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文化芬芳 润泽语文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撷文化芬芳润泽语文课堂
作者:陈艳
来源:《新教师》2022年第08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篇目增加,体裁也更加多样。
为有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阅读经典、传承文化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浸润下,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崇尚真、善、美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修养。
一、夯实基础重识写,渗透汉字审美文化
汉字是美的艺术,它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
汉字教学时,应利用教学手段,渗透字理文化,丰富识字方法,培养书写习惯,让学生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丰厚内涵,受到中华汉字的审美文化熏陶。
1. 一字入境,由表及里,品汉字意蕴。
汉字蕴含丰厚的文化,教学时可抓住关键字的解读,由表及里,品味汉字的意蕴。
如教学《山行》,在品“霜叶”时,教师抓住生字“霜”入境。
先呈现“霜”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再链接“霜”的字理,边板画小篆体的“霜”字(),边解说“水汽在低温中凝结成薄薄的冰晶,这就是‘霜’。
你瞧,寒霜凝在树木、果子上,經过这样的霜打,有的树木、果子枯败下垂了”。
接着以谚语“不经霜的柿子不甜”,引出“经霜的枫叶更红了”,感悟秋天虽天气恶劣,霜叶却有“凌寒傲霜”的精神。
这样,由一个“霜”字带领学生进入了深秋的境界,并从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展现“霜叶”的意象美。
2. 一字开花,由此及彼,品汉字意趣。
汉字间有着丰富有趣的关联,教学时可遴选关联点,由此及彼,品味汉字的意趣。
如《大自然的声音》中生字“鸣”的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字形:“鸣”由“口”和“鸟”组成,鸟儿张开嘴叫,就叫“鸣”。
这样,由字形结构自然了解了字意。
再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笔画“点”,并与“呜”字进行对比,小结提醒“这个点至关重要,漏了点就成了‘呜’,写错了字可就要‘呜呜呜’地哭了”。
接着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虫鸣、鸟鸣、蛙鸣、蝉鸣等不同的声音,并在插图相应的位置写一写“鸟鸣”和“蛙鸣”,从而让“鸣”字的书写训练变得扎实。
最后出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有关“鸣”的诗句,在琅琅诵读中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还原成可触可感的画面。
这样,由形到意,由识到写,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
”每一个汉字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语文课堂要抓住教材内容,借助相关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渗透汉字的知识与规律,夯实基础性学习,带领学生兴趣盎然地遨游汉字王国,体悟中国汉字的文化魅力。
二、潜心会文重体悟,积淀经典诗文文化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情趣和人文哲思。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古诗文的篇目,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潜心会文,入境体情,明理悟法,积淀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情趣。
1. 探幽曲径,体会古诗之意韵。
品读古诗,不仅要会心诵读、展开想象、见诗景入诗境,更要潜心咀嚼、融会贯通、得意象品意韵。
如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师可抓住“一湖一诗人”进行文化渗透。
在学生理解诗意后,教师出示诗人苏轼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诗人一生命途多舛,却依然有一颗大爱的心。
结合诗人经历的政治风云再品古诗,“黑云翻墨” 也好,“白雨跳珠” 也罢,最后都归于“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处是写景,更是写苏轼豁达、从容的心境。
课尾,在“品西湖
情缘”环节,学生在畅谈苏轼在西湖的政绩后,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与《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进行互读。
课堂诗韵悠悠,洋溢着浓浓的文化之美。
2. 涵泳体察,感悟古文之哲思。
品读古文,不仅要了解意思知晓道理,更要激活思维体悟其中的思想精髓。
如教学《自相矛盾》,教师可抓住单元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进行思维训练。
在学生了解大意把握故事内容后,以问题“如果真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结果会怎样”打开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画思维导图,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用上“自相矛盾”这个成语说一说学习收获,从而揭示了寓言的文体特色——小故事,大道理。
阅读经典古诗文,就是一个浸润中国文化、习染中国文化的过程。
语文课堂在探索古诗意韵、体悟古文哲思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步入古诗文的藕花深处,细嗅缕缕文化馨香,濡染经典文化气质,汲取人生智慧,打好人生底色。
三、链接生活重实践,弘扬节日节气文化
清明节祭祖追思,重阳节敬老孝亲……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故事性、历史性、人文性等丰富的内涵,闪烁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惊蛰节气,“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芒种时节,“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
二十四节气遵循大自然的变化,体现了古人的农耕智慧。
教师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学习资源,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接,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探索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1. 内外联通引入活水,丰厚文化积淀。
引入节日节气资源,内外联通,语文课堂活色生香。
如教学《端午粽》,先结合绘本讲述“屈原投江报国”的故事,了解节日来源;再结合划龙舟、包粽子等节日习俗,知晓“缅怀先人”的节日意义。
又如,教学《暮江吟》,教师抓住诗中的“九月初三”,链接白露节气的物候知识,在“白露”和“寒露”的节气动图与文字资料的观察比较中,渗透节气知识“白露——鸿雁归来,寒露——菊有黄花”,培养学生从图文中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从而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美。
2. 读写共展躬行实践,赓续文化血脉。
开展读写实践活动,读写共展,语文学习天高地阔。
如在教学《清明》后,教师可链接校本课程“方寸邮票”,引导学生课外设计节气邮票,并用文字描绘画面。
读诗、绘画、写作巧妙结合,实现了教学活动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教师还可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如举办“诗歌长情颂清明”诗词诵读会,利用课间活动玩转“飞花令”诗词游戏,开展“传统节日故事我来讲”故事比赛,“庆祝春节,翰墨飘香”书法比赛,“与节气同行”主题作文比赛……用诵读、讲演、书法、写作等活动方式,描绘节气之美,表达节日之情。
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激发浓厚的兴
趣,自觉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教师要以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为契机,带领学生搜集相关的民俗风情等材料,相机在课堂上灵活使用,并以故事交流、诵读展示、主题征文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气文化的兴趣。
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弘扬了中华节日与节气文化。
“掬文化之泉,润儿童之心。
”教师应以一颗慧心,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巧妙整合课内外优质资源,有效进行语文实践训练,让学生在优秀中华文化的滋养下,提升读写能力,夯实文化根基,培育健全人格,做有根有魂的中国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