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过冬优秀教案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动物过冬优秀教案一等奖
1、小动物过冬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要求:
1、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燕子、青蛙、蜜蜂等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词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猜谜语:雪花
冬天到了天气变得怎么样?(寒冷)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呢?(穿棉衣,戴棉帽,外出活动少,躲在房间里……(出示.课件1)小动物们也有自己过冬的方式,你们想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吗?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出示.课件2)《小动物过冬》,出示.课件3:读生词请小老师上前领读。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过冬,(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贴图片:小燕子、小蜜蜂、青蛙)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件4:一天,它们三个好朋友又聚到一起了,看,它们在干什么?
生:商量过冬的事
师:为什么要“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理解:聚到商量)生:天气渐渐凉了(理解:渐渐)
它们是好朋友,互相关心
2、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三——七自然段
1、三种小动物都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你觉得哪一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最有意思呢?生答
2、下面我们分小组学习:每一小组任选一种小动物,看看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它是怎样过冬的,你们这个小组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出示.课件8:学习提示
2、小组学习
3、集体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学习小燕子:
①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出示词卡:迁徙。
②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理解:春暖花开
③既然你这么喜欢小燕子,你还知道有关小燕子的其他知识吗?出示.课件4
④指名有感情朗读。
学习小青蛙:
①小青蛙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出示词卡:冬眠。
②“这里”指哪里?“来年春天”指什么时候?
③谁能向大家说说你所了解的青蛙。
出示.课件4
④喜欢小青蛙的同学起立,有感情读第5自然段。
学习小蜜蜂:
①小蜜蜂也是飞到南方去吗?出示词卡:备粮。
②理解:蜂巢看图.课件4
③人们为什么常说“勤劳的小蜜蜂”?(学生介绍小蜜蜂)
④“勤劳的小蜜蜂”们,一起来读读第7自然段。
师:老师不明白了,冬天到了,大家就各自去过冬,为什么还要“商量”?
(好朋友互相关心小燕子的问话)
第二年春天他们还会见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第8自然段理解:约定)
四、练习:出示.课件9、10
五、分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六、扩展:出示.课件11
七、指导写字:你们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老师范写学生描红(注意姿势)
2、小动物过冬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拟人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小燕子、
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平时你见过哪些小动物?在哪见过?它在干什么?生:我见过大肚皮的青蛙,来做做它的动作。
师:在哪看见它的?生:我还见过小蜜蜂,在哪见过?知道它吃什么吗?生:我还在田野里见过燕子在吃虫子呢!师:在这寒冷的冬季,你还能见到它们吗?它们都去过冬啦!咱们看看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好吗?贴燕子`青蛙`蜜蜂图片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
二、学文
师: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9课,自己读一读课文3—7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师:小朋友读得真投入,姿势也很好!它们的过冬方式一样吗?
(一)课件出示图文
1、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2、谁来读一读?(读得真准,你的声音真美。
“暖和”这个词
读得好,“和”是多音字,“暖和”大家再读一读。
)
3、谁再来读一读?(轻声读得真好听)
4、说说小燕子怎样过冬了吧!(板:飞南方)
5、咱们再来读第二句话。
(是呀,小燕子一年四季要靠吃虫子生活。
冬天这里没虫子啦,所以它要飞到南方去啦!)
6、能加上动作表情把燕子的话读好吗?
你读,(多轻快的小燕子呀!)
你读。
(你的姿态好美哟!)
苏老师也忍不住想做可爱的小燕子啦!怎么样?给点掌声嘛!
7、大家一起来做轻巧的小燕子。
(听你们的朗读真是种享受,动作美,语言更美,仿佛看到了一群要南飞的小燕子。
向我告别吧!)
8、课件:小朋友看,每年的秋天,天气一凉。
小燕子就飞呀飞呀,飞过高山,飞过大海,要飞几万里“出国”到澳大利亚、印度、等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小燕子要远行了,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小燕子带着你们的祝福肯定会一路顺风,平安到达的。
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南方,春天再飞回来的鸟儿叫候鸟(板)过冬方式称迁徙(板)
(二)青蛙(4—5)
小燕子还挂念着小青蛙呢?你听它在关心的问小青蛙呢?
1、课件:师读第四自然段,小青蛙快来告诉小燕子。
2、指名读。
(小青蛙,你的肚皮真大呀!吃得这么饱。
让大家看看什么样是吃得饱饱的。
干吗吃这么饱?)
3、听了大肚皮青蛙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1)就在这里过冬。
(2)吃得饱饱的,钻到洞里睡大觉。
(3)它要睡很长时间。
4、哪组小朋友来读读第二句。
(吃得饱,睡得香读出来。
伸大拇指,你可真舒服。
)你从哪看出来?读第三句。
5、哪个组来演一演这只小青蛙要睡大觉,加上动作、表情来读。
(板:睡大觉)
怎么样?不错就鼓励一下,把热烈地掌声送给他们嘛!
课件:小青蛙吃得饱饱的,用头刨一个小坑,蹲在坑里不吃不喝美美地睡大觉,一直要睡到明年春天呢!
6、你知道像它这样的过冬方式叫什么?(冬眠)
(三)蜜蜂:(6—7)
1、课件
师:小燕子飞南方,小青蛙睡大觉,小蜜蜂怎么办?请大家读一读。
2、指名说。
其它学生点评。
(板书:躲蜂巢备粮)
3、躲在蜂巢一个冬天不出来采蜜,够吃的'吗?(很多)
4、真能干!哪个小组来表演能干的蜜蜂!感觉这些小蜜蜂怎么样?(能干勤劳)
5、课件:这些勤劳能干的小蜜蜂,冬天来了躲在蜂巢里吃着
香甜的蜜,该多开心呀!
6
我们知道三种小动物怎样过冬啦!
(1)好。
我们能像小蜜蜂一样能干来演好这三个小动物呢?各小组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练一练。
(注意表情语气和动作)(2)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苏老师真为能干的你们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3—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通过燕子`和青蛙`蜜蜂的对话告诉我们它们各自的过动方式,对话内容很明白。
所以在教学思路上主要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使学生在读中学。
并且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培养他们想象能力。
]
三、拓展练习
(一)了解其它动物过冬(小组活动)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动物,它们也要过冬啦!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把它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并给它找个伙伴。
可用这个方式,[我是(什么的谁)冬天来了,我准备(怎样)过冬。
]
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课件:真热闹,百兽之王老虎带着“两个保镖”也来凑热闹啦!读一读,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二)编儿歌课件
师:有趣吗?能把这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编成儿歌介绍给大家
吗?看哪个小组最会开动小脑筋。
各小组组长来汇报。
师:小朋友,动物王国的还有许多小动物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等着你们去寻找它们。
讲小朋友们去搜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
下周班队课我们开“动物过冬交流会”,好吗?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四、学生字
小动物看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还送“礼物”来啦!
“物”认识它吗,在哪见过?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暖”在哪见过它,写时注意什么?
描红、临写。
五、小朋友,愿你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明年春天再见!(课件)
3、小动物过冬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 、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
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 、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 、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 、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 、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
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4、小动物过冬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 、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
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 、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 、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 、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 、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
请小组代表手拿着
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5、小动物过冬优秀教案一等奖
一、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
2.谁来把这个故事的题目读一读?
3.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质疑,如有哪些小动物,它们什么时候开始过冬的,用什么方式过冬,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确保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二、初读解疑
1.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去听听小动物们的打算吧!(多媒体展示:以课文插图为背景烘托秋风瑟瑟的萧条环境,小动物在热烈地讨论着,同时播放课文录音)
2.你听懂了什么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同桌简单交流一下)
3.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
(2)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
(2)同桌比赛,练读全文。
5.读到这里,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集体交流阅读体会,如知道了有哪些小动物要过冬,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这一环节,教师创设了两次感知课文、逐步解开疑问的机会,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在初步的听、说、读的能力训练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了必要的准备。
三、精读释疑
1.引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请学生说出多媒体上小动物的名字,并用一两句话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2)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的友好和睦,它们是“好朋友”。
(3)教师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第二自然段。
(4)过渡:燕子、青蛙、蜜蜂它们各是怎样过冬的呢?它们是怎么说的啊?
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然后再与课文语言产
生共鸣,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刻性,有利于学生内化和积累语言,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对类似环境语言的激活和运用。
2.自读课文第三到第七自然段。
(1)以读代讲,感悟方式。
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生读后交流,多媒体点击出示相应句子)
②随机指导读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的话,读后评议。
(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挑战读等形式)
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都是怎样过冬的。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课文知识不是由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要靠学生自己去领悟出来的。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
(2)合作探究,领悟原因。
①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读读、议议、说说小动物为什么各自选择不同的过冬方式?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②集体交流,汇报、评议自学情况。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抓住重点词语领会:燕子是候鸟,它飞到南方过冬,青蛙用冬眠的方式过冬,小蜜蜂依靠蜂巢的保护过冬)
3.解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
(2)请学生模仿小动物说说它们是怎样约定的。
模仿小动物“怎样约定”的情境创设,既能通过学生的表达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又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约定”一词的意思。
4.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读一读它的话。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组内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戴上
头饰,进行朗读)
6.学生表演:三名学生分别扮演燕子、青蛙和蜜蜂,加上动作演一演。
(师生评议)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文本结构,领悟把燕子作为“巡回大使”贯穿三者之间的意图,体会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在组内自由挑选喜爱的角色,为他们创设一种愉快、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静”的课堂“动”了起来。
四、续编化疑
1.在动物王国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呢?和好朋友说一说。
2.集体交流分享。
3.想想小燕子还会遇上谁,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话呢?同桌之间试着模仿课文对话。
(一人模仿小燕子,一人模仿课文以外的小动物)
4.有兴趣的可以上台为全班同学演一演。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
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拓
展思维,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把问题带到了课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五、交流讨论,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形的。
3.学生看笔顺图,并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应注意什么。
4.完成书上描红及习字册练习。
识字、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经验灵活识记,启发学生根据汉字特点自主识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六、课后延伸,拓展知识
1.选择身边的小动物,仔细观察它们的过冬方式,并做好记录。
2.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资料,开个信息交流会。
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材之中,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也无处不在,各学科也是息息相关,相连相通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进行自然知识的探究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6、小动物过冬教学反思
经过对《小动物过冬》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动物过冬教学反思,欢迎来参
考!
一、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
从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看到,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本次活动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才产生的。
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来看,学生确实表现得更主动。
首先问题从学生那里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去查阅资料,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就想尽一切办法求助于家长、老师,甚至于以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为代价请求妈妈带自己去书店买书这样在这儿写下一些有关本课意义或教学内容重要性等方面的总结
性陈述。
其次,学生非常主动地开动脑筋,以生动的方式来展示资料的资料。
有的学生为了能够吸引大家,把家长当作听众,多次把自己的资料读给家长听;有的学生下了许多功夫,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背诵下来;有的通过生动的表演来赢得大家的喜欢;有的平时都不敢大声说话的,这时候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也显得落落大方。
谁都想让自己的独家新闻赢得大家的喜欢。
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它帮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学语文。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着力在课文内容上兜圈子,一篇浅显易懂的小短文,却要经受繁琐的分析,连珠炮式的问答。
最终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空洞的`结论,机械死板的标准答案。
这
样的语文学习范围狭隘单一,忽视了学生对富有灵性的语言感悟、积累,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全然不顾学生学习时的情感。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性,如何培养学生自如地使用语文工具的能力,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设计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动物过冬》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能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拥有了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语文本来是一门外延极其广阔的学科,可以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综合性语文学习《小动物过冬》把学生带到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学生读了课文之后,对课文中才讲了那么一点关于小动物过冬的知识感到很不满足,好奇地向老师询问了许多这方面的问题,于是老师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去了解课文之外的更多的关于小燕子、小蜜蜂和小青蛙是如何过冬的知识,学生特别感兴趣,语文学习的范围从原来的课文一下子打开了。
可是如何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呢,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大家讨论,上网、查阅课外书、询问家长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关于小动物过冬的知识。
例如学生在网上查到了燕子到了冬天为什么要南飞、燕子南飞飞到哪里、青蛙冬眠时怎么呼吸、青蛙冬眠不是因为冬天到来了,而是因为气温下降了,夏天把青蛙放到冰箱里它照样冬眠小蜜蜂冬天为什么不会被冻死等等很多有趣的资料。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好伙伴。
接下来,他们还要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认真阅读理解,进行加工和整理,把与已知重复的、特别生涩的内容适当删减,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所知道的这些传达给别人。
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有的把整理后的资料内容读给大家听,有的汇声汇色地讲出来,有的小伙伴合作,通过一个小故事表演出来,更有的在听了其他同学的汇报之后,把课文里的故事表演了出来,可所表演的很多内容是课文中没有的,那是自己所知道的和刚刚从同学们那里获取的有益知识。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好帮手。
有些学生特别喜欢小动物,只了解了这三种小动物过冬的知识后仍然不满足,他们还想了解其它小动物比如蚂蚁、蚯蚓是如何过冬的。
看到学生兴致这么高,老师又组织他们成立研究小组在课下展开长期的研究。
有个小组继续研究青蛙,他们还想进行实地考察,看看真正的青蛙到底怎么过冬,于是他们来到郊外寻找青蛙,草丛里找找,挖个坑找找,可怎么也找不着,到底青蛙冬天藏在什么样的地方呢?学生探究的兴趣来了,老师告诉他们可以上网、查课外书、询问家长,青蛙冬天藏在什么样的地方呢?两天之后,几个小伙伴把各自的收获相互一交流,发现青蛙冬天喜欢在有水的地方比如池塘边,小河边挖个洞,然后钻进去睡大觉。
根据这个结论,他们果然找到了青蛙。
可是问题又来了,整个冬天青蛙一直在睡觉,它吃东西吗,吃什么呢?围绕新的问题,他们继续去查询资料。
就这样,他们一个问题解决了
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新的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更新的问题,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螺旋式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等手段的帮助,学生不断被问题困扰,又不断因新的发现而惊喜,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小动物过冬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让学生经历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好课文三个阶段。
3—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通过燕子、青蛙、蜜蜂的对话告诉我们它们各自的过冬方式,对话内容很明白。
所以在教学思路上我主要采用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学,在朗读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想象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过程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课堂中采用视频、图片、等格式让学生亲眼看到:青蛙进入冬眠状态的样子,蜜蜂躲进蜂巢里吃蜜的样子。
二年级的孩子有着对小动物们天生的喜爱之情,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让他们把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再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每个孩子都想试一下。
我想这就是积极地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全方位地主动参与的过程吧。
在板块三里根据小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强的特点,在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表演课文,在课文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理解课文,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观察思考,提高说话技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