。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这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
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
写照。

B.海明威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他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
“硬汉子”形象。

C.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当代文学的奠基人。

《祝福》写于1924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D.孟子主张以民为本,强调尊重客观规律,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

【答案】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
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二、(1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

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
焉,乃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
..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后岁余,贾生往见,孝文帝方受釐①,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
具道所以
..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
..,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注】①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属:连缀,写作
B.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短:诽谤
C.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秀才:通过科举考试得以在府学、县学读书的人
D.贾生自伤为傅无状
..无状:无成绩,没当好,没有尽到责任
7.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因.遗策
B.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其.皆出于此乎
C.贾生因具道所以
..然之状圣人之所以
..为圣
D.贾生以为
..桂林、象郡
..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郡太守吴廷尉很赏识贾谊的才学,于是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后来又推荐他到朝中做官。

B.贾谊刚到朝中为官时,就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这时大家都感到不如贾谊,孝文帝也很喜欢他。

C.贾谊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向孝文帝辞谢后就向长沙出发。

他到了长沙,看到此处环境如此恶劣,心情也压抑起来。

D.贾谊被征召到京城后,成了梁怀王的老师,又屡次上书,主张限制诸侯的势力,最终也未被孝文帝采纳。

9.给下面句子用/线断句。

(限6处,3分)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10.请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师说》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3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分)
【答案】
6.C
7.C
8.C
9.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10.(1)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

(2)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要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D项,“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中的“秀才”应属于古今异义,应解释为“才学优异”。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C项,两个“所以”都解释为“……的原因”。

A项,第一个“因”,于是,就;第二个“因”,沿袭。

B项,第一个“其”代词,他的;
第二个“其”,表揣测语气,大概。

D项,第一个“以为”,认为;第二个“以为”,应为“以之为”,把……作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时,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1)虚实意识,(2)结构意识,(3)句位意识,(4)呼应意识,(5)语气意识。

比如本题中的虚词就可以借助该虚词在句中位置的不同和前后词语词性的不同选出答案。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C项,“向孝文帝辞谢后就向长沙出发。

他到了长沙,看到此处环境如此恶劣”有误;“辞谢”应为辞别;文中说的是“闻长沙卑湿”,并不是“到了长沙看到……”。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比如本题,选项C主要源自文章第三段,文章里说的是“闻”,并不是到了长沙。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首先结合语境理解划线句的意思,“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这句话是说“贾
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然后抓人物的行为,比如“辞往行”“闻”“以为”等。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

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

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
“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所给的句子应重点抓人物的行为。

10.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第II卷(共74分)
三、(1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8分)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

脉脉朱阑静倚。

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

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

竟日空凝睇。

(1)词的上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
(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并赏析结句表达的妙处。

(4分)
【答案】
(1)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
感。

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和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以词人“凝睇”
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

(4分,答出2点即可)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设题人出题的方向,题目涉及的诗句;然后再抓住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比如本题,“词的上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目标针对“上片”,找出所写的景物,分析其前后特点,看有何不同。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并赏析结句表达的妙处”,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及结句的特色。

解答第一问,要注意抓关键词句,如“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这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

解答第二问,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如描写手法、结构、炼字等,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正确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感情,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

一般的解题思路:1.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2.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3.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

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比如本题中,应先分析下片中的情感,然后再分析“竟日空凝睇”这一结句的技巧。

12.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2)荀子《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
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三句指出,实行王道必须认真办好学校教育,并给老百姓讲述孝、敬之道,年轻人才知道尊敬老人。

【答案】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四、(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卖菜的汉子
陈圣芳
三里巷是条曲曲弯弯的老街,商铺一家连着一家。

王果的杂货店立在巷口拐角,生意不是很好,但能维持他和母亲的生活。

母亲一般是在吃饭的时候来换王果,七十多岁的人了,头发花白,腰已佝偻,因为热心快肠,深受街坊邻里称道。

那天王果吃完饭回来看见钱匣里多了一张百元大钞,问母亲:“做了一笔什么大生意呀?”母亲笑了笑说:“没卖啥,就帮对面一个卖菜的换了点零钱。


王果一怔,拿起纸币望天照了照,用手抖了抖,失声说:“是假钱哩!”
母亲一听叫起来:“挨千刀的哟,五十几岁的人了,还害人。


怕母亲着急伤心,王果马上笑着说:“折财免灾,没事,没事!”随口问,“妈,那人长啥样?”
“还真奇怪了,那人是个新贩子,以前还没见过他卖菜哩。

”母亲拍着自己的脑门说,“我咋就这傻呢!”
王果说:“不怕不怕,他穿啥样,在我的地盘我还真不担心找不到他!”
“穿草绿色军装,戴草帽,看上去蛮憨厚,唉,都怪我,帮他帮出鬼来了,也不知找不找得到他。

”母亲说。

一连三日,母子俩偷偷瞅着来来往往的菜贩,没见那个卖菜男人的影。

第四日母亲坐在店铺里,眼睛睃拉着街面的人群,只见斜对面电杆旁倚着一个戴草帽的男子,脚下放着一筐菜,草帽压得很低,看不清脸面。

母亲一激灵,莫非是他?
母亲带上店门,大步流星走到戴草帽男人面前,吊着嗓门喊:“卖菜的!”他吓了一跳,草帽差点掉到地下。

“咋的低着头,不卖菜呀?”母亲蹲下身假装买菜。

一见老人,男人羞愧难当,竟然眼角挂上了泪珠。

母亲看看那人,摇了摇头,叹口气离开了。

唉,怎么会是这样?
儿子王果来店铺换母亲,母亲看那卖菜的端起担子离开菜场,可能他也要回家了。

母亲感到有一些蹊跷,于是没有回家而是一路尾随着他。

卖菜人大步流星,七弯八拐,穿街过巷,进了八道岭,这是一个城中村。

村民土地被占用后身份一下变成了市民,田地多的吃着土地补偿款,打打麻将,很是悠闲自得。

母亲在街口看到一个修鞋子的大爷,戴着老花眼镜正在给一只皮鞋掌底。

“大爷,刚才那个卖菜的您认识吗?”
大爷“砰砰”地敲打着鞋钉,他头也没有抬回答着:“呵呵,这八道岭上下十八重,还真没有我不认识的,我在这里修鞋子就修了十二年了。

你说他,我怎么能不知道啊。

他叫张志明,蛮忠厚的人,只是家境不太好,他是外来户,所以也没有土地补偿款,要命的是去年他老婆因病走了,欠了不少债,母亲瘫痪在床多年,他可是一个孝子哦,人也诚实。

他的女儿也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