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么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5.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活动二: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教引导师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容易产生此种自然灾害?
2.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活动三:填表归纳总结我国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地区与产生的原因。
防灾减灾
活动四:结合课本59~60的图片
1这几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防灾减灾
措施)。
2.从政府的角度,如何减灾防灾。
3.个人面临握常见的地震,泥石流的避
灾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实践中自我领悟,
强化读图技能
课堂练习与检
测
优化设计P49—50,轻松尝试1--6 巩固与提高
板书设计1.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与产生的原因
3.防灾减灾措施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部,在初二学过我国气候的类型及特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生态问题,这无论是从知识结构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对四副图的判断,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在已有知识之上主动构建新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体现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和情感思想。通过分析灾害的分部,成因,危害,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
1.学生课堂积极性高,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大部分学生能通过错误得到真相,从而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但整体效果比较好。
2.在教学活动中,能让学生开展问题引领、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总结活动,真正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分部,成因及其危害,了解防灾减灾的办法,人学生拥有基本的防灾减灾的知识。是一节比较独立的一部分内容,但是也与前面相关内容由联系。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环境经常发生_____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___________
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2.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洪涝、_____、寒潮等。
(2)地质灾害: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滑坡、_______等。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_________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________自然
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三)防灾减灾
(1)预报灾害:运用____________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2)防御措施: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__________;
(3)实时求助:建设一大批________________ ,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
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____________,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的损失。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演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真正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实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能用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交流意识。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及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自然灾害,自己亲身经历的自然灾害,激发学生思考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但由于学生集
体回答问题太及时,考虑到让大多数学生发布自己的看法,单独提问内容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该及时地改正这个不足,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适宜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标分析
本节内容的目标分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危害。
通过读图分析各种灾害的成因
了解防灾减灾的办法,有效避灾,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主要气象、地质灾害图,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联系身边常见自然灾害,了解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并了解相关的防灾减灾办法
搜集我国自然灾害的信息,运用本节所学知识,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灾害性频发的国家,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了解防灾减灾的办法,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增强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