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基本测量方法(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准仪基本测量方法(一)
水准仪基本测量
介绍
水准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中
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水准仪的测量,可以确定地面或建筑物的高度差,以及进行水平线的测量和校正工作。
以下是水准仪基本测量涉及的各种方法:
1. 瞄准法
•测量者将水准仪调整至水平状态。
•用瞄准器望向视线上的参考目标,确保准星正好位于目标上。
•记录下观测点的位置,得出目标点的高程。
2. 剥皮法
•测量者将水准仪调整至水平状态。
•将水准仪放置在参考点A上,记录下A点的高程。
•将水准仪放置到需要测量的目标点B上,调整水平度,并记录下B点的高程。
•利用A、B两点的高程差,可以计算出目标点B相对于参考点A 的高程。
3. 反射器法
•测量者将水准仪调整至水平状态。
•在目标点上放置一个可反射光的折射器(如反光板)。
•通过瞄准器观察折射器上的反射光,并记录下水准仪的高程。
•根据水准仪高程和观察高程的差值,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4. 光电放大法
•测量者将水准仪调整至水平状态。
•在目标点上放置一个可以发光的装置。
•水准仪通过感光器件接收目标点发出的光信号。
•调整水准仪的位置,使得光信号强度最大。
•根据水准仪的位置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5. 差高法
•测量者在同一水平线上分别放置两个水准仪,分别为A和B。
•调整A和B两个水准仪的高程,使得两个水准仪的水平仪达到水平状态。
•利用瞄准器观测A、B两个水准仪上的准星位置。
•调整A和B两个水准仪的距离,使得准星位置有所改变。
•根据准星位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以上是水准仪基本测量的一些常用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
的场景和要求。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者应严格按照相应
的步骤和规范操作水准仪,并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在实际测量中,还应考虑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大气压力、温度等因素。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水准仪测量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
当测量地形高差时,我们通常会采用水准仪进行基本测量。
水准
仪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量仪器,其使用方法有多种。
接下来,我们将
继续介绍一些常用的水准仪测量方法。
6. 双面尺法
•测量者将水准仪调整至水平状态。
•在目标点上放置一个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双面尺,一面朝上,一面朝下。
•通过瞄准器观察水平仪上的准星位置,调整水准仪的位置,使得准星位于尺上的刻度线上。
•记录下水准仪的高程。
7. 交叉测量法
•测量者将水准仪调整至水平状态。
•在目标点上放置一个垂直柱状物体(如杆子)。
•选择一个相对较远的参考点C,将水准仪放置在C点上,并记录下其高程。
•通过瞄准器观察水准仪上的准星位置,调整水准仪的位置,使得准星位于目标点上。
•记录下水准仪的高程。
•将水准仪移动到C点附近,再次观察准星位置,记录下水准仪的高程。
•根据C点和目标点两次观测的高程差,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8. 中十法
•测量者将水准仪调整至水平状态。
•在目标点上放置一个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测量杆,并在杆上标记出十字线的中心点。
•通过瞄准器观察水准仪上的准星位置,调整水准仪的位置,使得准星位于目标点上。
•移动水准仪,使得准星位于十字线的中心点上。
•记录下水准仪的高程。
•将水准仪移动到另一个目标点处,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下水准仪的高程。
•根据两个目标点的高程差,可以计算出两个目标点的高程。
以上是水准仪基本测量的另外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测量中,测量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水准仪测量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