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审题方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枝繁叶茂明题眼架清构晰锁区间
——阅读审题方法研究
一、创建背景:
1.作为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次作业或是检测之前,我们总会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审清题再做”。
可在作业本上,阅卷中还是会发现严重的不审题或审错题的现象。
学生做题有时总是匆忙浏览题目就急于作答,最后,答案不是要点不全被扣分,就是完全与正解南辕北辙,白白丢了分数。
学生在做试卷分析时也常常称“**没有看到”或“**没有读懂”。
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审不慎,满题皆输。
因此,语文阅读的审题至关重要。
这也是对一个人思维严整性的有力考查。
2.理工学科审题不完整或审错题时学生将无法解开试题,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充分利用题干条件,仔细阅读并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果。
而语文学科审题不完整或审错题时,学生照样会写出答案,不过是不完整或者错误的答案。
3.我们在学习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对于遣词规则、造句规则、调整语序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规则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并不都符合语言规范。
因此,跟着感觉走的“语感式”审题方式存在很多弊端。
4.语文试卷150分中,主观卷123分。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分值为34分,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体现学生区分度的重要部分。
5.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看,审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得到了国内广泛的关注与探索,但得到的都只是一些比较零散的为数不多的经验,缺乏较为理想的操作方法和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且教学实践中未能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经验简介
枝繁叶茂是指阅读时大量的文字信息;题眼是指题干中具有解题导向的修饰语和中心词;架清构晰指运用一定的语法知识分析语言功能以及词语要义,理清句间关系,进而明确题干分别从哪几个角度规定了解题的方向和答题的内容。
区间是指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和答案在文本中的材料跨度。
此种阅读要领审题法概括为“五个一”、“四个心”、“三不一清”。
五个一:
读一读,读题干和文本材料。
画一画,画出题目中所用语句的语法成分,明确中心语和修饰语。
想一想,思考中心语的含义,修饰语的隐性信息以及几个修饰语分别从哪几个角度规定了解题的方向和答题的内容。
找一找,寻找题干语句在文本语段中的位置以及截取是否完整,大致划分文本层次结构进而锁定解题范围。
示一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审题分析结果。
优秀学生的审题示范带动其他同学。
四个心:信心、耐心、专心、恒心。
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三不一清:审读题干不漏一个字,不添一个字,不破句,弄清题干几个问。
特色理念:
1.从教学理念上看。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审题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语文考试中的问题,还有利于学生将这种良好习惯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为学生以后解决生活和工
作中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令学生终生受益。
学会审题,使学生把语文学得更轻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从题干构成上看。
语文阅读题题干都是以句子形式出现,题目内既有中心语,体现着对考生要求的重要内容;又有修饰语,提示了解题的角度和方向,常常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甚至规定了答题的内容。
从语法角度明确题干中主干——中心语,以及句子的枝叶——修饰语,并对题目深入分析和感悟,运用发散思维,挖掘有用信息,不但会全面准确的明确要求,而且对答题思路也有所引导,甚至对答案有所提示。
3.从存在问题看。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但是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中往往做得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审题这方面。
有的学生审题不认真严谨而弄错题意,有的本来会做的两三个知识点一旦整合就理不清题意,导致了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这也是长期困扰教师的一大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基础理论: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习惯对于他们自身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审题不仅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更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环节,新课程下学生除知识技能掌握外,对于审题能力与习惯等的培养理应同步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认知的意义建构原理,强调了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语文学习就是语言(词语、句子)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更好地表达和交流。
实施目标:
总体目标:
审题是指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通过对文字描述的理解,能清楚地知道题目讲的是什么事、事情的经过如何、提出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等,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表象,为正确解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审题能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环节,不应被学生和教师“跳过”。
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与总结审题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审题的积极情感体验。
具体目标:
1.探索出学生有效审题的方法和途径。
2.使学生的审题意识增强、能力提高、习惯逐渐养成,促进学生的思维及智力发展。
3.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原理分析:
1.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
2.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形式化符号展现句子的表层语法结构,圈出题目中所用语句的语法成分,明确中心语和修饰语,使题干要义能够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形成一种可视化效果,有助于学生在的审题过程中明确题目本身包含的语法结构,找准题目的侧重点和考查点,从而更好的进行形象思维和逻辑判断,为正确解题走出坚实的一步。
三、具体操作流程
㈠、准备阶段
1、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
查,了解学生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初学语法,语法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要对其交代过细,尤其要避开语文学习中运用不到的、甚至有争议的语法内容,以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在学习每项语法知识时,教师本着“建立基础、简洁实用”的原则,将最基础、最凝练的语法知识教授给学生,以“学懂、会用”为目标,力求基础语法知识人人都能懂,多数都会用。
而且要边讲边梳理,让学生形成条理清晰的认识。
更要注意的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每讲一个知识点,教师要带动学生举出相应的实例,形成感性认识,并注意设置相应的练习加强巩固。
3、构画语法知识思维导图,有效巩固理解。
4、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⑴将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突破阅读理解的难点。
语法是离不开语言环境的,学习语法的目的之一是帮助理解文章。
把语法知识巧妙地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了解语法知识,语法教学便不会那么枯燥无味,学生就会获得深切的感受。
同时还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文章的关键词句,突破阅读理解的难点,把握文章主旨。
⑵将语法教学与语言表达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运用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课程目标之一。
但不少学生在做语用题时常常不能辨析和修改语法错误的病句,在语言表达中也经常出现病句,使语文的交际功能大打折扣。
例如:
写出“他非常生气自己不小心”这个病句的学生是因为他不知道“生气”是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
要想学生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出现语法错误的病句就得教会他们弄清各类词的语法功能(包括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教会他们从词法角度入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教会他们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句子主干成分,看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搭配不当;教会他们弄清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使学生既学习了语法知识,又提高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㈡、实施阶段
“枝繁叶茂明题眼,架清构晰锁区间”之阅读要领审题法包括“五个一”、“四个心”、“三不一清”几个方面。
1.读一读,审题中的“读题”部分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完成。
⑴阅读文本部分主要是默读。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快速默读的几种方法:扫视法、搜索法、中心发、概括法、问题法。
并要求学生自行计时,观察训练阅读速度。
⑵审读题干时可采用无声默读和有声朗读
两种形式。
起步阶段倡导学生有声朗读题
目,锻炼学生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
补全读,条件隐藏想全读。
同时还可以考
察学生读题时是否做到“三不一清”。
即不
漏一个字,不添一个字,不破句,为进一
步思考作准备。
⑶读题次数根据个人情况,一遍、两边、
直到读懂为止。
2. 画一画,审题中的“画题”部分主要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完成。
⑴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
知,指导学生以读代审,边读边画,
圈出题目中所用语句的语法成分,明
确中心语和修饰语,找准题目的侧重
点和考查点,为正确解题走出坚实的
一步。
⑵培训学生掌握构画“思维导图”的
方法和技巧。
⑶将题目要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
示,并进行小组交流。
3.想一想,审题中的“想题”部分主要通过“合作探究”方式完成。
⑴我校倡导并构建“对话课堂”,在审题教学中体现为生与文本、师与文本,生与题干、师与题干、生与师、生与生之间的有效、平等的交流。
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题干中心语的涵义,更要明确题干语句中修饰语的隐性信息以及几个修饰语分别从哪几个角度规定了解题的方向和答题的内容。
因为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
题干语言的精练、抽象和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
4.找一找。
审题中的“找题”部分仍通过“合作探究”方式完成。
⑴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回归文本,寻找题干语句在文本语段中的位置以及截取是否完整,大致划分文本层次结构进而锁定解题范围。
⑵根据题干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指引方向,信息寻找不丢点。
5.示一示。
审题中的“示题”部分主要通
过“分组展示”方式完成。
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被人
赏识、体验成功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获得深入学习的动力。
⑵小组间和谐交流竞争,取长补短。
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结果给予真诚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
教师也可以身示范,促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
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信心、耐心、专心、恒心。
㈢、总结阶段
1.对学生的前后成绩做对比分析,检测教学效果。
2.反思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课堂情况以及展示效果优化教学方法。
3.积极思索,形成论文。
四、实际效应 ⑴张美晶同学在大东区首届语法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张瑀彤同学获得三等奖。
⑵大部分学生能够分析、挖掘、弄清题目中显露和隐含的条件,并且了解解题思路,用语言正确叙述题意,逐渐成为具有探究能力的学习者,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步得到了改正。
养成了在课上能认真阅读教材,作业、检测都认真审题、善于动脑、敢于提问、进行科学思维的习惯,也带动学生学习其它学科,促进了学生总体成绩的提高。
语文试卷得分率统计
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⑶学生高考成绩明显得到提升。
2.教师变化
⑴促进了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学研究培养锻炼了我,使我的教育观念在研究中不断转变提升,建立“以学生为本”、“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观念。
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培养,变重成绩为重学生的发展。
学习、研究、小结、再学习、再研究,在这良性的循环中我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了,业务水平提高了,教学经验丰富了,课堂灵动着生命的活力。
⑵认识上的变化。
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审题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和追求。
即使课题研究结束但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审题的习惯是不能中断的。
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和作业中坚持,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
教学相长,我和学生们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提升和共同发展。
五、经验价值分析
“五一四心三不一清”审题法是笔者从教十七年来通过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根据一线教学实践,结合生本教育和对话课堂理念的创造性经验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走上理性的轨道,学生学会自由、准确和责任地思考与表达,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它适用于任何一种高中学校,操作简单,自主发挥的空间大,效果显著,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