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单核细胞
呈不规则的圆或椭 圆形,为外周血中最大 的细胞.直径15μm ~ 25μm 。细胞核大呈不 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 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卷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 网状,染淡紫红色。胞质量丰富.染淡蓝、灰蓝 色不等,常呈毛玻璃样半透明。胞质内含有大量 细小灰尘样紫红色嗜天青颗粒。核凹陷处胞质染 色较淡.偶见无颗粒胞质是伪足样伸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习目标
1.叙述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原理、试 剂组成、注意事项。 2.学会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操作方法 3.准确识别外周血常见正常和异常白细 胞形态。 4.学会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 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混匀充入计数池 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白细胞 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的 总数。
白细胞检验
第一节 白细胞生理概要
• • 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白细胞的寿命和归宿
学习目标
1.叙述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原理、试剂组 成、注意事项 2.学会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操作方法 3.准确识别外周血常见正常和异常白细胞 形态 4.学会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按常规取血稀释后数得4个大格共有白 细胞280个,求白细胞计数结果? 解:WBC=280/4×10×20×106 =14×109/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请您练习
取血40ul加入稀释液0.36ml,镜下计数 了8个大格共有白细胞320个,求其白细胞 计数结果? 答案:稀释倍数=(360+40)/40 =10 WBC= 320/8×10×10×106 = 4×109/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3.计数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3.计数池 各 池刻划有9mm2面 积的刻度,分为 9 个大方格,每格长、 宽各1mm,面积1 mm2,体积为 0.1mm3,容量 0.1μ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计数白细胞的四个大方格
四个角的大 方格都用单线划 分为16个中方格, 为计数密度小的 (白)细胞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形态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习目标
1. 叙述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形态 2.分析白细胞在血涂片上的分布,正确 选择分类计数区域 3.述说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形态
经瑞特染色后外周血中常见各种成熟 白细胞形态如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器材】 1.显微镜(目镜10×;物镜10×) 2.微量吸管(Hb吸管) 传统的Hb吸管玻璃 上有10µ l和20µ l(误差<±1%)两个刻度。 使用前应经严格校正。橡胶乳头提供负 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Hb吸管的消毒清洗
每次使用后,应 经2g/L过氧乙酸 浸泡2h消毒。然后 依次用蒸馏水冲洗, →0.95L/L乙醇除 脂脱水,→乙醚干 燥后,才能再次使 用。注意清洗的顺 序不可颠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操作】 1.取小试管1支,加入白细胞稀释液0.38ml。 2.用微量吸管准确吸取外周血20ul。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立即将吸管插入盛有稀释液的 试管底部,轻轻将血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漱洗吸管2次~3 次,注意每次不能冲浑稀释液,最后用手振摇试管混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试剂】 白细胞稀释液 冰乙酸 2.0ml 10g/L亚甲蓝(或结晶紫)数滴 蒸馏水加至100m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稀释液中各组分的作用
蒸馏水— 低渗溶解红细胞, 乙 酸— 可加速红细胞溶解,同时乙酸能 固定核蛋白,使白细胞核显现,便 于辨认。 染 料— 使核略着色,且易与红细胞稀释 液 区别。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的寿命
粒细胞: 10~15天 淋巴细胞:数天~20余年 单核细胞:数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的归宿

衰老的粒细胞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 也有一部分从口腔、气管、消化道和泌尿生殖 道排出。 • 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T 淋巴细胞 经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 与细胞免疫。 • 粒 - 单核系祖细胞在骨髓经分化成原始单 核细胞后发育为成熟单核细胞,释放入血液。
操作
4.充液 将计 数板和盖玻片擦净, 盖片盖在计数池上, 用毛细滴管或玻璃棒 取已混匀的细胞悬液1 滴,充入计数池与盖 玻片间的缝隙中,静 置2min~3min,待白 细胞下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镜下白细胞形态
似成熟蚕卵, 中央核深染, 胞质色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5.计数方法 用低倍镜依次计数四 角的四个大格内的白细 胞数。对于压线的白细 胞,应采取数上不数下; 数左不数右(左、上计 入,右、下弃去)的原 则,保证计数域的一致 性,使计数准确。
细胞大小、形态 细胞核形态、染色质结构 细胞浆、特异性颗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中性粒细胞
胞体呈圆形,直径10μm~15μm,约为红细 胞的2倍。胞质量丰富染粉红色,含大量细小 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 匀,排列紧密成小块状.染深紫红色。根据核 的形状分为中性杆状(带状)核粒细胞和中性 分叶核(多节核)粒细胞两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嗜碱粒细胞
圆形,直径10μm~12μm ,较 其他粒细胞小。胞核常被颗粒遮盖, 核染色质粗着色较浅,分叶常不明 显.形态不规则,清楚时可见2叶~ 4叶。胞质量较少,常呈淡红或淡紫 红色,含少量粗大,但大小不均、排 列不规则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常盖 于核上。嗜碱性颗粒易溶于水,故染 色时易被溶解消失,而呈淡红色空穴 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白细胞的种类按形态分类包括: 三类五种 2.显微镜法计数原理: 用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后, 混匀充入计数池中,在镜下计数一定容积中 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白细 胞总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 计数池的结构:分为 9个大方格, 每个大方格长、宽各1mm,面积 lmm2, 体积为 0.1mm3,容量 0.1µ l。 4. 稀释液中各组分的作用为:蒸馏水 低渗溶解红细胞;乙酸加速红细胞溶解同 时固定核蛋白,使白细胞核显现,便于辨 认;染料使核略着色,且易与红细胞稀释 液区别。
根据统计学研究,白细胞在计数池内 的随机分布符合泊森分布。 从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计数范围越大, 计数的细胞越多,计数域误差越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注意事项
1、稀释液要过滤使用,试管、计数板等均须 清洁。 2、计数池内细胞分布要均匀。 总数在参考范围内,每个大方格间白细胞数 不得相差8个以上,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得超过 10%,否则要重新充液计数。 3、遇白细胞数太低者、白细胞数太高者稀 释倍数应灵活掌握。 4、当外周血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时应予以 校正除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Hb吸管的清洗顺序是:蒸馏水冲洗 →95%乙醇脱水除脂→ 乙醚干燥 6.镜下计数时要遵循一定顺序,对于压 线的白细胞,应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 右(左、上计入,右、下弃去)的原则计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总 结
计算公式 四个大格白细胞数 白细胞数/L=———————— ×10×20×106 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五)淋巴细胞
• • • • •
按其个体可有大小之分。 小淋巴细胞:呈圆形,直径6μm ~10μm 。胞核圆形。偶见 凹陷,染色质粗糙紧密,排列 均匀,无空隙。常有隐约成块现象,核周常有 染色质浓集,核膜明显,有时可见潜在核仁。 • 胞质量极少,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天蓝或深 • 蓝色,有的甚至完全不见。胞质中一般无颗粒 • 存在,偶见几颗大小不等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胞嗜 酸 性 粒 细 嗜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步骤 1.制备血涂片 2.血涂片染色 3.白细胞分类 4.计算百分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总数与分类白细胞数的关 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中性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核分2叶~5叶或更 多叶,以3叶~4叶为常见.叶间以核丝或核桥 相连。分叶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各不相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杆状核和分叶核的划分标准
胞核完全分离或核间以丝状相连,或核叶重 叠,使核的轮廓看不清,划分为分叶核粒细胞。 胞核细长多样,弯曲盘绕,可呈C型、S型、V型 或不规则型,划分为杆状核粒细胞。为不完全成 熟细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Leabharlann 杆状核粒细胞的核形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嗜酸粒细胞
圆形,直径13μm~ 15μm,略大于中性粒细 胞。胞核常分两叶,似 眼镜形。也可见3叶~ 4叶者。核染色质粗。 染紫红色。胞质中充满 粗大、均匀、整齐、紧 密排列的橘红色嗜酸性 颗粒。偶见少许淡蓝或 无色胞质。嗜酸粒细胞 较易碎,破碎后颗粒多 散在胞核附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稀释倍数的确认
稀释倍数=(溶质+溶剂)/溶质 注意:体积单位需一致后方能运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请您练习
求以下操作的稀释倍数: 稀释液(ml)+血液(µ l)稀释倍数 20 0.38 20 25 0.48 20 40 0.39 10 201 2.00 1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请您练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大淋巴细胞:
体积较大直径 10μm ~ 15μm ,胞 核染色质比小淋巴细 胞疏松,胞质量丰富, 呈透明的淡蓝色,常 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嗜 天青颗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五种白细胞鉴别要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点评
三种粒细胞主要依据胞质中颗粒形态 和染色性质去相互鉴别;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则重点根据细胞 核的特征去区别。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让我们共同计数下列大格的细 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让我们再试一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计算 】 四个大格白细胞数 白细胞数/L= ———————— × 10× 20× 106 4 式中:÷4 ×10 ×20 ×106 得每个大格(即 0.1µ l)内白细胞平均数 因一大格容积为0.1µ l,换算为1µ l 血液稀释倍数。 将1µ l换算为 1L。
容量: 0.1μl/大方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计数红细胞的五个中方格
中央的一个大方 格,用双线划分 为25个中方格, 每个中方格又被 单线划分为16个 小方格,共有400 个小方格,供计 数密度大的(红) 细胞用。
容量: 0.1μl/大方格 0.004μl/中方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盖玻片
特制的计数池专用盖片,要求玻璃表面平 整光滑,有一定重量,不被细胞悬液所抬浮, 厚度应为0.4mm~0.7mm。盖玻片两面的 平整度是:0.002mm以内, 大小: 24mm×20mm×0.6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的功能
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吞噬活性。 胞内酶有复杂的杀菌系统。 嗜酸粒细胞:可作变形运动,吞噬抗原抗体复合 物,灭活组织胺减轻过敏反应。 嗜碱粒细胞:与IgE具有较强的结合力,脱粒释 放组胺导致速发性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单核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功能,传递抗原信息。
(一)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种类 1.白细胞的形态: 无色有核,球形,直径7μm~25μm。 2.白细胞的种类(形态分类): 三类五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 嗜酸粒细胞(E) 嗜碱粒细胞(B) ( L)
白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 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的发育
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计数计数误差
1.技术误差: 由于操作不正确和仪器不 精确造成的误差。 2.固有误差: 因每次白细胞分布不可能 完全相同所造成的偏差属固有误差,也称 计数域误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常见技术误差:
血液凝固 稀释倍数不准 充液不当 识别错误 器材不符合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固有误差(计数域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