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浙中样板实施方案(2022—2025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浙中样板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计划目标,按照“扛旗争先、崛起浙中”总要求,聚焦传统产业促提升、主导产业补短板、特色产业走前列,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突出强产、强链、强技、强机、强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安全体系,打造农业高质高效、农民持续增收的浙中样板,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设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示范的浙中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先导示范区,打造全国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农机创新应用高地,培育走出浙江、扬名全国的金华两头乌地方猪种优势产业、中药材特色产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4家,IOO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占比达66%上,农业亩均产出率12500元/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每千名农业从业人员拥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4.1名,农业劳动生产率力争达到6.5万元/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0元,农业科技

进步贡献率达到71%,新增重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10项以上,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7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科技强农行动。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主体提升、产业壮大等环节,实施“十大”科技强农工程。

1.实施科创平台能级提升工程。提升金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创功能,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做优农科院长三角现代农业科技中心。依托金华市农科院的综合科研实力和金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基础,高标准建设浙中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双龙实验室),建成农业综合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全国一流地市级农科院。推进农业科技“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支持婺城区、东阳市、浦江县等地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以上,省级以上农业研发机构达到120家以上,深入推进金东花卉苗木、武义食(药)用菌、磐安中药材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新建集科技示范、创业孵化、平台服务为一体的星创天地等创新载体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2.实施现代种业跃升工程。以浙中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先导示范区项目为抓手,创建国际种业合作创新园、浙中作物科学公园。实施金华两头乌猪产业振兴行动,保护开发利用走在全国地方猪前列。加强全市地方特色优势种质资源品种保护开发利用,落实水稻、旱粮、茶树、蔬菜、水生植物、萱草等6个省级品种保护任务,建成金华两头乌猪、

金华佛手、中药材等地方优势品种种质资源库(场、区、圃)10个以上,形成“6+N”种质资源圃总布局。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育成新品种(配套系)20个以上。加大农业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新建市级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10个以上,引进选育新品种IoO 个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3.实施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工程。围绕我市生物种业、食品健康、中药材、特色养殖等产业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00项以上。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协同机制,每年实施成果转化项目30个以上、建成省高品质科技基地20个以上、创建市农业“双强”示范基地10个以上。省市县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IoOO人次以上,创建农业双创(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40个以±o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

4.实施科技企业倍增工程。推动农业科技企业扩面提质,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完善梯队培育机制,培育新型农业创新主体,打造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以上、省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数量保持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5.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实施“户转场、场入社、社提升“行动,新培育、提升家庭农场IloO家以上,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稳定在550家以上,力争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0家。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组建产业化农合联50家以上。开展

“十百千万”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引育引领型农业企业家11名以上、乡村产业经营领军人才110名以上,培养乡村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000人次以上,培育青创农场100家以上,培育农创客IooOO名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团市委、市妇联)

6.实施产业补链强链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10个十亿级农业全产业链、1个百亿级标志性全产业链,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打造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每个乡镇至少布局1个生鲜冷冻食品零售点,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节点。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力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和“进城最后一公里”的堵点。拓展畅通产业链、市场链,促进产业融合,建设浙中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创新园。(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7.实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护93.8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每年新(补)建6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3.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9.3亿斤基础上,自给率逐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大油料作物种植,打响金华特色木本油料“茶叶籽油”品牌,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确保达到26.5万亩,产量0.7亿斤。打造“田保姆”升级版,设置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实施绿色农田示范项目,建设千亩方、万亩方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100片以上。推进“一县一平台”建设,打造10个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

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分别比周边高25%以上。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96万亩以上,有效灌溉覆盖率和田间道路通达度达到100%o健全生猪稳产稳供稳价机制,落实全市生猪产能调控方案,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9.6万头左右。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奶牛正常存栏稳定在1.5万头以上。稳定保障性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77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资规局、市商务局、市水利局)

8.实施绿色农业推进工程。实施土壤健康行动,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创新农作制度,推广应用间种、套种、轮作等方式。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应用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兽用抗生素减量和饲料环保化等技术,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以上。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和绿色防控技术。健全秸秆综合利用、肥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机制,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90%以上。集成应用种养环节碳减排和节能低碳农产品加工技术,促进生态碳汇资源培育开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资规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

9.实施特色品牌建设工程。实施“一县一品一策”,促进品牌强农,每年获评“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企业2家以±o持续擦亮“金农好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品牌授权企业销售额突破130亿元,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30个以上、绿色食品达300个以上,打造20个以上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