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和情感过程过程
意志过程
2.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念、信念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人格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定义: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

它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sensation)
1.定义
感觉的作用包括:
(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视觉:人类所接受的信息有80%是来自于视觉,
适宜的波长为380~780nm的可见光波
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16~20000赫)
外部感觉味觉:人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
嗅觉: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所引起的。

皮肤觉:触觉,压觉,温觉,痛觉
运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内部感觉平衡觉:由人体作加速运动或减速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半规管+前庭组成
内脏觉:特点: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差。

3.特征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每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人们对最小强度的刺激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受性: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绝对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差别感受性越高。

(2)感觉后像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效。

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

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

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3)感觉的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5)联觉
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6)感觉补偿
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

(二)知觉(perception)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2.特性:(1)组织性(2)恒常性(3)知觉定势
(1)知觉的组织性---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2)知觉的选择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即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人们往往借助经验辅助对当前信息的理解,以便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觉。

在知觉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组织性的规律
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律
(2)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的特性。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知觉定势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常会受到前面曾经从事的活动的影响,从而带有面活动的特点,也称惯性。

知觉定势——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
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3.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的不同:
(1)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应
(3)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以及移动速度的反应
似动现象
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会把那些实际上是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物体,或把在空间位置上非连续变化的物体知觉为连续变化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知觉或似动现象
•常见的似动现象有:
•(1)动景运动:当两个相同的物体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觉得是一个物体在连续地来回运动。

•(2)诱导运动:在没有其他参照物的情况下,两个相邻物体中的一个产生运动时,我们会把另一个没有运动的物体看作是运动的,这种现象称为诱导运动。

•(3)自主运动:在空旷的视野中注视一个单独存在的固定光亮物,几分钟后我们就会觉得着个光亮物仿佛在原来的位置四周游动,这种现象称为自主运动。

感知觉的关系
•(A)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B)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C)通常把感觉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统称感知。

•(D)感知是认识的开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感知对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有重要意义。

(二)注意(attention)
1.定义: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基本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2.分类
根据注意时的主动程度分:
(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2)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需意志努力
(3)无意后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
3.特征
(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特性。

(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条件:1)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4)注意的转移: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三)记忆(memory)
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1)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

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储存的时间为0.25-0.2秒2)短时记忆:又称初级记忆,指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创克”、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3)长时记忆:又称而二级记忆,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短时
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容量非常大;保持时间一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终生难忘
3.记忆的过程
(注意保持)(加工重复)
感官→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消失(痕迹消退)遗忘(痕迹消退干扰)
三个基本环节:1)识记: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
2)保持:实现再认和再现的重要保证
3)再认和再现: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
4.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再现,或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遗忘的规律: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6.记忆的品质:(1)识记的敏捷性
(2)保持的牢固性
(3)回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备用性
(四)思维(thingKing)
1.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特性:1)间接性2)概括性
2.种类:(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1)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指向性)分:
1)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2)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
1)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
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

3.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概念→判断推理→新概念
(1)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2)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们的联系并形成整体。

(3)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异同及关系
(联系与标准统一性)
(4)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5)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综合起来,形成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本事属性的认识。

4.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度
(2)思维的深度
(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逻辑性
(5)思维的敏捷性
(6)灵感(顿悟)
(五)想象(imagination)
1.定义: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2.功能:(1).具有预见的作用
(2).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
(3).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4).具有代替作用
(5).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
3.种类
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梦是特殊的无意想象
想象再造想象:根据某些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现实存在的,从未见过
的新形象。

有意想象创造想象: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的新形象。

幻想:表现人某种愿望的想象。

↙☇理想:符合规律,有可能实现。

(有目的,自觉的)
空想:不符合规律,没有实现可能。

第二节情绪和情感过程
一、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ion)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
●情感侧重于内心的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需要角度发生角度稳定程度情绪生物需要较早情景性
情感高级的社会需要较晚稳固性、长期性
三、情绪的功能
(一)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

●低等动物→适应性行为模式→生理唤醒→相应感受状态→人
情绪适应性
(二)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

●体现在生理活动和认识活动中
(三)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四)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人们常从他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才采取
行动。

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social referencing of emotion)
*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mood):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绪状态。

(2)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stress):当人们遇到某种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
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2.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时
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
维度两极性
动力性增力---减力
激动性激动---平静
强度强---弱
紧张度紧张---轻松
六、表情
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分类:1)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2)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
3)言语表情(language expression)
七、情绪的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观点: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三)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第三节意志的过程
一、意志的定义
*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人的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

二、基本过程
确定行动的目标 1.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行为程序采取决定阶段选择行动的方法执行阶段 2.制止和修改哪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初始阶段)做出行动的决定(完成阶段)标的行动
*主观决定转化为识记行动;主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
三、特征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意志活动的前提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活动的核心
3.以随意活动为基础----意志活动的基础
四、品质
1.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

2.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

3.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

4.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

第四节人格
一、概述
(一)概念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
特征的总和。

*人格(personality)一般也等同于个性(individuality)。

*个性着重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人格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

(二)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生活的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差异带来的影响
2.社会性与生物性:社会性对于人格的影响
3.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整体性:内心世界、个体动机、外显行为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
(三)结构
1.人格倾向性----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2.人格特征----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气质、性格、能力
3.调节系统(自我意识)----调节控制与整合
(四)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将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根源特质16个。

测量量表为16PF。

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
*提出人格的第三个维度,外内向维度、情绪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二、需要(need)
(一)分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分:
(1)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

(2)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

2.根绝需要的对象分:(1)物质的需要:主要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

(2)精神性需要:表现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
的欲求和对美的享受的需求及对创造发明的欲望等等3.根据先天后天分
(1)天然需要:1)内部稳定性需要:如饥、渴、呼吸、排泄、休息、睡眠。

2)回避危急的需要:对有害的或不愉快的刺激回避、排除的需要
3)性的需要: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会需要
4)内发性需要:如好奇、接触和愉快等。

(2)后天需要: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认识和美的享受)
3)社会需要(劳动、交往、社会活动等)
(二)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

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动机(motivation)与挫折(frustration)
(一)动机的概念(motivation)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
(二)动机的分类
1.根据内容分:(1)生理性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
(2)心理性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
2.根据性质分:(1)争取的动机
(2)错误的动机
3.根据作用分:(1)主导动机
(2)辅助动机
4.根据维持时间分:(1)短暂动机
(2)长远动机
5.从引起原因分:(1)内部动机
(2)外部动机
(三)动机冲突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

*四种基本形式:
(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
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双避冲突: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
必择其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

(3)趋避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
它。

(4)双重趋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
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四)挫折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四、能力(ability)
(一)概述
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类
1.一般能力(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
2.特殊能力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变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的类型差异
(五)智力
*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从出生到青春期智力不断增长,以后逐渐减缓。

*如把17岁智力看作100%,出生到4岁:获得了50%;4岁至8岁:获得30%;
8岁至17岁:获得20%。

五、气质(temperament)
(一)概念
是指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
(二)特征
气质特征:1.感受性 2.耐受性 3.敏捷性 4.行为的可塑性
5.情绪的兴奋性
6.外倾性和内倾性
(三)类型
胆汁质-----情绪粗犷
多血质-----情绪丰富
粘液质-----情绪贫乏
抑郁质-----多情善感
(四)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
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

*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
灵活性
平衡性
灵活→活泼型(多血质)
平衡
强不灵活→安静型(粘液质)
不平衡→→→→→兴奋型(胆汁质)
弱→→→→→→→→→→抑制型(抑制质)
意义:1.正确认识气质与职业活动对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2.气质不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价值及其成就的高低。

3.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六、性格(character)
(一)概念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二)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3)对自己的态度。

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对社会和集体还有他人的态度特征影响并且作用在了其它两个方面的态度。

2.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的强度(感染、支配、控制)
(2)情绪的稳定性
(3)情绪的持久性
(4)主导心境
3.性格意志特征:指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整和控制的水平特点,表现在意志品质
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
4.性格的理智特征:人们在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中所表现出
来的个别差异。

(三)类型
1.内倾型和外倾型
荣格(C.G.Jung)认为: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有两种指向,他称此为定势。

一种指向内在世界,称内倾;一种指向外部环境,称外倾。

2.理智型:善于用理智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情绪型:行为易受情绪左右,情绪体验敏感而强烈
意志型: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较强的自控能力
3.独立型:倾向于利用自身内在的参照标志,独立性强,受暗示性少,对人不感兴趣,
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交际,关注抽象的内容,不易受定势影响,比较有创
造性。

依存性: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标志,独立性较少,受暗示性较强,对人感兴趣,社会敏感性强,善于交际,抗应激能力差。

(四)形成发展
1.家庭作用
2.学校教育
3.社会信息的作用
(五)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气质是生来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性格是在后
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2.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性格形成晚,稳定性要比气质变化快。

3.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

第五章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考试要点:
●1、了解心理评估的概念;掌握心理评估的作用
●2、掌握心理评估的方法
●3、了解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4、熟悉心理测验的发展及几位先驱人物
●5、掌握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6、掌握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7、掌握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第一节心理评估的概述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作用和性质
1.概念: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现象所作出的评定。

2.作用:
临床心理评估:
辅助诊断,如智力低下诊断。

人才选拔,如飞行员选拔。

司法鉴定,如是否精神病。

心理咨询,如有无心理问题
临床心理干预:干预依据;疗效评价,如心理功能恢复如何。

3.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根据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推论心理特质
相对性:结果是与团体行为进行比较而言
客观性:实施、评分和解释标准化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1、观察法:
自然情境观察:仪表和行为、言语和沟通过程、思想内容、感觉和认识功能、情绪、自知力和判断
特定情境观察:
自由式会谈:开放式的自由交谈,气氛轻松。

费时,效率低
结构式会谈:根据评估目的预先设计一定的结构和程序,限定谈话内容,或编制评
估大纲提问,省时,效率高
3、调查法:从相关的人或材料处得到。

是间接性的评估。

4、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用量化的方法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
和测量。

三、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1.确定评估目的
2.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
3.了解特殊问题
4.结果描述与报告
四、心理测验的发展
1、最早的心理测验实践起源于古代中国
心理的可测性思想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

物皆然,心为甚”
隋朝:科举考试
2、科学的心理测验起源于欧洲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是科学
心理学奠基的标志
●高尔顿:进行了一系列感知觉测验研究个体差异,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心理
测量。

●卡特尔:1890年,首先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
●比内:1905年,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比内-西蒙量表
●韦克斯勒:研制了韦氏智力测验,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五、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一)避免心理测验的误差
1.施测条件
2.主试者因素:态度、情绪、指导语等
3.受试者因素: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心理状况
(二)具备心理测验的科学指标
1.信度:可靠性程度
2.效度:有效性程度
3.常模:如何解释测验结果
1.信度:
*定义: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是反映测验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程度的指标。

信度评价的方法:
(1)重测信度:同一组受试在两次不同时间作同一套测验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检验。

(2)分半信度:
(3)复本信度:
(4)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
(5)评分者信度:
要求:
能力测验的信度要求在0.8以上,人格测验要求在0.7以上。

2.效度
定义: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真实程度,它是反映测验有效性和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