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种外用敷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各种外用敷法
中医各种外用敷法
xx/于xx
(本图书馆方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用)
从现有文献瞧,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丹擒方”。
《刘涓子鬼遗方》称本方为“擒汤方”,并叙述有“令极冷,擒肿上”及温洗疮上”,“令恒湿”得冷敷与热敷两种方法。
至唐?6?1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已载有数种溻方,如“揄肿方”,“治痈疽始作,肿赤掀热长甚速方”,“升麻揄汤方”,“大黄擒洗方”等。
对于具体应用方法也有论述:“故帛四重内汁中”,“故帛两重内汤中”,“擒肿上,干易之,日夜数百度”,“常令湿”。
这与现在临床常用得湿敷法就是完全一致得。
【操作方法】
把所选药物浸泡、煎汤取汁,将5~6层纱布置于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
一般每1~2小时换1次即可,如渗液不多,可4-5小时换1次。
【主治病症】
一、急性肠梗阻
葛根皂角汤(《俞穴敷药疗法》)葛根、皂角各500g。
上药加水4000ml,煮40分钟,去渣,取4块10层30cm见方得纱布,浸药液交替在腹部湿热敷,每次1小时,每日2~3次。
功能理气通便。
主治急性肠梗阻。
二、胁痛
麻菜汤(《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鲜麻菜1棵。
草药切碎,煎汤,以毛巾或纱布浸药液,趁热湿敷痛处。
每日3~4次。
每次20分钟。
药液不可内服。
功能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胁痛。
三、癫狂
礞石癫狂汤(经验方)透骨草20g,礞石20g,艾叶、菖蒲、远志、郁金、胆南星、茯苓、法半夏各10g。
上方礞石先煎30分钟,再加入其余药物煎煮30分钟,去渣,将一块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使之湿透。
取出,温度适中后敷于患者神阙、气海、关元穴处15分钟。
然后再浸泡于药汁中再敷于心俞15分钟,每日1次。
功能清热化痰,重镇安神。
主治各型癫狂。
四、失眠
刺五加安神汤(经验方)刺五加、磁石各20g,茯神20g,五味子10g。
先煎煮磁石3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30分钟,去渣取汁。
将一块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趁热敷于患者前额及太阳穴,每晚1次,每次20分钟。
功能镇惊安神。
主治各型失眠。
五、不育症
生精汤(经验方)熟地、枸杞子、山药、楮实子、菟丝子各15g,淫羊藿
12g,泽泻、山萸、丹皮、茯苓、透骨草各10g,丁香9g。
上药加水2000ml,煎至药液约1000ml时去渣,将毛巾浸泡于药液中,取出毛巾绞去多余药汁至不自然滴水为度,将其敷于丹田穴。
敷3次后再同法热敷命门、肾俞共3次。
此法可于先内服上述中药2次后进行。
每日1次。
功能补肾生精。
主治阴阳两虚之精子缺乏症。
六、坐骨神经痛
干姜乌头汤(《中药贴敷疗法》)干姜60g,乌头20g,干辣椒30g,木瓜
25g。
上药加水2000ml,煮30~40分钟,趁热熏患部,水温后以纱布浸药汁热敷患部,反复2~3次,每日2次,7天1疗程。
功能散寒止痛。
主治寒痹型坐骨神经痛。
七、失语
玉蝴蝶汤(经验方)玉蝴蝶、桔梗、薄荷各10g,白芷6g。
上药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
将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取出敷于神阙穴、肺俞穴,每日1次。
功能宣利肺气。
主治各型失语。
八、痈
一味消肿汤(《中药贴敷疗法》)黄芩6g。
将晒干得黄芩切碎,投入500ml 水中,火煎20分钟过滤;然后放入无菌纱布浸泡3天,即得黄芩纱条敷料。
将患处用双氧水消毒后,覆上黄芩纱条,再覆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2日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痈、疽、疔、疖。
九、颜面痈肿
三黄汤(湖北中医杂志1985;(1):20)黄芩、黄柏、黄连各10g。
上药煎沸5~20分钟,待冷却到40°C左右,视病灶大小,取敷料块或毛巾折4~5层,面积稍大于病灶范围,浸透药液敷于患部。
每次1小时左右,每日3~4次,3天为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颜面部痈肿未溃者。
十、臁疮
蚯蚓水(中医杂志1957;(5):18)大得活蚯蚓30~50条。
以凉水洗净活蚯蚓,放入杯内任其吐出泥土,约2~3小时后,再经水洗放于洁净之玻璃杯内,然后撒白糖15g,放在冷暗处经15小时左右,蚯蚓体内水分即全部渗出与糖溶化,遂成一种淡黄色粘液,然后去蚯蚓,将溶液过滤消毒(煮沸或高压蒸气),即成蚯蚓水,放于冷暗处或冰箱内,以防腐臭。
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拭净患部,然后按创面大小剪纱布放入蚯蚓水内浸透,以消毒镊子将其敷于疮面,同时外敷消毒纱布5~6层,用绷带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疗程2ro~30天。
功能清热利湿敛疮。
主治臁疮,亦可治小儿腮腺炎。
十一、褥疮
蛋姜水(新中医1990;22(8):18)干姜粉10g,生姜汁40ml。
上药经高压灭菌后,取蛋清60ml,生理盐水400ml,与好搅匀,用纱布敷料在配好得溶液里浸泡后,取出敷于疮面,隔2~4小时换药1次,或连续湿敷即可,10天1疗程。
功能温经活血敛疮。
主治褥疮。
十二、烧伤
黄连水(经验方)黄连适量。
将黄连煎水制成5~10%黄连水备用。
用时注意痂下有无积脓,如有积脓,应剪除痂皮,予以引流;创面上用纱布浸药湿敷,每日2~3次,10日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烧伤已有感染者。
十三、虫咬螫伤
黄柏水(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4):248)黄柏5g,元明粉3g。
上药水煎,取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4~6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各型虫咬螫伤。
十四、带状疱疹
雄茶酊(福建医药杂志1986;8(3):63)雄黄30g,儿茶60g,七叶一枝花
30g,金银花10g,蛇床子90g,白英90g,半边莲60g,白藓皮60g,75%酒精100ml。
将上述中药浸入酒精中,浸泡1周后,经过滤装瓶备用。
用时,取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4次,一般连续敷药4~6天可愈。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
主治带状疱疹溃破糜烂渗出者。
十五、湿疹
马齿苋水(《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马齿苋60g(鲜品250g)。
洗净加水2公斤煎煮20分钟(鲜品10分钟),弃渣。
用时取净纱布6~7层浸药水湿敷患处。
每日2~3次,每次20~40分钟。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急性渗出性湿疹。
十六、剥脱性皮炎
生甘草煎液(《实用中医皮肤病学》)生甘草60g。
上药加水煎成药液,然后以毛巾或纱布蘸取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各型剥脱性皮炎。
十七、xx
大蒜汁(《民间中草药验方选》)大蒜头。
去皮洗净,捣汁,浸湿消毒纱布,睡前塞入阴道深处,放置15~30分钟后取出。
连用7天为1疗程。
功能解毒杀虫。
主治滴虫性阴道炎。
十八、小儿麻疹
透疹汤(赤脚医生杂志1974;(2):29)生麻黄、桂枝各9g、浮萍、西河柳、樱桃核、芫荽子各15g。
上药煎汤1000ml,煎好后去渣乘热用毛巾或纱布蘸湿,轻轻擦熨头面、心胸部皮肤,稍冷即换,如此反复5~10分钟,每日4~5次,每剂药使用2~3次后更换,2~3天为1疗程。
功能发表透疹。
主治麻疹透出不畅。
十九、天行赤眼
黄柏菊花液(新中医1975;(4):8)黄柏30g,菊花15g。
上药加开水500ml 浸泡2小时,用纱布滤过,以此药汁用纱布湿敷,每次10分钟,每日2次,连用1~2天或至病愈。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结膜炎。
二十、麦粒肿
食盐水(《中国民间疗法》)食盐15g。
将食盐用开水溶化,待温,以消毒纱布蘸盐水湿敷患处,轻者3~5小时换1次,重者1~2小时换1次,3天为1疗程。
功能消肿散结。
主治麦粒肿。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2)热烘疗法就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热烘得一种治疗方法。
热烘疗法就是近代在涂法基础上发展起来得一种外治法,它借助热力得作用,使局部气血流畅,腠理开疏,药力渗入,从而达到活血祛风以减轻或消除痒感、活血化瘀以消除皮肤肥厚等治疗目得。
【操作方法】
依据病情,选择适应得药膏,将药膏均匀极薄地涂于患部,然后用电吹风吹烘(或火烘)患部,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视皮肤病变部位大小可适当增减时间,烘后即可将所涂药物擦去。
【主治病症】
一、阳痿
热烘补阳散(《中国民间疗法》)淫羊藿、巴戟天、芦巴子、泽泻、石菖蒲、柴胡各10g,茯神、山萸肉各12g,肉桂、附子各6g。
上药共研细末,将药粉铺在少腹部,然后盖上数层白布,再洒上酒与醋,点燃,当病人感觉热痛时,即用棉垫轻压,将火熄灭,约在1分钟后把热水袋放棉垫上保温,约隔4~5分钟,再加醋与酒少许,重新点火,如此重复5~6次。
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病俞即停。
功能温肾壮阳。
主治阳痿。
二、疥疮
青黛膏(经验方)青黛散75g,凡士林300g。
先将凡士林烊化,再将青黛散徐徐调入,配成青黛油膏,将药膏涂于患部,须均匀极薄,然后以电吹风烘(火烘亦可)患处,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视皮肤部位得大小可适当增减时间,烘后即可将所涂药膏擦去。
功能解毒杀虫。
主治疥疮。
三、湿疹
湿疹热烘方(《中国民间疗法》)鱼腥草、白藓皮、苦参、苏叶、黄柏、紫草、大枫子(打)、苍耳子(打)各30g。
上药浸于75%酒精中数日,酒精以浸没药物为度,滤出酒精,装瓶备用。
用时以药液浸湿棉垫,敷于患处,以电吹风得热风吹棉垫,每日2次,每次20分钟,7~10日1疗程。
功能燥湿止痒。
主治各种湿疹。
四、银屑病
退银膏(山东中医杂志1986;4:52)麻油250g,黄蜡50g,轻粉15g,雄黄30g,东丹4g。
麻油煎沸后,入黄蜡,再煎至无黄沫时,将余药末渐渐投入,调成膏。
将少许药膏薄涂患处,用电吹风吹局部,每日1次,每次25分钟。
烘毕即可将药膏搽去,不再涂药。
视皮损情况连续使用。
功能解毒凉血。
主治银屑病。
五、手足皲裂
疯油膏(《中医外科学》)轻粉4.5g,广丹3g,飞朱砂3g,麻油120ml,黄蜡30g。
将疯油膏配成后,取少量在患处涂匀,用电吹风机热烘,每日2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疗程。
功能润肤生肌。
主治手足皲裂。
【注意事项】
1.操作时须随时听取病人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得反映,防止皮肤灼伤。
2.一切急性皮肤病禁用。
3.需坚持治疗长时间方能获效。
(3)酒醋疗法就是用酒或醋局部外用,以达治疗疾病目得得方法。
以酒、醋治病得历史悠久,在魏晋时期就有以酒、醋治病得记载,如《名医别录》载: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杀百邪恶毒气”。
醋“味酸、温,无毒,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
以后历代医家都将酒、醋广泛运用于临床,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且由内服发展至外用,如唐孙思邈《千金方》中载治霍乱转筋入腹,以“醋煮青布溻之,冷复易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用酒“洗目赤肿痛”则“泪出而肿消赤散”;清王孟英所著得《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记述了“风寒入脑,久患头痛,及饮停寒积,脘腹久痛,或寒湿久痹,四肢痰痛,诸药不效者,以滴花烧酒频摩患处自愈”,以及用醋淋洗“治烫火伤”等。
现代则有用醋浸洗患部,治疗石灰烧伤,取得较好疗效。
【操作方法】
一、酒疗法
1、摩擦法用手或纱布等蘸酒频摩患处,每日数次,以活血行气,散寒止痛。
2.淋洗即用酒淋洗患部,可活血消肿止痛。
二、醋疗法
1.浸洗以5%食醋溶液浸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主要用于烫火伤、石灰烧伤等。
2.调敷将醋与其她药末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主治病症】
一、面神经炎
皂角膏(《内病外治》)皂角30g。
上药研面,以陈醋调成膏状,贴松弛侧酒窝处,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功能化痰通络。
主治面神经炎。
二、失语
苦酒汤(《伤寒论》)清半夏10g,鸡蛋清10g,醋20g。
将鸡蛋打开一孔,塞半夏于其中,火上烤之令熟,然后去壳加醋,令患者含。
功能养阴开窍。
主治肝肾阴虚型失语。
三、痈疽
1.冲与膏(新中医1954;(10):21)紫荆皮150g,独活90g,白芷90g,赤芍60g,石菖蒲45g。
上药共为细末,葱酒调敷患处。
功能温经活血通络。
主治痈疽发背,阴阳不与,冷热瘀凝者。
2.芋根糊(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10):10)野芋根1只。
用醋磨如糊状,涂抹患处。
功能清热消肿。
主治脑后疽(即对口疽)。
四、急性乳腺炎
伏龙肝糊(《中药贴敷疗法》)伏龙肝32g,大黄、芥草、生姜各0.6g。
上药捣末,以醋调与涂乳房患处。
每日3次,3天1疗程或至病愈。
功能清热消肿散结。
主治乳腺炎初期。
五、乳腺增生病
香附饼(浙江中医杂志1986;(1):20)香附子120g,陈酒、米醋各适量。
香附子研末,陈酒、米醋酌量以拌湿为度,捣烂后制成饼蒸熟,每日1次,干燥后复蒸,轮流外敷患处,5日换药再敷。
功能理气活血散结。
主治乳腺增生病。
六、阴部湿疹
土槿皮酊(《中医外治方药手册》)土槿皮6g,白酒30g。
将土槿皮浸入白酒内48小时后,以药酒外擦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止。
功能清热燥湿。
主治阴囊湿疹。
七、痱子
苦参酊(《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苦参20g,生大黄20g,冰片、雄黄、黄连各10g。
上药浸泡于75%酒精300ml中,2~3天后即可取药液涂擦患处。
每日数次,至愈为止。
功能清热燥湿。
主治痱子暑疖。
八、癣
1.丁香酊(《中医外治方药手册》)丁香15g,70%酒精100g。
将丁香浸泡于酒精中24小时,涂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至愈。
主治体癣。
2.蛇蜕癣药水(四川中医1986;(10):54)蛇蜕1条,全蝎2g,露蜂房1个。
上药用食醋300ml泡24小时后,外搽患处,每日2次,连用1月可愈。
主治体癣、股癣。
3.百部酊(中医函授通讯1989;(5):35)生百部50g,鸦胆子10g。
上药加白酒、陈醋各250g,泡10日后用。
每日外擦2次,7天1疗程。
主治手足癣。
九、虱病
止痒酊(《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蛇床子、百部各25g,50%酒精
100ml。
以酒精浸泡诸药,24小时后过滤即成,外搽患处每日数次。
功能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虱咬等致皮炎。
十、皮肤瘙痒症
蛇床子药酒(《皮肤病方剂药物手册》)蛇床子60g。
将上药泡于75%酒精350ml中,5~7日过滤去渣,外涂思处,每日3次,7天1疗程。
功能燥湿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症。
十一、骨髓炎
五黄糊(浙江中医杂志19g2;17(10):450)大黄90g,雄黄30g,蒲黄150g,黄连50g,黄柏100g。
上药研成细末,用白酒调敷局部,每日3~4次,15~20次为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热毒炽盛型化脓性关节炎。
十二、外伤血肿
花椒饼(浙江中医杂志1958;(9):20)花椒、醋、艾炷各适量。
花椒研末备用。
施治时取适量用醋调成厚lcm、比患处范围稍大得药饼,置于明显痛点,上置艾炷施灸,约10分钟患者感痛即去艾火,隔数分钟续灸,觉痛再去,反复数次。
功能活血消肿。
主治外伤血肿。
十三、回乳
胆星回乳方(《内病外治》)胆南星10g。
上药研细末,米醋调敷乳房上(勿涂乳头),过1昼夜洗去,不效再用。
功能减少乳汁分泌。
主治因疾病等因素需断乳者。
十四、中耳炎
麝香酊(四川中医1986;(4):49)麝香1g,75%酒精10ml。
将麝香溶于酒精内,贮于瓶中密封7天后备用。
用时先将脓液擦净,取麝香酊1~2滴,用滴管滴入耳内,然后用消毒棉球塞于外耳道。
2日1次,3次为1疗程。
功能清热消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注意事项】
局部有破溃或出血者,不宜用酒疗法。
(4)涂搽法就是将药物制成洗剂或酊剂、油剂、软膏等剂型,涂搽于患处得一种外治法。
本法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
在清代吴尚先得《理瀹骈文》中就有涂、搽方药近200首。
除治疗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许多局部病变外,还用于治疗内、妇、儿等科得病证。
【操作方法】
依据病情选药物,然后把药物研成细末,因患病部位及皮损不同,可把药末与水、酒精、植物油、动物油或矿物油调成洗剂、酊剂、油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涂患处。
【主治病症】
一、急喉风
解毒化痰利咽散(《中医外治法简编》)硼砂15g,牙硝4、5g,雄黄6g,僵蚕3g,冰片1.5g,枯矾、劈砂各1.5g。
上药共为细末以净水或蜜涂廉泉穴,每日3~5次,7天为1疗程。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化痰。
主治急喉风痰壅口噤者。
二、外伤疼痛二乌酊(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8(4):31)生川乌、生草乌、四叶对、土细辛、甘松、山柰各10g,疯茄花9g,薄荷6g,红茴香15g。
将上药共研细粉浸在75%酒精或白酒5000ml内,1~2周后,用药棉浸药水外搽患处,每日3次。
严禁内服。
功能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疼痛。
三、凝脂翳
石决明乳膏(《甘肃中医验方集锦》)石决明30g,樟脑、白矾各3g。
将石决明研成细末水飞,然后把三味用人乳或牛乳炼成膏,涂在眼睑上,每日3~5次,10天为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明目。
主治凝脂翳。
四、黄液上冲
矾梨膏(《眼科临症笔记》)白矾9g,硼砂6g,冰片1.5g。
上药共为细末,与秋梨1个(去核)捣烂涂之,每日3~5次,病愈止。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黄液上冲。
五、腹痛
如意金黄散(《中医内科急症证治》)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60g,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25g,天花粉120g。
上药共为细末,用酒或醋,或麻油调敷局部,每日1次。
功能清热解毒化瘀。
主治热毒腹痛。
六、胸痹
救心油(广东医药1981;2(8):48)麝香、檀香、沉香、苏合香、龙脑香。
上药经现代科学方法提炼成精油。
心绞痛发作时,将该药涂抹人中穴,作深呼吸,以吸其气味。
大多在1~3分钟内可缓解,如不缓解,10~1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至疼痛缓解为止。
功能芳香开窍,活血止痛。
主治心绞痛。
七、颈淋巴结核
芭蕉胆汁搽剂(《中国民间草药方选》)芭蕉根12g,虎耳草30g,芥菜花
20g,猪苦胆1个。
将上药捣烂取汁,外涂搽患处,每日2次,1个月为1疗程。
功能解毒散结。
主治颈淋巴结核后期。
八、痛风
红花酒(中医杂志1990;(1):41)川乌、草乌、全当归、白芷、桂皮各15g,红花10g,白酒500ml。
上药浸于白酒中,24小时后去渣取酒,再加入10瓶风油精,摇匀后装瓶备用。
用时外涂痛处,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
功能散寒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痛风关节疼痛。
九、自汗、盗汗
郁金止汗散(《濒湖集验方》)郁金20g。
将上药研成细末,临睡时用蜜调与涂于两乳头上。
功能与营敛汗。
主治自汗、盗汗。
十、阳痿
麝香起阳丸(《中医外治法集要》)凤仙药子15g,阿片、蟾酥各3g,麝香0.3g,葱白适量。
凤仙花子研为细末,过筛;加阿片、蟾酥、麝香调均匀,再研一遍,加大葱适量捣为丸,如黄豆大,阴干。
临睡前,用药丸3粒,白酒化开,涂于神阙、曲骨、阴茎头上。
每晚1次,直至病愈。
功能温补肾阳。
主治命门火衰型阳痿。
十一、坐骨神经痛
蟾酥膏(中成药研究1985;(5):20)蟾酥、细辛、丁香、雪上一枝蒿等(成药)。
取肝俞、肾俞、阳关、环跳、风市、委中、梁丘、阳陵泉、承山、悬钟等穴为主,配合局部压痛点,分别顺序贴药,5~7天更换1次,4次1疗程。
功能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风寒湿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十二、痈疽
四黄散(《民间中草药验方选》)大黄15g,黄芩、黄柏各10g,黄连6g,天花粉10g.赤小豆15g,五倍子6g,粘香10g,草梢3g。
上药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涂患处,每日2次,10日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痈疽。
十三、疖
龟版散(《疖疔得中医调治》)龟版末60g,黄连30g,红粉15g,冰片3g。
上药共研细末,用香油调匀,涂搽患处。
每日2次。
功能清热解毒化湿。
主治疖肿。
十四、褥疮
三黄冰片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8):533)黄芩、黄连、黄柏各100g,冰片5g。
上药研末,过20目筛加冰片调匀再过20目筛1次,装入瓶中密闭保存备用。
如创面无渗出,将三黄冰片粉用香油适量调涂局部,每日1次,病愈为止。
功能清热燥湿。
主治褥疮。
十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红灵酒(经验方)当归(切片)、肉桂各60g,花椒、红花、干姜(切片)各30g,樟脑、细辛各15g。
用95%酒精1000ml,浸泡7天备用。
用时将棉棍蘸红灵酒揉擦发凉皮肤,每日2~3次,每次擦20分钟。
功能活血散寒通络。
主治寒湿阻络型及血脉瘀阻型脉管炎。
十六、黄水疮
三日愈散I号(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7):442)马齿苋50g,五倍子、枯矾各25g。
将上药加水1000ml,文火煎煮30分钟,弃渣取液,凉至37~C备用。
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涂搽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一般3天即愈。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
主治黄水疮。
十七、扁平疣
破故纸酊(湖北中医杂志1987;(3):25)破故纸15g,75%酒精100ml。
将破故纸捣碎成块放入酒精中浸泡,密封1周后外用。
每日早、中、晚用棉签蘸药液涂搽患部,7日为1疗程。
功能腐蚀赘瘤。
主治扁平疣。
十八、传染性软疣
倍雄膏(广西中医药1988;11(6):21)五倍子5份,乌梅、枯矾各1份,雄黄2份,大黄1份。
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香醋调成软膏备用。
取少许药膏,涂疣表面2~3mm厚,以胶布覆盖。
每3日换药1次。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传染性软疣。
十九、荨麻疹
止痒酊(《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蛇床子、百部各25g,50%酒精
100ml。
酒精浸泡诸药24小时,过滤装瓶备用。
每日涂搽患处3~5次。
功能燥湿止痒。
主治荨麻疹。
二十、银屑病
1.黄柏膏(《中医外科学》)黄柏30g,凡士林70g。
将黄柏研细末,凡士林调与成膏。
每日1~2次,涂搽患处,可反复使用。
功能清热凉血。
主治血热型银屑病。
2.红粉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当归、甘草各30g,姜黄90g,白芷
9g,轻粉、红粉、冰片各6g,蜂白蜡90~125g。
将前4味药浸泡麻油内3天,然后在炉火上熬至枯黄,离火去渣,加入轻粉、冰片(预先研末),再加入蜂白蜡熔化(夏季加125g,冬季加90g),最后加红粉调与成膏。
每日2次,涂搽皮损。
功能养血除风润燥。
主治血虚风燥型银屑病。
3.二乌雄黄酊(中医杂志1983;24(2):41)生川乌、生草乌、雄黄、辛夷、蛇床子各20g,斑蝥、巴豆各10g。
将上药放入250g白酒与250g陈醋内浸泡7天后,每日涂搽1次,可连续用药。
功能温经散寒解毒。
主治风寒痹阻型银屑病。
二十一、手、足癣
冰轻硫炉膏(.四川中医1986;(6):39)冰片1份,轻粉2份,硫磺3份,龙骨4份,炉甘石5份。
先将冰片、轻粉、龙骨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再与硫磺、炉甘石混匀,用凡士林(醋亦可)调膏备用。
用时先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擦干净,外涂上药,每日3次。
功能清热燥湿。
主治手、足癣。
二十二、神经性皮炎
皮癣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黄柏、白芷、轻粉各25g,煅石膏、蛤粉、五倍子各30g,硫磺、雄黄、铜绿、樟丹各15g,枯矾、胆矾各6g。
上药各取净末,研与极匀,加凡士林500g,调与成膏。
每日1~2次,涂搽患处。
功能清热活血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二十三、夏季皮炎
千里光酊(临床皮肤科杂志1985;(4):219)千里光500g,大黄300g。
上药浸于70%酒精4000ml中,浸泡1周。
用时,棉签蘸取药液涂于患部,'每日2~4次。
功能清热燥湿。
主治夏季皮炎。
二十四、手足皲裂
复方地龙护肤脂(中医杂志1983;24(11):6)珍珠粉、广地龙粉、煅月石、凡士林按4:20:6:70投药。
广地龙洗净,晒干,一低温干燥后研细粉过120目筛,密封在容器内,经高压消毒待用。
将煅月石研末,与地龙、珍珠粉与匀,配入凡士林,加温至80~C左右,调匀成膏。
先以温水洗净皲裂处,涂药膏适量,每日2次,直至痊愈。
功能润燥护肤。
主治手足皲裂症。
二十五、化脓性骨髓炎
滕黄散(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1):628)滕黄50g。
将上药研成极细末,用75%酒精300ml浸泡,经常摇动。
用时以棉签蘸药汁涂患处,每日3~5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
主治化脓性骨髓炎。
二十六、宫颈糜烂
紫草油(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4):237)紫草200g,香油750g。
紫草除杂后,入香油炸枯过滤,呈油浸剂,密封装瓶备用。
冲洗外阴、阴道后,将紫草油棉球涂搽宫颈及阴道上端,隔日1次。
功能清热活血,去腐生肌。
主治宫颈糜烂。
二十七、尿布皮炎
青黛膏(《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青黛粉、儿茶末、黄柏、马齿苋各
9g,五倍子4.5g,冰片0.9g。
上药研细末混合,再入冰片,加凡士林125g,调匀为油膏。
用淡生白矾水洗净患处,揩干。
将药膏外涂患处,每2~3小时涂1次,至愈为止。
功能清热燥湿。
主治尿布皮炎。
二十八、断耳疮
穿粉散(《中药贴敷疗法》)轻粉、穿山甲(煨)、铝粉、黄丹各9g,香油少许。
前四味药研细末,香油调,涂患处,每日1次。
功能清热解毒敛疮。
主治断耳疮。
二十九、角膜炎
蛋黄油(《眼科证治经验》)鸡蛋1个,冰片0.1g。
鸡蛋去白留黄熬油,冰片研极细,二者混与,再与凡士林10g调匀。
每日3次涂少许于眼内。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角膜炎。
三十、萎缩性鼻炎
冰蜜擦剂(四川中医1987;(10);37)冰片3g,蜂蜜100g。
将冰片研末,溶于蜂蜜中搅匀,即成冰蜜擦剂。
用棉签蘸涂双侧鼻腔,每日3~5次,连涂至病愈。
功能润肌通窍。
主治萎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