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理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氢气球到了高空会爆炸? --空气密度减少,压强降低;
铁轨上撒得碎石做什么用? --减震, 降噪;
海市蜃楼为什么会出现在沙漠和海面,而不是普通 陆地?
--光折射条件;
1.2 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指:由物理学科特点和中学生认知规 律所决定的教学实践;以及由物理与技术、 物理与社会紧密联系所决定的教学实践。 (1) 重视物理观察与实验的教学实践; (2) 坚持物理与技术、社会联系的教学实践。
例:“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让学生探究发 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用多媒体演示图1所示的万吨 巨轮在大海中的航行
用实验演示图2所示小铁钉 和鸡蛋沉入水底,而较重的 铁盒则能漂浮在水面。
问题: 1)钢铁制造的万吨巨轮可以漂洋过海,一个小小 的鸡蛋却会沉入水底。为什么? 2)轻小的铁钉沉入水底,重的铁盒漂浮在水面。 为什么? 学生可能猜测的因素: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深度等等。
(1)重视物理观察与实验的教学实践 从科学家来看,物理学家总是先通过观察与 实验认识物理对象特征,进而凭借理性思维 提出假说,建立理想模型,运用数学对假说 进行定量描述,最后还要用观察与实验对定 量描述的内容加以检验和修正,使假说成为 科学结论,从而完成物理理论建立的“第一 次循环”。
如果出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则需采用更先 进的观察实验手段、数学手段或其他手段, 进入下一层次的循环,以达到认识的深入和 理论的更趋合理和完善。
1、促使综合协调 2、促进积极的接受学习 3、引发使教材系统化方法 4、清晰性
2.4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1)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探究性学习并不仅仅 是学习和运用某一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 种体验。体验是一种心理历程,没有体验就不可能 有所感悟,所以,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体验性教育。 (2)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有何区别? (3)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几种类型: 知识发现型;问题讨论型;实验探究型
(2) 坚持物理与技术、社会联系的教学实践 我们说,物理科学提供知识,解决理论问题; 技术提供应用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作指导, 使物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真正造福于社会, 这就是我们对物理学科教育中渗透STS思想 的理解。
1.3 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指: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而且共同创 设愉快的物理学习情境。 (1)科学美 (2)教师的情感投入(显现美的教学内容 、 选择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教学语言、表 现美的教师仪态 )
2.2 认知发现学习模式
布鲁纳(J.S.Bruner,1915-),美国著名的认知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主要研究知觉与思维方面的认 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的教学理论。 从心理学角度看,受皮亚杰、维果斯基、格式塔学 派和托尔曼等人的影响,从哲学角度看,受皮尔斯、 詹姆斯和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尤其是杜威的影响。 1960年出版《教育过程》。
(4)操作程序: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 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探究教学模式的特征: 1)问题性(关键) 2)过程性(重点) 3)开放性(难点) 授课内容: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新教材:通过对照两种评价运动快慢的实例:甲、乙 运动员的100m赛跑和A、B汽车(相同时间)的行程, 引入速度概念。
2.3 先行组织者意义学习模式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 习主要是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概念、原理和事 实的意义理解来获得知识的。
这些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 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 (substantive) 、非人为的(noarbitrary)联系过程,即 认知结构同化过程,称之为意义学习。这既是有意 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 标准。
奥苏贝尔将学习的发生分成两个维度:
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说,只有有意义的学习, 才能使教学所涉及的新知识、新观念与学生头脑中 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为了改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的保持,奥 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理论。 所谓先行组织者: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 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 抽象性、概括性和包摄性。
首先,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即“物理教 学的全过程,学生都应当是学习的主体”。
也就是说: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 格、尊严和权利,更要实现学习主体--学生在心 理行为上发生自我调节,发生知识的正迁移,从而 培养能力,提高物理科学素养。 其次,物理教学应当体现物理学科独特的基本观点。 如:实验的观点;量的观点;统计的观点;守恒的、 对称的观点。
(2)利用仪器、材料,提出假设 仪器:弹簧秤、密度不同的几种液体、三块体积相 同的不同金属、三块体积不同的同种金属等 假设: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体积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3)检验假设, 展开讨论
(4)得出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液=ρ液gV排(G液表示物 体排开的液体所学科的基本结构,但不是现成的答案,倡导知识 的发现学习。 认知发现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是: 操作或阅读--诱导--再操作或阅读--发现- -理解 注意突出四个特征: 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 调信息提取。
认知发现法教学的基本步骤: (1)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 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学生利用教师与教材提供的材料对所 提问题给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有 不同观点可展开讨论; (4)对争论作出总结,得出共同的结论。
1.4 物理教学的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指:物理教学中,师生在认识和做法 上要考虑周全。 一、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 二、既注重知识学习,又注重能力培养和科 学素养的提高 三、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 物理学科的教学模式
2.1 物理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2.2 认知发现学习模式 2.3 先行组织者意义学习模式 2.4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教师1:借助学校良好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精心准备 了丰富的相关录像,播放历时约7min,之后引入运 动快慢的描述问题;
教师2:按教材所给数据,为了让学生动脑动手,抽 取了男、女生各1名上台计算位移(路程)s与时间t 的比值(共4个值),历时约5min,之后引入课题;
教师3:提供让学生思维的材料:请学生们 回想运动员的100m赛跑场面,并思考裁判 和自己(观众)评价运动员快慢的指标有何 不同?结论是否一致?给予2min时间,让 学生主动探究、驰骋其思维的骏马,然后流 畅地引入话题。
1.1 物理教学的科学性原则 1.2 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1.3 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原则 1.4 物理教学的全面性原则
1.1 物理教学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指: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 内容、方法的正确、准确与先进。 一、教学思想的科学性 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三、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一、教学思想的科学性
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教学内容包括使用教材的内容和师生在课堂上进行 双向交流的内容。 1. 教材的科学性: (1)教材体现的知识结构体系是科学的; (2)教材对物理教学具有科学性。 2. 师生交流内容的科学性: (1)表述的物理知识内容要准确无误; (2)阐述物理规律要讲究逻辑思维的严密
三、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两点: (1)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教育; (2)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做到这两点的教学方法才是科学的。
“循序渐进”:中学物理教材的编写是按问题 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步步深入的。 我们注意教材的前后连贯和新旧知识之间的 内在联系;经常复习巩固,及时发现和补救 在知识和能力中的缺陷,使教学连贯进行, 使中学生学习物理从不懂到懂,从懂到熟练 掌握,从学会到会学……
A中桌面光滑,没有摩擦 B额外增加一外力 F,桌面光滑 C中水平方向施加一外力,桌面有摩擦 D中外力方向斜向上,桌面有摩擦
看到汽车在跑,为什么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 --滚动摩擦;
为什么自行车前后两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是相反的? --主动与被动;
拉车为什么比推车省力? --正反力矩;
为什么质量好的镜子表面很光滑? --镜面反射;
系统科学三原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信息单向 流动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成长的过程。
(2)教学目标:指某个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 结果,它在教学模式的构成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 对其他因素有制约作用。 在设计教学过程、构建物理教学模式时,应从三个 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即,在构 建教学模式时,总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努力使 模式能达到的教学结果符合《物理课程标准》所规 定的教学目标。
2.1 物理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一个完整的物理学科教学模式应当包括: 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操作程序; 实现条件。
(1)理论基础:指构建一个模式的教学理论或教 育思想,是模式的灵魂和精髓,它反映了模式的 内在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活 动,主动运用自己原有的经验选择、理解学习内 容,改造和发展自己的经验,经历两次自我调节 过程。
故,物理学是以科学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 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科学,该特点也决定了物 理学的概念、规律都植根于观察与实验。
从中学生来看,学生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 识是他们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前提。通过 观察实验,再现生动、鲜明的物理事实,使 教师要教、学生要学的物理知识被活化和物 化,使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这对智力发 展水平处于“过渡期”的中学生来说,无疑 是必不可少的。
例:梅耶为一段科技材料设计的一个先行组织者。
雷达的工作分五个基本阶段:
(1)传播――发送出雷达脉冲。 (2)反射――脉冲击中遥远的物体并返回。 (3)接收――反射来的脉冲返回原处。 (4)测量――测量出传播和接收两者之间的时间量
(5)换算――因为脉冲的传播速度恒定不变,上面 测到的时间量可以转换为距离的度量。
s=
km
中学物理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阶段 阶段1:先行组
织者的呈现
阶段2:学习任 务或材料的 呈现
阶段3:增强认 知组织
教学活动
1、阐明本课题的目的 2、呈现组织者:确认正在阐明的属性;给予
例子;提供上下文;重复。 3、促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
1、使组织显而易见 2、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 3、保持注意 4、显现材料
(3)操作程序:指教学过程中,在时间上展开的 逻辑步骤及每个步骤的主要做法。任何教学模式都 具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不论哪种操作程序,都应强调三点:1)程序简单、 结构清晰,易于教师操作;2)能体现学生是学习 的主体;3)强化问题意识,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 学生能力与科学素养。
(4)实现条件: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 条件,诸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手段、时间、 空间等的最佳组合。
第五章 物理教学原则与 教学模式
1. 物理学科的教学原则 2. 物理学科的教学模式 3.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案例
1. 物理学科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 教育目的,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在教学过程 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它既是教学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要求的反 映。既涉及教师的教,“教什么、怎样教” 的问题,也涉及学生的学,“学什么、怎样 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