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特点及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特点及趋势》
摘要:而且,政府或政府最高决策者亲自过问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基础教育改革,以总统亲自签署的体现教育改革精神的教育法令为背景,也保证了课程改革的稳定、有序、高效推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差异性也很大,教师要分析、研究学生,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美国将从儿童抓起,加强学生个性品质、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培养诚实、公正、礼貌、责任、尊严、忠诚、宽容等品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公民素质
一、美国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1.二战前美国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教育出于为宗教服务的目的,小学课程包括阅读、写作、简单的算术以及宗教意识。

教学方法重视死记硬背和重复练习,教材十分简单,或者直接照搬英国的课本,或者进行简单的模仿、复制。

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小学课程世俗化的改革运动:①课程中宗教内容逐渐减少、淡化;②拓宽新的课程领域,课程开始多样化,课程中实用性内容大大增加;
③课程设置要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思想已开始萌芽;④逐渐重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南北战争之后到20世纪初,小学继续修订和扩大课程设置,增加新科目,关注职业、文化和课外活动,并对各科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强调教学过程应从儿童的个别、切身、现实的生活经验和需要出发,充分估计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活动意义,突出他们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机动性和灵活性。

进入20世纪至二战前,随着社会的变化,迫切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小学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变化。

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对这一时期的小学课程影响尤为深刻,传统的读写算比例下降,音乐、图画、户外活动等科目的比例明显增加,小学阶段课程更注重儿童身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美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用性、活动性、个性化特点突出,以课程与当代生活紧密相联系,充分考虑学生背景、层次、兴趣的不同。

2.二战后美国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战后初期,美国小学课程设置非常广泛,各校都开设社会研究,取代了历史、地理、公民教育;语言艺术,包括阅读、写作、讲话、听力;健康教育,包括体育和保健;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数学和科学,实行分科教学。

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资助加强公立中小学课程的改革。

在这
次小学课程改革中,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以促进儿童或者学生适应日常生活为目标
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或经验主义的课程体系。

随后,受杜威教育理论支配的美国教育的不适应性日渐明显:过分强调“做中学”,导致教学方法的随意性,难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缺乏踏实的文理科基础。

20世纪60、70年代,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强调教学原则的重要性,并认为应改进原有学科的内容,开设新“广域学科”,比如,在英语学科中,教学大纲的制定者试图根据英语的内在或核心结构来有序安排相应的内容。

以布鲁纳的理论为基础的“学科结构运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必须传授基础科目,狠抓基本训练,高喊“回归基础”的口号,对当时美国小学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加强小学课程的系统性,重视掌握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这次改革中,小学课程增加了许多新的措施,如逐渐强调读、写、算的基本教育;特别重视数学与理科的教育;在小学开设外国语的学校增多;提高各科教学内容的要求,增加抽象的、理论性强的内容。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核心侧重加强小学的学术基础课程,切实提高小学的学术质量,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进而增强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克林顿总统签署的《美国教育法——2000年目标》强调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时应当注意:①在学习内容上,必须指出学生应该知道什么以及怎样运用;②在运用水平上,应指出学生如何对自己的技能及知识的习得程度进行检测;③课程标准应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考虑学生在种族、地位、语言、文化背景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④各州在课程标准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该法为小学课程标准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1985年开始,美国科学促进会开始着手制定《美国2061计划》,意图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为美国培养出21世纪的人才,并继“高质量教育运动”之后在美国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并对有关小学课程改革的计划作了周密的、循序渐进的部署。

计划分三个阶段来实施,即1985年至1989年为第一阶段,用4年的时间研究美国小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和思想,确立21世纪小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1989年至1992年为第二阶段,用3年时间由各专题研究小组根据上一阶段提出的改革总方案的宗旨和要求设计课程改革的具体规划,开发多种适宜于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课程模式,明确各种模式实施所需的步骤、条件和手段;1992年开始为第三阶段,用10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宣传中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计划,以征得国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美国教育部于1993年出版的《科学文化的标准》规定了二年级和五年级末的学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习方面应当达到的标准。

如“生存环境”主题中规定“在二年级末,学生们将知道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的动植物具有帮助它们在那
里生存的特征。

在五年级末,学生们将知道单个有机体的某些特征是遗传的,某些特征是习得的”。

二、美国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1.设置基本课程标准,渐进推动改革
美国吸取“高质量教育”时期的教训,推行“2061计划”的时间跨度大,根据具体情况分三
步走,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循序渐进、稳定扎实。

而且,政府或政府最高决策者亲自过问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基础教育改革,以总统亲自签署的体现教育改革精神的教育法令为背景,也保证了课程改革的稳定、有序、高效推行。

设置课程时,既注意保持统一的教育水准,又注意从国家、地区或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美国的最新课程方案,对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权抱着尊重和继续承认的态度。

但是,为了防止教育质量下降,防止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小学毕业生的实际水平出现过大的差异,要求地方或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必须保留一个最基本的统一的课程标准,强调基本的课程标准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任何地区、任何民族、任何阶层的学生都不能例外。

2.强调课程多样性,重视基础核心课程
在现行美国小学课程中,传统的小学核心课程内容仍得到重视。

美国的最新小学课程方案中,核心课程仍然是代表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四个学科门类的四门课程。

此外,在小学课程体系中,体育、艺术类课程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课程。

由于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和发展作为未来公民的儿童的基本素质是不可或缺的,在未来这些课程仍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

这些课程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力图做到考虑学生不同种族、生活地区、家庭、智力水平、兴趣等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一定的目标,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实现充分的发展。

目前,各地小学课程都十分尊重并重视儿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将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与社会需要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设置自主性综合学习课程、个别课或小组课等,为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特别是近些年从世界各地移居美国的人数迅速增加。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差异性也很大,教师要分析、研究学生,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3.倡导学生自主探索,注重活动教学
注重活动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是美国小学课程的突出特点。

学科教学活动化,就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发展,达到主体主动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的教学。

美国小学课程通过教学活动化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情境中,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运用活动教学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动脑、动情,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方法,通过师生、同学间的交流,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美国小学课程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4.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的一体化
美国小学阶段的课程主要采用综合化的课程组织形式,一方面可以减少课程设置中的分科数目,同时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至于过于零碎,且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

如语言艺术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社会包括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音乐与艺术、体育和保健也具有较明显的综合课的特点。

美国小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和训练,课程中的各科具有一体化的特点,一门课程包含有多种学科的内容,同时,各门课程间又进一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在阅读课程中,包含有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很多内容,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学到了相关的知识。

社会课程也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

在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翻阅资料和图书、写调查报告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课堂讨论中培养与人合作、分析和表达的能力,等等。

当然,综合性的教育和训练,并不意味着失去本学科的特定教育目标。

美国的教育者们特别指出,综合性的教与学只是一个教育对策,而不是教育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观点和综合能力。

5.追求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简单化
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是美国小学课程的传统,这一传统在最近的改革中得到发扬光大。

美国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个性的社会人,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人们的生活,要想认识社会,先要认识生活。

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编制教材、设计课程实施步骤时如何使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始终是美国小学课程关注的重点。

如,社会科学课程逐渐增大与人们生
活密切相关的、有关历史的内容,以往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政治、军事、外交事件方面,如今更侧重社会历史,如一般老百姓怎么生活、工作,人们的宗教、艺术、娱乐活动,体育运动等。

地理的内容改变了过去大量国名、首都、自然资源等内容,代之以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如对时空的感觉、对方位的辨别、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此外,社会科学课程强调贴近当今社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阅读各种时事报道,认识社会,并通过学生讨论、研究,学会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

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有效。

三、美国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加强基础课程改革的读、写、算
美国小学课程向来重视读、写、算等基本课程,将其作为提高美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核心。

但美国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一直不尽如人意。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给学生减负的时候,美国却提出增加小学生的课程学习时间,以此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

2.课程发展不断走向整合化与信息化
在未来的发展中,课程的综合性加强,教材的组织结构强调课程的整体结构,更注重个体的情意性和活动性经验,课程不仅强调思维发展,而且还强调公德、审美和人格的发展,以实现个体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为应对信息社会的来临,获取、评价、运用信息已经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信息操作技能课程将贯穿、渗透到其他课程当中,以提高各科的整体学习效果。

有了知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学生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一个能进行批判性思考、能熟练使用各种技术、能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现代人,也才能适应21
世纪信息社会的各种挑战。

美国小学课程改革将朝着培养21世纪优秀公民发展。

3.提高教育质量并建立统一课程标准
美国课程管理长期实行地方分权制,各地的课程千差万别。

它虽然照顾了各地的特色,但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加强课程的统一性,减少差异性,是美国小学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已设置一些基础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供各校参照,如何使这些标准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美国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4.注重品德与价值观的培养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熔炉,如何使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团结一致一直是个很大的难题。

加上近十年来美国校园屡有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发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美国将从儿童抓起,加强学生个性品质、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培养诚实、公正、礼貌、责任、尊严、忠诚、宽容等品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公民素质。

目前,新一轮道德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美国积极开展。

5.科学课程的高度重视势在必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美国十分重视科学课程,把科技启蒙教育当作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课程中,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知识和训练实际操作的科学技能。

参考文献
[1] [英]B.霍尔姆斯,M.麦克莱恩著.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
[2] 季银泉.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4):14—17.
[3] 安德鲁·阿格伦,詹姆斯·拉瑟福德著.2061计划现在走到哪里[J].王红宇译.外国教育资料,1994(2):76—78.
[4] [日]奥天真丈著.各国学校制度与课程[M].吴盛木等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