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分段讲解)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分段讲解)
教材分析
《桥梁远景图》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撰写的科普散文.
《桥梁远景图》开篇先谈“什么是桥”。

作者以打比方的方式通俗的介绍了桥的基本构成,使读者先对桥梁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当今桥梁的基本类型。

课文的第三段是一个过渡段,“承上"总结了今天桥梁的“五花八门”和“了不起”;“启下”说明后文将要介绍的是对未来桥梁的远景的幻想。

四、五、六、七、八段是作者对未来桥梁的预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3.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己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习的能力。

2.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话题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要大胆的想象。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由歌曲《北京的桥》引入。

师:今天桥“千姿百态”那么将来的桥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2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桥梁远景图》。

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远景图"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未来情况的合理设想.)
二、介绍作者
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资料对作者进行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茅以升造的桥梁的图片.如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相关资料: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

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三、朗读感知
(一)初读文章,排除词语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注意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逐段读课文,把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记录在纠错本上,并在小组内进行纠错。

把不理解的词也画下来,小组内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记录下来.
3.全班进行纠错,找出本课容易读错的字词。

4.教师多媒体出示预设的本课重点掌握的字词,请学生朗读。

譬如轮廓耽误妨碍板凳拱形袖珍
层出不穷望洋兴叹胜似闲庭信步
5.分组朗读课文,强化词语,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默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生:桥由几部分构成;现在的桥是什么样的;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桥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生:桥梁、桥墩、基础三个部分构成的。

师: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呢?
生:比喻.
师:试比较下面两种说法,哪种好.说说理由。

(1)桥,是由桥墩、桥梁、基础三部分构成。

(2)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

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

把这板凳放大,……板凳的板就是“桥梁”。

一座桥就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

(学生谈自己的观点)
师:运用比喻,可以使事物更清晰。

运用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师:说说今天的桥有哪些种类呢?
生:梁桥、吊桥、拱桥……
师:普通的桥,不过梁桥、吊桥、拱桥这三种,什么是“梁桥” “吊桥”“拱桥”作者在文中如何阐述的。

生:桥梁架在两头的桥墩上,可以是平直的叫做“梁桥”
师:这种方法叫作“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师:但每种都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

如“拱桥"里面有“双曲拱”,“吊桥"里面有“斜拉桥"等。

谁能说说“层出不穷”在这是什么意思呢?
师总结:茅以在第三段给我们做了个总结:“今天的大桥,真是五花八门呀!”那未来的桥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变化。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近茅以升的《桥梁远景图》。

第二课时
一、话题引领,合作探究
师: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了解到今天桥已是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五花八门的桥?(生介绍)
师:那未来的桥会哪些了不起的变化呢?课件出示中心话题:“今天的大桥,五花八门已经了不起了,明天、后天的大桥,更是了不起.”联系课文内容,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为什么说“将来的桥会更了不起?”有理有据地说说自己的观点。

1.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中心话题再把课文读一读,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小组里和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观点。

2.学生阅读思考。

3.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二、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说,未来的桥为什么会更了不起?
预设1:将来的桥会造得又快又好.
原因在于标准化的建造材料和自动化的建造技术。

师:这样一来桥就会造得又快又好了,有多快呢?
生: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已是“一桥飞架”了。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桥飞架”是什么意思.
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这样的话人们的出行就要方便多了。

师:带着体会读读吧。

(生读课文)
师:未来的桥还会有哪些了不起呢?
预设2:将来的桥会造得很美.
一是桥的轮廓变化,二是桥的构件变化,二者都会给人以舒适和谐的感觉。

师:不仅式样新颖,而且给人带来舒适与方便.文中怎样形容这种感觉的?
生:“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师:你如何理解“胜似闲庭信步”的?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它的原意是说,不管有什么困难,保持一个平常心,在困难面前走路就像在散步一样悠然。

在这里是说走在桥上就像散步一样悠闲。

师:带着体会读读吧。

(生读课文)
师:未来的桥还会有哪些了不起呢?
预设3:将来的桥会建得很低。

一是费用低,二自动控制,水陆交通兼顾。

师:在这里作者用“现在的桥”和“将来的桥"作对比这是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师:带着体会读一读。

(生读课文)
预设4:将来的桥会更小巧轻便。

是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架建的桥.
师:这样的桥真得方便极了。

如果遇到河,像老师这样不会游泳的人,也不用“望洋兴叹”了。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总结“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师:带着体会读读吧。

(生读课文)
师:未来的桥还会有哪些了不起呢?
预设5:将来的桥会“无梁飞渡”.
将来的车子会长“翅膀”,桥墩有反击力,共同打造了“无梁飞渡"的神奇。

师:带着体会读读吧。

(生读课文)
师总结:茅以升用他对未来桥梁的既超凡又合理的想象带我们进行了一次难得的科学旅行.你对未来的桥又有哪些合理的设想呢?
三、课外延展
1.师:梦想也许有一天就会成为现实,你对未来的桥梁又有哪些设想呢?
让学生想象未来的桥梁还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从桥梁的外观、建筑材料、建造方式、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畅想。

采取“先想后说再写”的流程.
2.让学生以图配文的形式描绘和介绍他们心中的桥梁远景图,可以汇集成册、开办专栏,将阅读学习提升为综合文化活动.
四、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拱、耽、妨、碍、袖”要写的左窄右宽。

“凳、譬、廓”笔画较多,注意间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