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教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绘画教学之我见
作者:苏巧蓉发表时间:2008-10-6 23:20:44 来源:龙海市华侨(实验)幼儿园访问次数:1114
幼儿绘画教学之我见
漳州龙海市华侨(实验)幼儿园苏巧蓉我在幼儿园开展了多年的绘画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怎样才能教好幼儿绘画,我认真总结了一下,认为幼儿的教学绘画过程,可以根据幼儿绘画创作的心理过程与幼儿心理特点,描述为准备、基本过程、延伸三个部分。

现就这三个部分谈谈我的体会。

一、绘画教学的准备
幼儿绘画教学的准备一般可以理解为日常准备与专门绘画教学准备。

日常准备往往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比如教师可引导幼儿在散步、游戏等活动中积累经验,让幼儿多与同伴交流所见所闻等。

专门绘画教学准备针对特定的绘画教学活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幼儿而言,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

因此,我常常通过参观、散步,郊游等活动来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我还利用所处环境的有利条件,将孩子带入大自然,让孩子与花草树木对话,与蜜蜂、蝴蝶嬉戏,和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学习捕捉事物的个性美。

又如,幼儿都有在超市购物的经验,但未必都能顺利表现。

因此,教师可以在活动前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与交流,帮助幼儿整理相关经验,也可以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加深幼儿已有的视觉印象与情绪、情感体验。

2、了解幼儿的绘画与技能。

活动前,了解幼儿已有的绘画知识、技能水平,是确定幼儿绘画题材的前提,其中如何激发、维持兴趣应始终放在幼儿绘画教学的首位。

《纲要》非常明显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面向全体幼儿意味着关注和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3、分析绘画操作程序。

在绘画之前要认真分析作画步骤。

如绘画活动“色彩拼盘”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用水粉颜料随意涂出各种色块,然后据此想象、变化出图案。

活动中,教师应将“涂色块”与“变化”分两步进行,否则幼儿就有可能直接画出图案而体验不到想象、变化的乐趣。

4、准备工具、材料。

对此,教师可根据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创作形式多样。

如:在“神奇的海底世界”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五组不同材料供幼儿自选,幼儿创作形式和作品呈现多样化。

第一组:剪贴旧挂历或旧图书上的动物图片。

再用油画棒添画背景。

第二组:用记号笔、油画棒在彩色卡纸上设计各种形状的动物。

第三组:用彩色橡皮泥捏出动物造型,用双面胶固定在彩色卡纸上,第四组:提供白纸、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

第五组:提供过奶瓶、快餐盒、方便面盒等废旧材料及彩色即时贴,供幼儿制作立体的动物,再用双面胶固定在彩色卡纸上。

引发幼儿积极的创作情感,如为幼儿创作宽松的的绘画创作环境。

提供为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帮助,等等。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前,只需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的经验,围绕着他们的需求和他们的问题来考虑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并为他们提供探索的空间、时间、条件和材料,就一定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提高其艺术能力,使他们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思维实体存在的,并因此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改善自我形象。

二、绘画教学的基本过程
幼儿绘画教学的基本过程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对幼儿绘画表现所必须的生活经验的指导。

由于受到年龄、发展水平的限制,有时幼儿虽有与主题相关的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无法顺利表现。

2、对幼儿绘画表现技能的指导。

如学画人物动态时,教师可以设计会活动的的人偶教具,引导幼儿边操作教具边讨论,以开阔思路。

又如,学习水粉画时,教师可以在幼儿充分体验失败或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等等。

3、对幼儿绘画表现计划的引导。

教师应确定好相应的策略,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提问、讨论、创作的机会,了解幼儿的表现意图与可能产生的表现困难,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设想自己的绘画表现计划,重点鼓励能力弱的幼儿。

4、对幼儿绘画表现兴趣的引导。

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积极性。

我开展了亲子美术趣味活动。

活动前,我将家长、幼儿收集的自然材料分成果类、贝类、羽毛类、树叶类等,然后根据分类情况设计有关活动区域,并投放所需要的辅助材料。

为幼儿自由表现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并尊重个别差异,接纳不同水平。

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感染了家长,家长们纷纷加入到孩子们的创作活动中。

当看到自己孩子用简单的小树叶粘贴出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时,家长们无不惊叹。

孩子们在平等交流自主创作的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感受到美术趣味,活动中的乐趣。

5、对幼儿绘画表现态度的引导。

第一是客观,能合理看待自己与别人的长处与短处;第二是开放,既有自己的主张,也能考虑别人的主张。

6、对幼儿绘画表现的评价。

包括对幼儿绘画表现过程的评价与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

反思和评价不应只发生在幼儿艺术活动的结束部分,而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不断得向孩子提出反思性的问题。

如你为什么要这样画,想表示什么等等。

使孩子学会反思自己艺术作品,并逐渐地把反思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评价是只对自我和他人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判,在评价活动中,许多老师总是低估我们的孩子,认为他们还不具有表达和评价能力。

其实孩子有时比成人具有更好的直觉感受。

在活动中,老师应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有助
于幼儿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

教师以正面评价为主,通过教师讲述,幼儿自评和互评等形式灵活进行,使评价贯穿活动始终。

三、绘画教学的延伸
绘画教学延伸是围绕一个绘画主题的活动目标,在活动后的游戏里、绘画角活动或其他领域活动中,适当开展一些相关活动来巩固幼儿获得的新经验、新技能。

这样既可以丰富幼儿的日常艺术活动,是绘画本身保持一定的系统性、连续性,也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同时它还有利于美术教育与其他活动的融合。

1、对幼儿绘画作品做继续评价并合理处置。

在延伸阶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把自己的绘画作品讲给老师、同伴听,开展讨论甚至争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另外,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要珍惜,处置要慎重,珍惜幼儿作品,要用“心”去读懂幼儿的思想,理解幼儿的创意,给予幼儿重视欣赏,激励让每一位幼儿感受到幸福。

可以制成玩具、办展览、布置环境、装订成册或以电脑存盘,保护幼儿美术表现的积极性并吸引家长从孩子的作品中关注孩子的成长。

2、对幼儿绘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录分析。

完成一个主题后,教师可以根据记录,与预定目标进行对照,以确定下一个绘画主题的具体目标。

世界有多大,童心就有多大,儿童画的天地就有多宽广。

以上是我多年的绘画教学工作的总结,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还存在一些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在教学时没有充分地体现个体差异性,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的关注还不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

并针对我班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大胆地进行绘画,启迪他们的心智,画出他们眼中的世界!
周莉莉新疆焉耆县第一小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

向课堂40分钟要成绩、要质量、要效率,是每一个执教者的目标,美术课也是如此。

新课程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美术课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在美术课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实现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必须有有效的教学准备环节。

教学准备是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只有做好课前准备,才可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才可能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的功能。

1.实现教学目标的统领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学活动中所有环节展开的依据。

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统领作用。

在针对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时要达到以下要求:(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明确、突出。

目标的确立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不能偏离。

在描述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指出教师要讲清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
以及采用何种方法;(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

教学目标虽然由教师确定,但需要在学生的活动中达成,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

既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特征,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的目标,才是有效的目标。

2.实现教材处理的开拓性
美术课标版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教材内容多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发散性,教师在应用教材时既不能完全照搬教材,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

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地选择与拓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使其更充分地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更适于学生学习、认知。

二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即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

也就是说,有效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实现教学节奏的协调性
课堂教学节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它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教学节奏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因素,教学节奏包括教的节奏和学的节奏。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的节奏和学的节奏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能动而艺术地创设适宜的教学节奏,将使教学获得充分的表达,使教师教的节奏与学生学的节奏和谐统一。

2.实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美术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为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或操作体系的总称。

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还包括教师行为活动的顺序。

美术教学方法极其丰富多样,教师能否依据教学实际正确、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

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的各有关因素(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教学目标等),按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做出合理选择,
并能根据最优化的原则加以组合。

3.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性
美术教材呈现出的一系列内容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又含有很大拓展空间的平台。

教师在开发课程内容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艺术形态及文化内涵,把这些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增强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固定的时间内加大教学密度,传递更多信息。

但是,课程整合不等于内容的拼揍,也不等于素材的罗列。

素材的选择要服务于课程,要兼顾审美性和适用性,要突出美术教学的学科特色,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感悟美术。

4.实现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富于情趣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发挥美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有效地控制教学情境,监控教学过程,发挥教学机智,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内容,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和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

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意识和态度,积极地探索和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自觉有效地发挥主动性,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多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现教学延展的有效性
教学延展即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美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生美术知识的习得、美术技能的使用,不可因教学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而蕴含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教学结束后,只有让学生对内容继续保持探索兴趣,对技能方法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对美术教学形成持久的兴趣与爱好,这样的美术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准备为美术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保障,有效的教学过程使美术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有效的教学延展使美术教学的魅力得以更好延续,有效的美术教学为学生
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一堂课,都由三大环节构成,即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是显性的,而课前准备,课后总结相对较为隐性.它们既是独立又是紧密相连,三者之间缺一不可的.又由于学科的性质不同,它们之间的侧重点又有区别.以下我从五大方面来阐述美术课前准备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一,美术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美术课程标准》的前言明确指出:美术基础学科的教育,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
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同时,我们通过学习课标,首先明白了课程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其次,知道了基本理念:(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那么,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
课前准备,就是让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有针对性去寻找,发现或思考查找相关的一些资料,图片,以及备好需要用到的学习工具,材料等等,为下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我个人认为,课前准备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个性化,从而达到课标里所提到的教育教学要求,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因为,课前准备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它有两大特点:自由性和体验性.自由性体现在一是学生心灵的自由性;二是探索学习的时空的自由性.体验性,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可以在课前进行充分观察,感受,体验生活中的一切.正因为这两大特性,课前准备这个学习环节,对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创新性和独立性学习,学生个性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且,学生只有充分做好美术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上获得了上新课的主动权,学习才会轻松起来,并最终让自己养成勤于动脑动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精心设计课前准备的内容
目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是比较薄弱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好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课外求知欲,教师在布置课前准备的问题上,必须力求内容的明确性,层次性与生活性.否则,很难真正调动学生积极地做好课前准备.
(一)内容的明确性:
学生要做课前准备,在内容上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那么,内容设计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与掌握.故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该紧紧围绕课标,抓住教材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适合学生的课前准备内容.比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美术第十册的第十一课《闽南渔港》(纸版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堂课的基础知识点,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表格:
学生就围绕这个表格,通过各种方式来完成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了我预计的教学目标.
(二)内容的层次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同阶段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决定了,教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内容的层次性,不然,学生如因难度的问题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那课前准备也就失去它的实际意义.面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设计的内容要简单,具体,明确.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和各方面能力的增强,设计的内容相对来说就要比较复杂,概括,这样才能给高年级的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发挥他们的能力.如《欣赏凡高的画》,我设计的内容概括,简洁:凡高其人其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完成,他们可以去了解凡高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可以了解"后印象派",欣赏,收集凡高的绘画作品……这样他们在课前准备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 (三)内容的生活性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因此,内容的设计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福教版的第八册第八课《路牌设计》教学中,首先,我告诉同学,假设这个路牌要安置在进村的路口,然后预先设计几个地方,如村委会,菜市场,几个比较大的商场的名称,小学,某幼儿园等,让学生回家后,去观察这些地方的实际位置;其次,让同学们思考路牌对人们生活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人教版的二年级
第二十颗《认识图形标志》,我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标志,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分组分类设计了一张调查表:
除了让学生完成这项调查表的内容外,还要求他们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图案.
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前准备的内容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既要有目的明确,同时又要有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课前准备的方式
学习,就其组织形式而言,可以划分为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课前准备也是一种学习体现,所以课前准备也可以采用这两种主要形式.
1.独立学习
独立学习是指由个体独立按照某项问题或任务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独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自立的人.
课前准备是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去思考,发现,探索知识的一个广阔空间,正因为课前准备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设计学习内容时,尽量考虑周全,一定要设计出能适合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内容,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目标.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上从旁协助的角色.学生和学生之间积极地讨论,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生也体验到在集体中探讨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
在美术课的合作学习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基础;(2),明确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3),组内有明确的分工;(4),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5),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下册的第19课《娃娃家》是综合探索课,其中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发展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在布置课前准备任务时,我抓住这个目标设定了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制的形式,让他们共同完成好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当然,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只是两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只要对课前准备学习有帮助的方式,都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和体验.
四,课前准备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法,手段也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预习时,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如查阅相关的文献,社会调查,采访,网上查询等,搜集相关信息,做好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让学生完成好课前准备.
1.查阅文献
文献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东西.学生预习时,可以根据预习题目,查阅与之相关的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分别按照适当的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收集,记录那些能全面,完整,正确和深刻地阐明问题的一切有关资料.如《石狮子》,我让学生去寻找描写狮子的文章,了解狮子文化渊源和狮子在民间的作用,还让学生去查找我省哪个城市的名称和狮子有关,以及这个城市名字来历等.
2.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的资料,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时,调查的对象可以是同学,老师,也可以是家长,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调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采访等,学生可以根据预习题目的实际需要进行自行设计.如《认识图形标志》,学生可以根据老师设计的表格,通过不同渠道完成好这项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