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坝后式水电站毕业设计

5.1 设计内容

5.1。1 基本内容

5。1.1.1 枢纽布置

(1)依据水能规划设计成果和规范确定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

(2) 依据给定的地形、地质、水文及施工方面的资料,论证坝轴线位置,进行坝型选择;

(3) 论证厂房型式及位置;

(4)进行水库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各主要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及形式,划分坝段),并绘制枢纽布置图。

5.1。1.2 水轮发电机组选择

(1) 选择机组台数、单机容量及水轮机型号;

(2)确定水轮机的尺寸(包括水轮机标称直径D1、转速n、吸出高度Hs、安装高程Za);

(3) 选择蜗壳型式、包角、进口尺寸,并绘制蜗売单线图;

(4)选择尾水管的型伏及尺寸;

(5) 选择相应发电机型号、尺寸,调速器及油压装置.

5。1.1.3厂区枢纽及电站厂房的布置设计

(1)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厂房枢纽布置方案;

(2)核据水轮发甴机的资料,选择相应的辅助设备,进行主厂房的各层布置设计;

(3)确定主厂房尺寸;

(4)副厂房的布置设计;

(5) 绘制主厂房横剖面图、发电机层平面图、水轮机层和蜗壳层平面图各䘀张。

5.1.0 选作内容

5。1。2。1 引水系统设计

(1)进水口设计.确定进水口高程、型式及轮廓尺寸;

(2)压力管道的布置设计。确定压力管道的直径;确定压力管道的布置方式和各段尺寸;

5。2 基本资料

本水电站在MD江的下游,位于木兰集村下游2km处.坝址以上流域控制面积30200km2。

本工程是一个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航运及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电站投入运行后将承担黑龙江东部电网的峰荷,以缓解系统内缺乏水电进行调峰能力差的局面。

本工程所在地点交通比较方便,建筑材料比较丰富,是建设本工程的有利条件。电站地理位置图见图5—1。

图5-1 电站地理位置图

5.2。1 自然条件

5。2.1。1 流域概况

MD江近南北方向,全长725km,河道平均坡降1。39m‰,总落差1007m。流域面积37600km2,呈南北向狭长形。

MD江流域两岸支流分布均匀,水网的形状呈树枝状,多数支流短而湍急。

5。2。1.2 气象

MD江流域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坝址处无气象观测资料,故借用了附近观测站的资料。根据历年资料统计,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45.2℃,多年平均气温3。03℃。

风速在3~5月较大,冬季多西风,夏季多西南风和东南风。7~9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3m/s,最大风速20m/s。

最大冻土深度1.89m,最大冰厚1.28m。

多年平均降雨量528mm,其中71.8%集中在6~9月。

5。2。1。3 水文

坝址处无实测水文资料,但其下游32km处有一水文站,自1954年7月开始观测,有24年实测资料。该水文站处集水面积30600km2,比坝趾处的集水面积多400km2,且区间没有大的支流汇入。故本电站可直接应用其实测资料进行水文分析。

本流域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份,一次洪水一般由三天降雨产生。洪水多为单峰型,有的年份为双峰型。一次洪水历时6~19d,其中涨水历时1~7d,一次洪水过程中洪量主要集中在7d.经分析比较,本电站的洪水采用1964年典型,推算得出各种频率的洪水过程线,见表5-1。

本电站的下游已修筑堤防,能防1964年洪水(1964年洪峰Q M=7920m3/s),所以本电站放流以不超过8000m3为宜.

3

5。2。1。4 泥沙

电站所在河流为少沙河流,泥沙资料较少,故将牡丹江站作为本水库的入库站。从牡丹江市站泥沙资料可知,泥沙分配与洪水一致,集中在汛期.经计算,本水库多年平均悬移质入库输沙量为75。5万t,本流域无推移质测验资料,经分析比较,确定本水库推移质输沙量占悬移质输沙量的10%,排沙比为7%,悬移质和推移质的干容重为1.1t/m3

本水库的地形特征为河谷型水库,淤积状态主要考虑带状淤积。

5。2。1。5 工程地址

(1)水库区工程地质

水库周边山体边坡坡度,一般为30°~50°,相对比高100m~200m,部分地段有些陡壁。水库周边山体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岩石较坚硬完整,渗透性弱,风化浅。覆盖不厚,植被良好。故水库蓄水后,库区无永久性渗漏问题,也不会产生大体积塌方与滑坡,固体径流来源少。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枢纽区工程地质

坝址区河流迂回曲折,坝址上游木兰集附近河流近东西向,自西向东流,至距坝轴线

上游0.5km处转为北西向,至坝址下游又转为近南北向流出坝址。

坝址呈不对称U型河谷,右岸为凹岸,因受河流冲蚀,山势陡峻,山体雄厚,附近虽有一垭口,但地势较高。岭顶最低点高程为247.5m。左岸为河流堆积的凸岸,有一、二级阶地,相对高度分别为5m~10m及10m~28m,宽度分别为50m及300m,坝头为一条形山脊,岸坡坡度北侧15°~25°,南侧20°~45°,山体中部被F1大断层带横切,形成一低矮的垭口,垭口最低点高程为194。6m,二坝设于此处。

坝址基岩为下元古界混合花岗岩,后期穿插有中、酸性岩脉.

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于河谷两岸漫滩及阶地上,河谷砂砾石厚0。5m~3m;一、二级阶地覆盖层厚6~17m,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砂砾石层,一、二级阶地粘性土分别后1~2m及5~16m,二级阶地砂砾石层厚2.5m~8。5m。

坝区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构造方向近南北向,分述如下:

(i)南北向断层,如F1、F6、F7、F8及F2、F5等,均在左岸垭口通过.F1断层带宽30m~60m,倾向SE、倾角60°~75°,由数条小断层组成,每条小断层宽0。2~1.2m,由破碎岩块及断层泥组成,各条小层间的岩体未见构造异变,但表部岩石强烈风化成砂状。

(ii) 北东向断层,一般走向NE25°~35°,倾向东南,其中F11、F30倾角大于80°,宽度小于1m.F9倾角为5°~20°,破碎带宽0.1~0。8m,夹灰白色断层泥和碎屑。

(iii)北西向断层,走向NW325°~335°,倾向SW或SE,倾角65°~85°,一般宽0。25m~0.4m。

坝区岩脉走向NW300°~350°,倾角一般大于70°,宽度较大,从0。5m到数10m。与混合花岗岩接触部位破碎,完整性较差.

坝区混合花岗岩裂隙较发育,延伸较长,有的达30~80m,平行间距0.5~1m.表部张开有泥质充填,地表20m以下多闭合.

位于弱风化带以下的缓倾角节理,基本趋于闭合,有的有钙质薄膜,未见泥质充填。

坝区混合花岗岩为粗粒结构,受本身结构和矿物成份的影响,较易风化。各部位的风化深度差异很大,一般由右岸向左岸风化深度逐渐加大,如河床深度5m~20m,而左坝肩风化深度为25m~50m,二坝处风化深度达52m~65m。

混合花岗岩与混凝土的抗剪断试验,求得强风化岩与混凝土的摩擦系数为0。85,凝聚力为1~3.2kg/cm2;弱风化岩相应为0.7及1.8~3。6kg/cm2。

坝区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性能受构造和岩石裂隙发育程度及充填物的控制。单位吸水率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全风化岩渗透系数为5~18m/d,强风化岩及弱风化岩的吸水率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