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之理想课堂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之理想课堂探究
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注重丰富数学的生活色彩。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促进数学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衔接和融合,引领学生用数学的视野去观察现实生活,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性问题。
生活融于数学,数学融于生活,数学课堂才能具有鲜明的生活色彩,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取得良好效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精彩的、理想的课堂。
数学理想课堂要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鲜明特征和现实学情,重视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和探究。
要重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美”,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去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参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愿意学、积极学、主动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活起来。
一、数学理想课堂之魅――动手操作
有人说“数学课是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寂寞”。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莞尔之余不禁汗颜。
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生生有活力,人人有触动”。
以动促学,动是一种态度,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参与,去融合,充分挖掘并展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之需,领会数学之简,畅享数学之趣,欣赏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用。
动手操作更是一种能力,以我能行的自信,去释放,去发展。
从表面上看其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其实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充分地动脑、动手和动口,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动手操作因规范而更为有效。
例如,我在教学“8加几”中采用了手脑并用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拆小数,补大数”的教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了多种不同的算法。
上课伊始,每个学生的课桌上放着两个数位筒,还在左边放了8支小棒,右边放了4支小棒。
教师问:“8+4等于几?”请学生用手中的小棒一边摆,一边把他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同伴。
学生很有兴趣地交流分享经验。
生1:我从4支小棒中取出2根和8凑成10,10再加2等于12,他还把10支小棒捆成1捆放入十位筒,2枝零散的小棒放入个位筒,结果一目了然。
生2:因为2个5是10,我从8枝中取出6枝和右边的4枝凑成10,再加上剩下的2枝得到12。
生3:我知道2个6是12,我从8枝中取出2枝给左边,6+6=12。
……
此时课堂氛围生动而有趣,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迅速动手把10枝小棒捆成一捆。
“凑十法”不是在说教中、观察模仿中得到的,而是在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中产生的,学生的手尖上跳跃着的是智慧。
二、数学理想课堂之美――激情激趣
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处处充满着美。
正如英国哲学家�_素所说:“数字,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
”有人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单调无趣的;也有人说,数学是抽象无用的,深奥难懂的;可是,我想说,数学是生动有趣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关注数学,体验数学,进而热爱数学,发现数学的与众不同之美。
这种美,只有被挖掘、渲染、感受,才会体现出美的价值。
例如,我在数学“圆的认识”时,采用以下导课方式:静谧的湖面上,一颗小石子轻轻而不温柔地落下,一圈圈波纹荡漾起,“圆”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美的情愫自然地生成于学生纯洁的心灵之中,不再是陌生的面孔,既直观形象又清晰美观,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三、数学理想课堂之悟――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是新课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有效进行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不仅能提高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合作交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时,就让学生按小组分工合作,各小组同伴商讨,确定组内分工合作的方法,即每人数一种车的数量,学生边看录像边统计数据,有的画“正”字,有的写数,有的用符号统计……学生迅速填好了统计表,小脸上绽放出了成功的喜悦和微笑。
在这个过程中,课堂赋予了学生更多的生机和活力,给予了学生更多创造、思考和灵气,给予他们一个开放的环境、民主的课堂。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的获取越来越多元化,课堂的时空越来越广阔,让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新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充满智慧,构筑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