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试题及解析:文科数学(新课标Ⅰ卷)

2013年高考试题及解析:文科数学(新课标Ⅰ卷)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 选择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1,2,3,4},B={x |x =n 2,n ∈A },则A ∩B= ( ) (A ){0} (B ){-1,,0} (C ){0,1} (D ){-1,,0,1} 【答案】A 【解析】【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即包含关系.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上学期课程讲座1,第一章《集合》中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节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集合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2)1+2i(1-i)2= ( ) (A )-1-12i(B )-1+12i(C )1+12i(D )1-12i【答案】B 【解析】【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计算。

在高二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下学期,第四章《复数》中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节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复数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A )12(B )13(C )14(D )16【答案】B【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

在高二数学(文)强化提高班,第三章《概率》有详细讲解,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概率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变化与高考试卷内容相关性探究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变化与高考试卷内容相关性探究

题型示例与高考试卷
相关性漫谈
一、考查内容的相关性
1、2010---2012年课标卷一般论述文阅读文本比较
年份 考试说明示例
《书》(2010课标卷) 《数字海洋》(2009湖北卷) 《通俗历史热》(2009年安徽卷) 《情绪异常》(2010年全国卷) 《纯朴的嗜血者》(2008年江苏卷) 《生物的多样性》(2008年浙江卷) 《诗与歌词》(2009年全国课标卷)
201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材料为诗歌《吴兴杂诗》
26.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分) (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吴兴杂诗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清]阮元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 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 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 不得抄袭。
《中国文化概论》
2012年
2010---2012年课标卷一般论述文阅读文本比较
年份 考试说明示例 《生态文明》(2012年天津卷) 《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 (2012年上海卷) 《家园城市》(2011年上海卷)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2.难度控制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3.掌握(运用、迁移):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三、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四、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题.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切合学生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数的运算,还包括式的运算,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合逻辑推理的考查,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考查时注意与推理相结合.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试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涉及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 Ⅳ.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和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5)会运用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4)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3)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 (0,1)x y a a a =>≠与对数函数 log (0,1)a y x a a =>≠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12321,,,,y x y x y x y y xx=====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三)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简单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五)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六)统计1.随机抽样(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七)概率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八)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 ,2παπα±±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 sin ,cos ,tan y x y x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 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内的单调性.(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sin cos 1,tan cos xx x x x +==.(5)了解函数 sin()y A x ϖ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 sin()y A x ϖϕ=+的图像,了解参数 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6)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九)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十)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十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十二)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十三)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 (0,0)2a bab a b +≥≥≥(1)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十四)常用逻辑用语(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4)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5)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6)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十五)圆锥曲线与方程(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渐近线).(4)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5)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6)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十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

2013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

2013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

2013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篇1、考试内容:2013年山东语文命题,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2、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3、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必做题为必考内容,共132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9 分;作文共60分。

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选做题为选考内容,共18分,本题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2013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数学篇1、考试内容:在数学考试的必修内容方面,文史类和理工农医类的必修内容都为: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但文理科数学的选修内容却完全不同。

文史类选修系列4的内容,在2013年暂不列入数学科目的命题范围。

理工农医类选修内容为: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选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2、考试形式:数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变化导数、复数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变化导数、复数
2013年与2012年高考考试说明变化《导数及其应用》、《复数》
考试内容
2012年
2013年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1)
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
了解
(未列成考点)
导数的概念
理解
A
导数的几何意义
掌握
B
导数的运算
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的导数
(未列成考点)
A
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
理解
B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C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1-2)
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复数的基本概念,
了解
B
复数相等的条件
(未列成考点)
B
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几何意义
了解
A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掌握
B
复数代数形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未列成考点)
A
从自然数系到复数系的关系及扩充的基本思想
了解
(未列成考点)
掌握
C
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 的导数)理解B来自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
理解
(末明确指明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C
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了解
A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理解
(末明确指明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析

《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析

《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析新高考新信息2013-10-04 0838解析《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四川省郫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卢廷于《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考试说明》新鲜出炉。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

2013年(四川卷)〈《新课标考试大纲》与2012年(四川卷)《考试大纲》相比有哪些变化?今年高考的命题又有哪些特点呢?一、2013年(四川卷)〈《新课标考试大纲》与2012年(四川卷)《考试大纲》相比有哪些变化?1、能力层级发生变化大纲版能力层级课标版能力层级A 识记 A 识记B 理解 B 理解C 分析综合 C 分析综合D 表达应用 D 鉴赏评价E 鉴赏评价 E 表达应用F 探究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

表达应用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作了互换,考纲加强考生的表达运用能力。

探究能力层级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探究能力放在大阅读中考查。

2、语言文字运用大纲版课标版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8种)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9种)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从变化中可以看出字音字形上强调“常用字”,不考生偏难怪的字,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

“正确书写”就是要求学生不写错别字,书写工整。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就要求学生只能写“现代的”“常用的”“规范的”汉字,不能写申骨文、篆书、繁体字等,在书写的答案特别是作文中不能出现大量的外文。

修辞增加“反复”,考生应能熟练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并掌握它的表达效果。

语言表达六个要求的交换说明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中更应关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012高考考试说明

2012高考考试说明

5.突出我省自主命题的特点。在选择题题型示例中,例1、2、6、8、15、18是我省文综自主命题的高考试题,图文并茂,耳目一新。12道非选择题中有两题是我省自主命题,比去年多一道。
二、复习策略
1.第一轮复习按照教科书顺序,第二轮复习按通史的备考模块较为科学。只有回归通史,重视单元时代特征和历史规律,才能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实现有机整合,弥补模块专题史的不足。
政治
文综亮分值,多看教材
合肥七中 瞿著平
一、变化解析
1.2012年文科综合的“试卷结构与题型”没有变化,依然延续去年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值比重和三个学科试题安排顺序。
但是,文综试卷的分数分布有了新的规定:“第Ⅱ卷由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组成,共6题,原则上不超过15题,合计168分。”这就在分数安排上有了原则性要求,极有可能是平均每个学科5小题,值得关注。
3.词汇数量略增
2012年《考试说明》新增了大约50个词汇,涉及到宗教、政治、文化、科技、安全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
给建议:
1.坚持听力训练:不断加强对所听材料的理解能力。
2.扩大阅读范围:注意阅读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不断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重视写作训练:严格审题,切忌遗漏要点,弄清楚写作的相关要求。考生可以熟记一些各种体裁的范文,积累一些好的语句,使文章通顺流畅。总之,要勤动笔练习。(记者张晓嵘整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篇目:删去《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念奴娇》(大江东去)。人教版普通课程选修部分:增加《蜀相》、《李凭箜篌引》、《菩萨蛮》(其二);删去《夜归鹿门歌》、《阁夜》。
给建议:
一、基础小题,查缺补漏。对字音、字形、熟语、病句、名句名篇默写等小题常练,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不忘回归课本。

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 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考试说明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着力引导考生获取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Ⅲ.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Ⅳ.考试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运用”、“小说与戏剧”组成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2012年与2013年两年高考题难度比较

2012年与2013年两年高考题难度比较

2012年和2013年两年高考题难度比较胡征善根据安徽省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的官方信息,汇总了2012年和2013年高考化学科各题的难度系数和部分试题总的难度系数,以利备考复习中把控知能的深广度和难易度。

2012年和2013年两年高考题难度比较2014年安徽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范更换十四题2014年安徽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上基本没有变化,主要的变化:只是在“化学反应与能量”上由原来的6条更改为5条:将第3条“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调整到第2条并删除了“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且将“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改为“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在题型示范中更换了14题(其中2013年高考题7题外省试题——天津、江苏、福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各1题,2011年~2013年三年来省内高考题7题),基本上属于同质互换。

以下分别列出以资比较。

一、例2、(2009安徽)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 0.12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答案:D说明:从C60到碳纳米管,碳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奇迹。

本题选取碳家族另一种性质独特的新材料——石墨烯(碳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试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获取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单层片状结构”等信息,认识石墨烯是一种碳单质,迁移其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同位素、物质的量、有机物、共价键等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2】(2011年安徽卷)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NO2 NO2NO2D .15.2g 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答案:C说明:本题选取科学家在研究火箭燃料中发现的新分子N(NO 2)3创设情境,考查共价键、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利用键角判断分子空间结构等知识。

2013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3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第二,阅读延伸题成为单独考点。
考试内容与要求部分,把“从不同角度和层 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 价”“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 思考、领悟与阐释”两个考点从古诗文阅读和 现代文阅读中抽出,不在重复出现,而是作为 阅读延伸的考点出现。这也体现了试卷结构的 变化,突出阅读延伸题的重要性。其他部分的 考点没有变化。
(样题)5.找出文中描写李疑侍奉病中景淳的语段 (把该语段开头两字和结尾两字分别写在下面横线 上),并用现代汉语写出李疑的行为表现。 ①语段: …… ②行为表现: 【参考答案】 ①语段: 延就 颜面 ②行为表现: 请景淳坐下;为景淳打扫房间;请医生;亲自煮粥熬 药;每日问病;每日为景淳换洗沾有大小便的卧具和 衣物;没有稍微露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第三、样题变化,换掉了旧题,添加 新题,增加新题型。
4、作文样题和名篇背诵篇目部分:完全无变化。
区1.18
校0.5
(2010)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 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期中的代 表作。 B.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 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 神。 C. 《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 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人深省 的。 D.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 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 剧之一。
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解读
崔晓军
2012、2013年试卷结构的比较。
2012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写作 2013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阅读延伸 写作

2013年高考题、参考答案(大纲卷)

2013年高考题、参考答案(大纲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女红.(gōng)安土重.迁(zhîng)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蔫.头呆脑(yān)C.懦.弱(nuî)年高德劭.(shāo)两栖.(qī)沁.人心脾(qīn)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塌.陷(tā)一柱擎.天(qí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果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到。

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物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

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数学文理大纲和考试说明解读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数学文理大纲和考试说明解读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数学文理大纲和考试说明解读1..2013年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文理科和2012年对比,在内容、能力要求、时间、分值(含选修比例)、题型题量等几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

2.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去年的考试说明比较,可以看出:(1)试题的设计理念体现“大稳定、小创新、重运算、考思维”的稳健。

(2)坚持对五个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两个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

(3)体现数学的基础、应用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

3.2013年高考数学客观题考试特点:理科必考知识点(即近三年高考每年都考的知识点,主要针对客观题):复数、常用逻辑用语、程序框图、三视图、球的组合体、概率、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

理科常考知识点(即近三年高考考了1—2年的知识点,主要针对客观题):集合、线性规划、数列、平面向量、二项式、排列组合、解三角形、定积分、直线与圆等。

文科必考知识点(即近三年高考每年都考的知识点,主要针对客观题):集合、复数、线性规划、平面向量、程序框图、三视图、球的组合体、概率、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

文科常考知识点(即近三年高考考了1—2年的知识点,主要针对客观题):数列、解三角形、直线与圆等。

4.备考建议(1). 复习目标四化:知识理解“深化”、考试题型“类化”、通性通法“强化”、解题思维“优化”。

(2). 复习内容四查:查考纲把握方向、查考题明辨重点、查课本回归基础、查学情对症下药。

(3). 复习要求四通:对学生点,心有灵犀一点通;让学生悟,融会贯通;让学生做,触类旁通;让学生考,无师自通。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基本能力)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基本能力)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基本能力“基本能力”测试是指对新课程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等的考查。

Ⅰ.命题指导思想及要求一、指导思想1、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六个学习领域的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依据《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

2、命题结合我省教育教学实际,综合考查考生的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具体要求1.基础性。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整合性。

试题着眼于不同学习领域、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借助一定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情景,对各相关学习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整合,不机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

3.导向性。

命题与学科课程目标相一致,体现所考查学科的能力要求,正确引导高中按照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

4.开放性。

命题注重对考生多元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5.时代性。

试题内容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贴近社会,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Ⅱ.考核内容及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观察社会生活,分析、解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

2.观察自然现象,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动手设计实验,运用科学方法探究自然规律的基本能力。

3.收集、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递与利用信息,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4.与现代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技术探究、技术设计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5.艺术感受、想象、体验、比较、欣赏、表达与评价的基本能力。

2013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考试说明及与2012年相较变动88

2013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考试说明及与2012年相较变动88

2013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及与2012年相较变动经济生活1.生活与消费(1)货币商品的基本属性(删掉了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删掉了货币的含义)纸币的流通规律(删掉了纸币的含义)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 )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价格与价值商品的价值量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3 )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 .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 )企业与劳动者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新增考点)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删掉公司的含义)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劳动和就业(变动,扩大范围)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 )投资理财的选择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删掉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3 .收入与分配(1)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变动,基本一致)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新增)(2 )财政与税收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财政收支我国财政的作用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2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和影响(变动)跨国公司(扩大范围)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政治生活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2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公民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3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2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 )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新增考点)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2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 .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的含义及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2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4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新增考点)文化生活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2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2 .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2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3 )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新增考点)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变动,基本一致)(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变动)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扩大范围)(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生活与哲学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变动,基本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2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 )求索真理的历程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3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系统优化方法(2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性的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新增考点)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变动)(2 )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 )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国家与国家性质(增国家)专政与民主(扩大范围)国体与政体(扩大范围)代议制(扩大范围)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2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及实质法国的国家机构、法国政体的运行与特点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3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美国政党的特征和两党制的实质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政治作用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5.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作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职能(增加职能,删掉意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作用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增考点)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

山东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

山东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

山东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考试内容:2013年山东语文命题,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必做题为必考内容,共132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9分;作文共60分。

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选做题为选考内容,共18分,本题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数学考试内容:在数学考试的必修内容方面,文史类和理工农医类的必修内容都为: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但文理科数学的选修内容却完全不同。

文史类选修系列4的内容,在2013年暂不列入数学科目的命题范围。

理工农医类选修内容为: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选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考试形式:数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每题5分,共60分。

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填空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2013年浙江省《考试说明》样卷与高考真题对比分析暨2014年高考展望

2013年浙江省《考试说明》样卷与高考真题对比分析暨2014年高考展望
选答 案 D . 而抛 物 线 条 数众 多 , 难 以用 直 观 方 法 验 证其 计 数结 果 的正 确 性 . “ 列举法 ” 虽 然 表 面过 程 复 杂繁 琐 , 但 只要操 作 有 条 不 紊 , 各 种情 景 可 以尽
为C i = 5 6种而造成失误. 侈 0 1 0 方程 a y=b 2 x +c中 的 口, b , C ∈{一3 , 2, 0 , 1 , 2, 3 } , 且8 , b , c 互不相 同, 在 所 有这 些 方 程所表 示 的 曲线 中 , 不 同 的抛物 线共 有 ( ) A . 6 0条 B . 6 2条 c . 7 1 条 D . 8 0条 ( 2 0 1 2年 四川省 数 学 高考试题 )
多解 , 多方 验证 , 以检 验 求解 过 程 的 合 理 性 和 准 确
性.
0 , 要减去 2 A : = 4 0 ; 又 当b =一 2或 b = 2和 b =一 3 或b =3时 , 方 程 出现 重 复 ( 表 示 同一 曲线 ) , 可 发 现 重 复 条 数 为 3×3 X 2=1 8 , 故共有 1 2 0—4 0—
试说 明》 作为本年度高考的指导性书籍 , 更是得到 了广泛的关注. 那 么《 考试说 明》 中的样卷 到底对 高考有什么样 的指导意义 , 对教师指导高考复习有 无 实际 意义 呢? 带 着 这 个 问 题 , 笔 者 试 着 研 读 了 2 0 1 3年《 考试说明》 的样卷和 2 0 1 3年高考真题 , 希
7 9 2—1 2 5— 5 5— 2 1+1= 5 9 0种.
l n= 1 , c =一 2 , 或0 , 或2 , 或3 ; 1 口: 2 , c =一 2 , 或0 , 或1 , 或3 ;
【 口= 3。 c =一 2 , 或 0, 或1 , 或2 .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D决.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试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涉及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Ⅳ.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和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5)会运用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4)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3)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 (0,1)x y a a a =>≠与对数函数 log (0,1)a y x a a =>≠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12321,,,,y x y x y x y y x x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三)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简单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五)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六)统计1.随机抽样(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七)概率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八)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 ,2παπα±±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 sin ,cos ,tan y x y x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 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内的单调性.(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sin cos 1,tan cos x x x x x+==. (5)了解函数 sin()y A x ϖ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 sin()y A x ϖϕ=+的图像,了解参数 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6)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九)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十)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十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十二)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十三)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 (0,0)2a b ab a b +≥≥≥ (1)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十四)常用逻辑用语(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4)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5)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6)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十五)圆锥曲线与方程(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渐近线).(4)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5)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6)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十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4)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5)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6)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7)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十七)导数及其应用(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2)通过函数图像直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3) 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 231,,,,,y c y x y x y x y y x x======为常数)的导数.(4) 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 (ax +b )的复合函数)的导数.·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0C =(C 为常数)、'1*()()n n x nx n Q -=∈、'(sin )cos x x =、'(cos )sin x x =- '()ln (0,1)x x a a a a a =⋅>≠ '()x xe e = '1(log )(01)ln a x a a x a=>≠且 '1(ln )x x = ·常用的导数运算法则: 法则1 []'''()()()()f x g x f x g x ±=±法则2 []'''()()()()()()f xg x f x g x f x g x ⋅=± 法则3[]'''2()()()()()(()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5)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6)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7)会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8)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的概念.(9)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十八)推理与证明(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差异;掌握演绎推理的“三段论”,能运“三段论”进行一些简单的演绎推理.(3)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4)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5)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十九)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2)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能将代数形式的复数在复平面上用点或向量表示,并能将复平面上的点或向量所对应的复数用代数形式表示.(3)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两个具体复数相加、相减的几何意义.(二十)计数原理(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正确区分“类”和“步”,并能利用两个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理解排列的概念及排列数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理解组合的概念及组合数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二十一)概率与统计(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认识分布列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会求某些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3)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了解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会求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5)借助直观直方图认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6)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7)了解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二、选考内容与要求(一)几何证明选讲(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了解平行截割定理.(2)会证明和应用以下定理:①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②圆周角定理;③圆的切线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④相交弦定理;⑤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⑥切割线定理.(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2)了解极坐标的基本概念,会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3)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表示的极坐标方程.(4)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5)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三)不等式选讲(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了解下列不等式成立的几何意义及取等号的条件:①||||||-≤-+-;a b a c b ca b a b+≤+;②||||||(2)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ax b cax b c||-+-≥x a x b c(3)通过一些简单问题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考点
2014年与2013年、2012年考纲说明相同20ຫໍສະໝຸດ 2年高考试题2013年高考试题
揣测2014年高考
论说文
3道题9分,《诗经》
《科技黑箱》
《中国凤文化》
文化类短文
文言文
4道题19分,《宋史·何灌》
《宋史·萧燧传》
《旧唐书·李揆传》
汉书、史记
2011明史
诗词鉴赏
2道题11分,
唐诗《春日秦国怀古》
《寻找教育的曙光》《下笔不觉师造化》
王增藩《谢希德的诚与真》
探究题: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刘重来《一个不能忘的人》(“民国乡建三杰”之卢作孚)
探究题: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归国有建树的科学家,或是教育家、企业家
探究题:结合材料评价人物精神。
文学类文本阅读
4道题25分,两篇作品
《林冲见差拨》《孕妇与牛》
老舍《马裤先生》探究题: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阿城《峡谷》
探究题: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小说
实用类文本阅读
4道题25分,两篇作品
成语辨析
3分,使用不恰当的
使用恰当的
使用恰当的
使用恰当的
语病辨析
3分,没有语病的
没有语病的
没有语病的
没有语病的
语序排列
3分,语意连贯恰当,补入式
补入式,葫芦——说明
补入式,学校印象
——叙事抒情
补入式——说理
语言运用
11分,多种样题(高考2道题)
扩展语句,按情境拟写主题词、串台词、校报寄语、得体答话,加入虚词,修改应用文稿
宋词晏几道《思远人》
意象意境,情感主旨
宋诗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手法,情感
唐诗,练字、手法、情感
2011乐府诗
名句名篇
3道题6分,
《论语》《蜀道难》《醉翁亭记》
《孟子·鱼我所欲也》唐散文《师说》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荀子·劝学》郦道元《三峡》白居易《琵琶行》
高中4分散文、词;初中2分,散文
补写:铜器,3句6分
仿写:拟人,由物及人,5分,2句
补写:根,3句6分
图文转换:徽标解读,要素及寓意,5分
补写
仿写
修改应用文稿
情境拟写(时评类)
转换句式
写作
1道题60分,中国崛起材料
故事类材料,责任、善良
调查类材料:人际关系
组合式材料
小结:2014年考纲没有变化,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与2012年和2013年相同。所以预测2014年考题保持稳定,仍是语用题需要备考时候全面指导备考:注意对补写、仿写、修改应用文稿、情境拟写(时评类)、转换句式、语段压缩等进行训练,掌握分析解题的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