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体验淀粉与碘酒混合会产生新物质,并通过探究过程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培养学生勤于探究、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科学态度,以及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科研究惯。
2.通过淀粉与碘酒混合会产生新物质并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记录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淀粉与碘酒能发生变色反应,淀粉与唾液一起会变新的东西等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米饭、淀粉与碘酒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并利用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难点:分析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准备:
分组:米饭、淀粉、碘酒、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学生自备)
教师演示:打字纸、碘酒、毛笔、表格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拉近师生感情。
一、激趣引入,获取感知
1.会变味的米饭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看,这是一张白纸,这是一杯红色的液体(边说边展示,展示后放在实物投影台上),这是一支魔笔,能用红色的液体在白纸上画出不同颜色的画。
表演魔术(画笑脸)。
同学们是否觉得奇怪呢?谁来猜猜其中的奥妙?
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就能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板书课题: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品尝米饭
我们先来做一件既简单又有趣的事——品尝米饭。
谁先说说你印象中的米饭是什么味道?
这次品尝可与平时不同哦,有几个任务要交给大家。
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
仔细品尝,注意米饭在不同时间的味道变化:
1.刚放入口中时的味道。
2.咀嚼一到两分钟后的味道。
3.我们猜测变味的原因?
4.作好记录。
师:记住,每位同学都要品尝,可以边品尝边交流并填写记录表一。
现在开始。
学生探究,教师参与学生探究。
记录表一:“品尝米饭”第()小组
刚品尝时的味道咀嚼一分钟后的味道我们猜测变味的原因注:小组内认真讨论,及时作好记录。
3.交流展示
哪个组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你们的发现和其他组的一样吗?对,就是这个变化。
猜测一下,米饭中有什么物质才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3.分析交流:
米饭变甜并不是因为含有糖,而是因为其中含有淀粉。
想了解更多,请参考课本第30页的“米饭是甜的吗?”。
那么,谁能解释一下米饭为什么会变甜呢?请发表你的看法。
很好,你说得很对!这就是米饭变甜的原因。
4.复提升:
米饭的“甜味”并非本来就存在,而是由一种新物质产生的。
那么,在口腔中,米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米饭变甜是因为淀粉在咀嚼过程中与唾液中的淀粉酶混合,产生了麦芽糖。
二、认识观察淀粉
1.大家是否见过淀粉?淀粉是一种家庭厨房常用的烹调用品。
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培养皿中的物质,这就是淀粉。
2.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参与指导和交流。
在白纸上板书:
淀粉
白色
粉末状、滑
无味
3.课外知识: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在肚子里
转化为葡萄糖,为人体肌肉运动和器官活动提供能量。
那么,怎样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呢?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
1.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碘酒。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碘酒可以鉴别淀粉。
请看这瓶棕色液体,它就是碘酒。
2.学生进行观察,教师进行演示。
在黑板上板书:
碘酒
棕色液体
无气味
3.接下来,我们将使用碘酒来鉴别淀粉。
在大屏幕上展示淀粉与碘酒的反应)
1.将装有淀粉的培养皿放在白纸上。
2.用滴管滴1-2滴碘酒在淀粉上,仔细观察淀粉的变化。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这种变化属于哪一种变化。
强调滴管不能碰到被检测物体)
现在,大家可以动手实验了。
教师参与指导和交流。
3.交流: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淀粉变成了深蓝色,产生了一种新的深蓝色物质。
这种变化是混合后产生的新物质。
在黑板上板书:混合后产生深蓝色的新物质)
4.小结:淀粉滴上碘酒会变成深蓝色,这是淀粉的一种特性。
5.过渡:我们之前说过,米饭变甜是因为其中含有淀粉。
那么,怎样才能证明这个猜测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很好,这个方法很好,现在可以动手实验了。
学生实验验证,教师参与交流,共同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学生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寻找淀粉的方法,提出滴碘酒的方法并得到学生的认可。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食物,让学生预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哪些不含,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并填写记录表。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实验,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最后,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归纳出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包括谷类、面类、根茎类蔬菜、豆类蔬菜和水果类食物。
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纸上有什么物质,用什么液体书写才能成功。
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寻找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下节课再进行交流。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时需要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但是又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写一封无字密信。
那么,你们知道该怎样制作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制作无字密信的方法。
二、探究——观察实验,发现现象,归纳概念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米饭。
平常吃饭的时候,我们很难感觉到米饭的味道,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品尝,就会发现米饭其实是有甜味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淀粉和碘酒。
将碘酒滴在淀粉上,会发现淀粉变成了蓝色。
这是因为淀粉和碘酒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淀粉在无字密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应用——练操作,掌握技能,提高能力
现在,我们来制作一封无字密信吧!首先,将淀粉和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均匀地涂在纸上。
等到淀粉干了之后,再用碘酒涂在上面。
这时候,只有淀粉部分会变成蓝色,其他部分则不会有变化。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纸上写出无字密信了。
四、总结——概括归纳,深化认识,提高素养
通过本次探究,我们学会了制作无字密信的方法,并且深入了解了淀粉和碘酒的反应原理。
同时,我们也锻炼了观察实
验、归纳概念、练操作等科学探究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概念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生研究概念时,通常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通过感性认知逐步引入概念。
为此,在课前导入部分,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魔术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研究新知识的欲望。
探究环节是深化学生思维,理解概念的关键。
概念的获得需要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个环节。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合理安排学生使用米饭进行探究,让学生发现米饭变甜是因为其中含有淀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淀粉与碘酒混合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淀粉与碘酒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出现变色反应。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总结出利用淀粉与碘酒混合会产生深蓝色的物质这个特性能够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发现环节是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形成概念的重要环节。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米饭和学生自备的各种食物,让学生亲自
动手实验,反复观察淀粉遇碘酒变色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
最后,我通过设计无字信件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也给学生开启了更宽广的研究空间。
虽然本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