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
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适宜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②地狭人稠③干旱半干旱地区④湿润半湿润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D
2. 读“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图,(图中数字1-5依次代表各种运输方式四项指标有最高到最低的等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我国从中东波斯湾进口石油,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14.b运输方式在选线时应尽量避开
A.大城市
B.沼泽地和陡坡
C.居民点和农田
D.交通枢纽
参考答案:
13.D 14.B
13.读图可知,e的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应该是海洋运输;a的运量最小,运价最高,速度最快,应该是航空运输;b的灵活性最好,应该是公路运输;c的灵活性最差,应该是管道运输,所以d是铁路运输。

我国从中东波斯湾进口石油需要用海洋运输,故选D。

1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b是公路运输,公路选线时应尽量避开沼泽地和陡坡;大城市、居民点和农田、交通枢纽等地区都离不开公路,故选B。

3. 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 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B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C 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D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
D
4. 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o,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A.楼高的2倍B.楼高的3倍
C.与楼高相等D.楼高的4倍
参考答案:
C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的形成与下图中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6.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
C.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
模 D .合理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参考答案:
C

7. 下图为岩层的分布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
①M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②N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A处的岩层比B处的岩层老④A处的岩层比B处的岩层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A
8. 下列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参考答案:
B
9. 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评】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状态,但必须区分南北半球的地砖偏向力(南左北右)对气旋和反气旋的影响。

10. (双选题)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银河系的中心
B. 太阳内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黑子、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标志
D.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三层
参考答案:
CD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A错误;太阳内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 错误。

太阳活动以黑子和耀斑为标志;太阳大气从外向里有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11. 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水运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
B.铁路运输量大,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C.公路运输不如铁路运输发展速度快
D.航空运输是最快捷、最廉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参考答案:
B
12. 目前能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参考答案:
D
13. 读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流经M处的洋流是
A. 北大西洋暖流
B. 北太平洋暖流
C. 加利福尼亚寒流
D. 秘鲁寒流
30. P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属于
A.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
B. 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
C. 受单一风带控制形成
D.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
参考答案:
29. A 30. C
30. P地位于英国,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成因属于受单一风带控制形成,C对。

A、B、D错。

14. 下列有关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快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参考答案:
C
15. 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
A. 城乡差别加大
B. 郊区城市化
C. 逆城市化
D. 城市化过程
11. E-F时段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 )
A. 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
B. 城市化发展速度放慢
C. 人口出生率降低
D. 一些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参考答案:
10. D 11. A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城市化过程的表现有: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其中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主要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图中横纵坐标,可以看出随着横坐标(时间的变化),纵坐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字在增加,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故此题选择D。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E-F时段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说明城市化水平下降,表明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故此题选择A选项。

16.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各国城市化的特点不同。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
A. 城市职能单一化
B. 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C. 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D. 积极在新区建设新城市
参考答案:
11. C 12. B
本题考查城市发展。

【11题详解】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往往由乡村发展而来;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城市的周围出现卫星城,故选C项。

【12题详解】
许多发展中国家处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焦,重工业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大城市城市职能多样化,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城市化的现象,B正确。

积极在新区建设新城市是城市化后期阶段,也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出现的现象。

17.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 0级强烈地震,引发近10米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的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而产生核泄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9-31题。

[ ]29. 如果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脏水”流入海洋,下列海域受其影响最大的是
A. 日本海海域
B. 美国西部沿海海域
C. 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
D. 台湾岛东部沿海海域
[ ]30. 由于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脏水”流入海洋,可能受到污染的渔场是
A. 北海渔场
B. 秘鲁渔场
C. 纽芬兰渔场
D. 北海道渔场
[ ]31. 在此期间,我国北方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参考答案:
B D C
18. 有关工业投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农业相比,工业对自然因素的投入更多
B.工业投入的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光热、劳动力等
C.不同的工业,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差别
D.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多
参考答案:
C

19.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参考答案:
D
20. 右图表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运输量和速度,据此回答22~23题。

22.字母a、b、c、d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A.水运、铁路、空运、公路
B.公路、铁路、空运、水运
C.铁路、水运、空运、公路
D.公路、水运、空运、铁路
23.现有1000吨钢材需要从包头运至济南,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22.C 23.A
21. 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50N,1600E
B、23.50S,1600E
C、
23.50N,200W D、23.50S,200W
参考答案:
B
22. 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4题。

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相关区位或特点正确的一组是
A.甲地: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粗放农业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交通运输便利
C.丙地:混合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地:乳畜业,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参考答案:
23. 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
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
参考答案:
D
24. 对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是
A.城市“热岛效应”时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回流
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参考答案:
D
25.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

读下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沉积
B. 海浪侵蚀
C. 风化作用
D. 流水侵蚀
20.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冷却凝固
B. ②——变质作用
C. ③——重熔再生
D. ④——沉积作用
21. 在该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岩石的主要类型应为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参考答案:
19. D 20. B 21. A
本题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

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

①——外力作用;②——变质作用;③-岩浆活动、冷却凝固;④重熔再生。

甲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乙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丙是岩浆;丁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岩石是外力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属沉积岩。

19. 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

选D正确。

20. ①——外力作用;②——变质作用;③-岩浆活动、冷却凝固;④重熔再生。

选B正确。

21. 甲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乙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丙是岩浆;丁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岩石是外力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属沉积岩。

选A正确
26.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 (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量低、商品率低 D.科技含量高
参考答案:
B
二、判断题(共10分)
27. (判断题)若黄赤交角度数变为23°10′,地球上热带范围将扩大。

参考答案:
B(错误)
试题分析: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度数相同,回归线之间为热带,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变小,题目说法错误,故选B。

【知识拓展】当黄赤交角等于零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无四季变化;若黄赤交角增大,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极昼(夜)的范围扩大,即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极昼(夜)的范围缩小,即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28. (判断题)所有的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参考答案:
错误
由于受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并不是所有的平原地区人口都稠密地区,例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因此题中说法错误。

29. (判断题)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
参考答案:

【分析】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
低气压区,从而形成了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解答】解: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
三、综合题(共38分)
30. 41.读“我国人口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共7分)
(1)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分析图中区域间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回答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41.(1)广东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2)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是区域间收差距的存在;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3)努力发展经济,转变以自然条件主导人口承载能力的现状为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回答的合理即可)

3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2)从地貌上看乙图是______ _,分析该地貌的主要特点。

(3) 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

参考答案:
(1) 河口三角洲河口处地形平坦(以及海潮的顶托),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 冲 (洪)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其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3) ①②
解析:(1)甲图是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带;河流中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作用强。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慢,加上海潮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乙图是冲积扇,位于山前地带;河流流出山口,地势变平,流速下降,砾石泥沙沉积,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其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3)甲图是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带,在①处;乙图是冲积扇,位于山前地带,对应在②处。

32. 读图16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和阅读德国鲁尔区工业区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16
资料1: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2: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

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根据所给信息,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根据资料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工业区哪些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
(3)根据钢铁工业所产生的问题,借鉴鲁尔工业区的经验,试说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在今后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煤铁资源丰富;靠近市场,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较充足。

(2)煤铁市场需求减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冲击;环境污染严重。

(3)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