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
①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②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③通过本课学习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及传播
难点:认识宋元时期的科技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在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种族的留学生眼里,中国最便利的生活方式“新四大发明”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生活里。

高铁跑出“中国速度”,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优质商品借助发达的电商平台,到达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手中;扫码支付引领消费时尚,让不带钱包出门成为常态;共享单车为“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新四大发明”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生动阐释了中国创新模式给世界的启示。

环节二:整体感知
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有何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
环节三: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答案提示:隋唐-雕版印刷术;
宋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此后,工匠发明木活字;
元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元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2、问题探究:认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思考: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因而有何进步之处?
答案提示:死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错字易更换,省时省力,可重复使用,印刷效率提高。

教师指导: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版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

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而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

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3、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思考,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影响?
材料一:“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材料二:“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答案提示:提高了印刷速度,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目标导学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自主学习: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指南针的演变历程并概括其影响。

答案提示:
教师指导: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

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

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出现以后,成了中国航海者必备的工具。

有了它,人们在海上航行时就不易迷失方向,不易偏离航线,避免了大量的海难事故。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指南针的指航。

中国的指南技术先后由陆、水两路向西方进行传播。

15世纪末,西方人开始了他们的大航海时代,他们的船队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大洋的海面上。

大航海时代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

2、自主学习:根据课本内容,归纳火药的演变历程,并结合图片思考火药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提示:
教师指导:火药是在人们长期炼丹制药的实践中发明的。

宋以前记载火药制造最详细的是唐朝孙思邈的《丹经·伏火硫黄法》。

从记载可见,当时已经掌握了硝、硫、炭混合点火会发生剧烈反应的特点,因而采取措施控制其反应速度,防止爆炸。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后蒙古大军侵占欧亚大陆,他们最先得到我国的火药技术,由此也将我国的火药技术传播到欧洲,阿拉伯的商人也在这当中起到了传播作用,使欧洲人开始接触到火药。

在那个还是冷兵器时代的欧洲,主要战斗力以骑兵和步兵为主,最终比较的还是个人的身体素质。

而火药的使用,增加了伤害范围,加强了伤害力度。

而封建主思想还停留在最初级的战争模式,将大量的金钱投入到盔甲的制作与城墙的巩固,自由的城市人民最先利用起火药武器,大大改变了整个中世纪欧洲的格局。

3、问题探究:根据图片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三大发明的传播路线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①传播路线都以丝绸之路为主;
②火药和活字印刷主要通过陆路传播,指南针主要通过海路传播;
③都是先传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到欧洲和其他地区。

4、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答案提示:基础: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
政治:社会安定,国家统一;
经济: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系:民族交融加强,中外交往发展,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问题探究: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答案提示:活字印刷术-降低制书成本,加快图书普及-文化传播;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发展-地理大发现;火药-改变作战方式-社会变革;
教师指导:活字印刷术打破教会贵族等上层经营的知识垄断、火药打破封建骑士制度、指南针有利于新航路开辟,三大发明从不同角度助推西方走出中世纪藩篱,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三)目标导学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找出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填充表格内容。

答案提示:
2、自主学习:根据课本最后一段内容思考,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中外交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时的中外交流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
3、问题探究:元朝建立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答案提示: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教师指导:设立驿站是元代统治者在打下江山之后守住广袤疆土、绾结四方的有效手段。

“站赤”是蒙古语驿传的译名(原指管理驿站的官员),用以通达边情,宣布号令。

驿站传书水陆皆可通行。

遇到有紧急军务需要传递时,有金字圆符为信。

驿站长官有驿令、提领和脱脱禾孙,统归通政院和中书兵部管辖。

四方往来的使者由驿站提供住宿和饮食,从而造成了天下会同的极盛态势。

元代的政书《经世大典》记载境
内站赤1496处,藏区大驿站28处,小站7到8处。

《马可。

波罗游记》更是不吝笔墨,细致地描述了元代驿站的盛况。

大可汗所居之处有大道通往各省及诸藩属。

大道上每隔25或30英里就有一所驿站,而且陈设华丽。

即便是在距城遥远的高山大漠之中,仍有驿站续续不断地供应车马。

成吉思汗时代在西域新添了许多驿站,而站户制度在窝阔台时期就已出现。

窝阔台和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将蒙古驿路延伸到欧洲,联络起欧亚大陆。

4、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比较从宋朝到元朝对外交通路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提示:变化:从海路到陆路海路并进、交往范围广
原因:元朝国家统一、元朝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造纸术发展的基础上,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推进了图书普及和文化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思维与交战方式,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宋元
时期的海陆交通使得东西方往来更加频繁,更加便利,不仅将这一时期的科技外传,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加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将世界的优秀文化带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巩固练习】
1.(2022年江苏泰州)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

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造纸术的推广
B .印刷术的革新
C .对外往来密切
D .文化交流频繁
2.(2022年黑龙江大庆)某同学选用了如下图片对宋元时期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
A .科技发展
B .商业繁荣
C .民族交融
D .政权并立
3. (2022年四川南充)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4. (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出现于某一朝代。

该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宋朝
答案提示:BABD
【板书设计】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药物、天文、
历法、数学 中国 西方
海上丝绸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