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导语】⼏何知识具有很⾼的抽象性,⽽本课⼜是学⽣初次较深⼊研究⽴体⼏何图形,准备了以下教案,供⼤家参考!篇⼀ 学习内容: 长⽅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标: 1.初步认识⽴体图形、认识长⽅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操作等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学习数学的兴趣,进⼀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操作等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 ⼀些长⽅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 1.谈话引⼊,回忆以前学过哪些⼏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图形) 2.投影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定的空间,它们都是⽴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体图形中有⼀种物体是长⽅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体? 3.举例:在⽇常⽣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体的物体?长⽅体⼜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认识长⽅体的⾯、棱、顶点。
(1)请学⽣拿出⾃⼰准备的长⽅体学具,摸⼀摸,说⼀说。
你有什么发现?(长⽅体有平平的⾯) 板书:⾯ (2)再请学⽣摸⼀摸长⽅体相邻两个⾯相交的地⽅有什么?讲述:把两个⾯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有什么?(⼀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在长⽅体教具上指出⾯、棱、顶点。
学⽣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体的特征。
(1)⾯的认识。
①请学⽣拿出长⽅体学具,按照⼀定的顺序数⼀数,长⽅体⼀共有⼏个⾯?(6个⾯)有⼏组相对的⾯?(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观察长⽅体的6个⾯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都是长⽅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是正⽅形。
教师分别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几何学问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本课又是同学初次较深化讨论立体几何图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情景,经受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精确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量。
3、使同学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爱好。
重点难点:同学能够娴熟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预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同学观看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同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同学回答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老师让同学观看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提问同学: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同学观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同学同桌之间沟通争论。
老师提问同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同学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同学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同学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熟悉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教会同学熟悉长方体。
2、教会同学用纸壳动手做长方体。
3、使同学熟悉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完整版)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主题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长方体。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模型、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模型、纸张、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的实物,让学生触摸、观察,提问:“你们能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长方体时,学生可能对长方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还有困难,尤其是在识别长方体的六个面时,容易与正方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逐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长方体的六个面的特征,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生动手操作材料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如书本、文具盒、电视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长方体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方体的特征。
3.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观察长方体模型,尝试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关于长方体的问题,如识别长方体的六个面,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的认识一、说课设计1. 教材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长方体》。
本单元主要围绕几何图形的认识及运用展开,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应用,并且初步认识和运用长方体。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2)了解长方体的应用实例。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物体中的长方体形态,并在图形中对长方体进行简单的绘制。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从而激发主动学习几何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体验,准确把握每一个数学知识点。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和应用实例,同时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其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和应用实例,建立准确的数学思维。
4.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对话以及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让学生对长方体有直观的认识和感性的认知,激发其数学思维和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考和创新能力。
5. 教学手段本节课将采用PPT展示、黑板书写以及演示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二、课堂教学1. 导入环节在教师介绍完本节课内容后,通过放映与长方体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长方体有更直观的认识和印象。
2. 讲解环节(1)基本知识A、定义:长方体指六个矩形面完全相同并两两平行的立体图形。
B、特征:①全部为矩形。
②相邻面两两平行且相等。
③长方体有三对相等的平行线段。
C、图形绘制:① 画个长条形;② 在每个面上画个矩形;③ 连接对面顶点,就可以得到长方体了。
D、应用示例:① 房子的地基、门窗、柱子等很多部分都是长方体;② 长方体还应用在建筑的楼层、路障、雨棚、货架等场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上平平的是面;两个面相交的边是棱;三条棱相交的点是顶点。
2、探索长方体的内在特征。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等活动,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3、探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特征;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学生观察汇报。
5、学生动手操作、自主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6、动画演示长方体切成正方体,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正方体的特征,明白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手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在讨论中明白数学知识。
在教学正方体的特征时,让学生在对比中顺利把长方体的特征迁移到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知识的发现水到渠成。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
(上、下两面近似认为
一致,单位:cm)练习设计关注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提供良好的素材,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1)个盒子的上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和它形状、大小都相同?左侧面呢?
(2)哪个面的长是36cm、宽是10cm?
3.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向同桌介绍它们的特征
四、全课总结、评价提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研究立体图形要注意些什么吗?本节课知识点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此系统的归纳重难点,使学生在总结中巩固,总结中提升。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个数特征面
棱
顶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图形分类1上图中是平面图形是上图中是立体图形是动手操作初步感知6分钟1.课件出示生活中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引发学生思考:你能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吗?2.操作演示,认识面、棱、顶点。
(1)面:把土豆切一刀,切口处的平面叫作面。
棱: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又增加了一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作棱。
顶点:继续切,切出的第三个平面与前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有三条棱相交于同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组织学生继续切下去,得到一个长方体。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并交流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的特点。
2.(1)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从而了解面、棱、顶点的具体意义。
(2)继续操作,切出长方体,同桌之间相互指认面、棱、顶点,体会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
3.结合手中的学具认识长方体,初步认识面、棱、顶点。
2.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
(3)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 )。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顶点。
(4)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自主探究15分钟 1.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1)指导学生数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学具,初步发现在同一个长方体内,哪些棱的长度相等,哪些面的大小相等,并提出猜想。
(3)组织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4)组织讨论后汇报。
2.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1)课件演示长方体演变成正方体的过程,组织学生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2)组织学生填写教材11页的表格,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3)讨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3.组织学生把长方体摆正,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摆法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
4.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拿着长方体或正方体向你的小组成员介绍它的特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长方体,理解长方体的特征,会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立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引发学生对长方体的兴趣。
2. 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如: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有12条边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
4. 表面积和体积:引导学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5. 解决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箱子,长2米,宽1米,高0.5米,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活动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 页。
教课目的 :1、经过察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极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色,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研究的全过程,经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累积研究经验,加强空间观点,发展数学思虑能力。
3、让学生领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质生活的联系,感觉其价值,加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课重难点 :要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色,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经过察看、操作等活动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色。
课型:新讲课(几何图形教课)教课课时数: 1 课时教课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教课过程 :(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谈谈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色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边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主题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方才同学们能正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可是你们是依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究竟各有哪些特色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着手实践,研究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极点的含义。
师:下边,请同学们先仔细察看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谈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报告)师:下边请同学们随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意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何不可以,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色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商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订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可以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余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极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 3 条棱订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研究长方体的特色师:下边,请同学们小组中仔细察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察看与议论 1:1.长方体有几个面2.每个面是什么形3.哪些面同样师:哪个小组来报告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整同样。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认识和说出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并能够通过实例体会长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方体和球体的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长方体作为一个新的立体图形,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认识和说出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究长方体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认识和说出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例体会长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长方体的模型、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带好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长方体的名称和特征。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呈现长方体的各种形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角、几条棱?它们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教学课时数: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主题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观察与讨论1: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运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结合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法:讲解法、自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学法:操作法、自主发现法教学准备:相同的长方体两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感受魅力。
出示长方体形状的盒子,提问:这是什么形状?生活中还有哪里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长方体到底有哪些魅力,让人们如此青睐它,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影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发现特征。
1、初步认识面、棱、顶点。
摸摸长方体,有什么感觉?摸上去平平的,叫做长方体的面;摸上去感觉直直的,叫做长方体的棱;摸上去感觉尖尖的,有点扎手的,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研究一个立体图形就从它的面、棱、顶点这几方面入手。
2、认识长方体面的特点。
请同学们先研究长方体的面。
生自由研究后指名汇报发现的特点以及用到的方法。
小结:刚才我们从面的数量、大小、形状这几方面研究了长方体面的特点。
3、认识长方体棱的特点。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研究面的经验,研究长方体棱的特点。
生自由研究后指名汇报并板书。
4、认识长方体顶点的特点。
三、展开想象,建立模型。
1、课件出示长方体的立体图,引导学生想象原来长方体的大小。
去掉其余的棱,只留下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让学生据此寻找每个面应该是哪个长方形。
2、改变长方体的高,使高和宽相等。
引导学生想象哪个长方形可以做现在这个长方体的面。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长方体是三维图形,与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三维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了解长、宽、高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长、宽、高的概念,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空间观念的建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如箱子、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的特征。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分组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如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六个面等。
3.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板书关键词,如长、宽、高、六个面等。
4.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通过操作卡片,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5.实践应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反馈。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第一个情景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操作和讨论等探索活动过程,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要素名称。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具、剪刀、P P T、希沃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形状的物体。
你知道高楼和冰箱都是什么形状吗?生:长方体。
师:对,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师:这些物体的大小不同,样子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它们都是长方体形状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二、观察讨论,探究特征(1)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对,一个土豆,我们能把这个土豆变成一个长方体吗?怎么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①(这里有一个土豆,把它切一刀,就切出一个平面),(板书:面)②再切一刀,(垂直于上切面)③又是一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指示)叫作“棱”,(板书:棱)④再切一刀,(垂直于棱切)现在有几个面?生:三个。
师:有几条棱?生:三条。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接下来再相对着切三刀,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生:就得到一个长方体。
(出示长方体模型)师:请拿起你手中的长方体,给你的同桌指一指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2)师:我们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体,那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生:面、棱、顶点。
师:好的,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面。
你想研究长方体面的哪些特点?生:数量、大小、形状……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请大家拿出长方体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观察最有序,最科学。
(1)长方体有()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谁愿意把你们组观察的结果说给大家听。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第一个情景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绛县东街逸夫学校张四芳
一、教学目标
1、使同学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性质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思维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长方体的性质与特征
2、立体空间思维
三、教学设计
1、构建情景,展开课题
首先,向同学展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
等学生回答后,强调“平面图形是有线段围成的”。
然后再显示一些立体图形出来,提问学生:“这些图形还是平面图形吗?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实物吗?”此时,等学生说完是“立体图形”及其常见实物后,再一次强调“立体图形是平面围成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立体图形里最为常见一种——长方体。
这种利用提问式导入课题的方式,即联系了实际,形成了新旧知识的比对,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2、结合实物,探究学习
在探究长方体特征的环节里,我们可以将这个环节范围两个部分:
(1)实物观察
在这个环节中,教授折纸折出长方体的方法给同学,然后实地的告诉学生面,棱,顶点以及长方体高宽长的特点。
在这个环节里,我是采用了演示法的教学,这种教法直截了当,在短时间里,就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视觉和触觉的双重影响下,认识了长方体的结构,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的名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探究思考
这一环节中,在学生已经准确的认识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之后,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手中的折纸折成的长方体,合作交流,分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长方体总共有几个面?
<2>长方体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3>长方体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方体有几条棱?
<5>长方体哪些棱长度完全相同?
<6>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7>不同放置方式下,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这一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主,通过实际操作得出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汇报结果。
之后由老师本人进行指导评价。
3、结合生活,总结
通过具体的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应的点出长方体的特征,对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并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