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1-11-21T11:37:32.543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10月作者:潘权威

[导读]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德育是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实现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德、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通过情境教学策略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潘权威 325200

摘要: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德育是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实现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德、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通过情境教学策略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德育教育;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科,这一学科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法治思维和道德观念,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实际。而受到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只注重基础性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渗透,较少引入生活元素,致使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为此,为了强化学生的生活化德育意识,凸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生活性,教师应当主动地在课堂导入环节、施教环节中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出发,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以及生活化实践。

一、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渗透德育教育中应用

“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人为地创设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贴近真实的、生动形象的场景来给予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情境的带领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德育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式情境,在思考中感悟德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教学,让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浅层次上,而应当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获得更有深度的学习,感悟知识的本质,真正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德育教育也同样如此,因此,教师不妨创设有层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获得更加深入的德育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开拓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生们感受到了“生活中有许多人在为我们服务”之后,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认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创设了形象的问题情境。教师提问:“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了课文中这些人的服务,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们纷纷积极地回答,有学生回答:“如果生活中没有医生,那么,我们生病了就无法获得救治。”也有的学生回答:“如果没有清洁工,那么,我们的街道就会堆满垃圾,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中了。”还有的学生回答:“如果没有了建筑工人,那么,我们就没有房子住,只能流落街头了。”教师继续提问:“是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就不会这么美好,那么,他们每天都会做些什么劳动呢?”有学生说:“医生每天要在诊室看好几百号病人,还要应对各种急诊,压力非常大。”也有学生说:“清洁工每天都要扫地、弯腰捡垃圾,非常辛苦。”还有的学生说:“建筑工人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搬砖、扛水泥,非常费力气。”学生们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仅体会了到各行各业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么重要,还进一步明白了他们工作的辛劳和不易,提升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的层次,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劳动,也要认真保护我们周围饱含他人心血的环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收获更加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创设故事性情境,在趣味中感悟德育

小学生好奇心都非常强,尤其喜欢听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趣味的故事情境,营造充满趣味和活力的课堂氛围,让蕴含深意的故事拉近学生与课程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的意识,也让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先向学生讲述一下“小马虎”的趣味故事,有了故事情境的铺垫,学生们很快就产生了好奇心,注意力也马上就集中了起来,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讲完故事后,教师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发学生的讨论:“大家觉得小马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小伙伴们要叫他小马虎呢?”在故事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最终学生们一致认为:小马虎是一个做事情不认真、粗心大意的人。也从中感悟到“马虎”这个缺点的危害,明白了“在做事的时候应该认真负责,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逐渐培养学生认真、有责任心的品质。再如,在教学“小水滴的诉说”这一课时,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讲一些自己听说过的有关缺水的故事,说一说水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随后,再组织学生在课后“查看

一下自己家的水费单”,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水的价值。最后,教师还将“自来水生产的过程”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明白水资源是多么宝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创设趣味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有趣味的氛围中逐渐感知到德育的内容,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三)创设体验式情境,在实践中感悟德育

为了更好地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可以创设体验式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让德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由于许多家长都非常溺爱自己的孩子,不让孩子做家务,使得孩子的动手能力普遍不高,鉴于此,为了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师按照“21天习惯法则”创设一个“感恩父母”的体验式情境活动,邀请一些家长在课堂上再现父母在家中做家务、为家庭不断操劳的场景。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做家务的辛苦,还能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然后,教师顺势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帮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来可以帮父母减轻家务的负担,二来也能向父母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要求学生制作一张21天的统计图,一定要坚持21天,每做一件家务就在上面填上一格,要想统计图变得越来越长,就要做更多的家务,以此来监督和激励学生将自己的行动进行到底。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深刻体验到了父母的不易,也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和树立了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高效完成了德育内容。再比如,在教学“这些是大家的”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具备爱护公物的意识,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不在桌子上写作业”的体验式情境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桌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想一想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爱护好自己的课桌,是否在上面乱涂乱画过,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爱护课桌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创设体验式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和实践中逐渐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养成正确的三观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创建生活化实践,促进能力内化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教师都是直接为学生渗透基础知识,并将学生的学习场所局限在教室内,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空间受限,综合素养的发展也受限。为了真正地体现素质教育和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应当主动地打破学生的常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建生活实践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将品德与社会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整合,以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相应的能力。

课堂教学应当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环境与条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与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著名景点,让学生领略、感受自己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再比如,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街上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也可以开展“我是文明宣传员”活动,让学生向路人普及交通、环保等相关知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刻、透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三、合作交流,丰富思维品质

体验是认知事物的过程,也是丰富思维品质的基础。教师可以借助实际条件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同时以人为本,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德育思想,在合作中感受德育魅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比如,学生可以针对舆论新闻中的热点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如果是我会怎么做”“你认为他是对还是错,为什么?”教师可以将课堂创设成为辩论课堂,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论点是该扶,反方论点为不该扶,由此让学生展开辩论。辩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常识和亲身体验,结合学习的一些观点知识,进行舆论点评,阐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面对“扶不扶”的问题,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视域还不是很全面,站在小学生角度考虑扶与不扶,显然最能验证人最基础的意识。通过体验参与,使学生将自己当做事件中的老人或者主人公,进而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思维,对整件事情的感知也就更加全面透彻。所以,体验合作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品质,并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四、科学的教学指导。

首先,教师必须提高文化素养。在不断提升业务知识和教学水平的同时,要继续深入学习品德和社会知识,加强持续参与学习品德和社会知识,定期借阅相关书籍,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要注意从日常经验中收集关于学习道德和社会知识的信息,如浏览一些经典案例、相关典故、名句等。并涵盖道德和社会文化。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学生集思广益,收集相关内容,丰富教材资源,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丰富教材积累,促进学生积累。最后,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过程和组织。收集到的材料信息要通过查询书籍、查阅教材、上网浏览等方式进行深度加工和分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对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不会以主人自居。

五、尊重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道德与法治本身的教育目标是避免对学生的误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使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思想面对问题。教师的观念应该改变。首先,要建立“平等相处”的关系。我们必须积极培养与学生的友谊,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交朋友。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表达思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