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1、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弊端
大学教育属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因此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学教育也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凸显了大学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但是就大学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并没有达到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的着弊端,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教学创新
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力求通过转变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方式,让现代教育朝着素质化教育、人性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而就大学体育课程而言,在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改革仅落实在了口头上,而实际教育教学的展开仍没有大的起色。
首先,大学体育教学的授课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施行大班教育,并且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
体育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仅以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其次,大学体育教学没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精神,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新方法和新理念都没有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1.2、教学改革失衡,部门合作不足
任何一个课程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都应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
发展,不能片面的追求局部的改革而忽视了整体的协调。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造成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失败。
首先,大学体育课程在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全局的观念,从整体上对课程改革进行规划。
而是仅针对体育教学的某一部分进行了改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革新,所以造成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失衡。
例如,课程内容得到创新,但是评价制度难以适配;教学理念得到转变教学方式仍旧保守等等。
其次,大学体育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配置,经常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篮球场地有限,学生全班一起进行投篮就会造成教学资源的紧张,而其他运动场地又因为没有学生进行运动而造成了浪费。
最后,没有对各部门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
体育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内部多个部门予以支持,例如,教学部门、后勤部门等等。
如果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没有与这些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会造成教学上的阻碍。
例如,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物资配备不到位等。
1.3、学校缺乏重视,激励制度不足
从小学到大学,体育学科一直不是重点考试科目,因此各级院校对体育教学都存在着明显的忽视性。
尽管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也将体育改革纳入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
但是部分高校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方面仍是缺乏足够的重视。
首先,没有做好思想的宣传,并且也没有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专门的学习,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个人素质等方面都难以很好的满足体育改革的需要。
其次,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普遍没有兴趣,并且体育教师
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体育改革也缺乏主动性。
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没有及时的出台激励政策,也是造成高校体育改革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2、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鉴于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因此在今后教育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相关大学院校应对自身的思想进行转变,加大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整改力度,使得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程度可以与大学教育整体改革的水平相一致,实现大学教育的整体性发展。
具体来说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构想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注重全面改革,实现综合发展
传统大学体育教育展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升。
但是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不仅增加了德育方面的教学职能,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让学生今后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所以今后在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学院校应注重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性,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体育教学的综合化发展。
并且要对体育教学进行系统化管理,使得整体和局部可以保持一致。
除此之外,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注重人文方面的教学,在带领学生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升自己的毅力,并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2、丰富体育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单凭体育教学的几十分钟很难对学生的身
体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
鉴于此,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积极的开展体育活动。
首先,大学体育教师应改变体育教学的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并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侧重的讲讲体育背后的故事,使得学生对体育产生感情。
其次,在体育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迎合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热情,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竞赛制等。
最后,要积极的在课下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并设立一定的奖励,增加学生积极性。
2.3、结合实际条件,开展个性教学
上文我们提到,大学体育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经常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并且大班的教学模式,也会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得到充足的练习空间。
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对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把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结合教学资源情况对每一个小组进行差别性教学,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除此之外,大学体育教师还应突破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限制,结合本校实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例如,北方地区的学校在冬季就可以借助环境优势,开展滑冰教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旨在通过多种教育教学的展开将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但是高校在高素质人才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仅重视了高校学生智力以及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但是忽略了
对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问题,并且严重缺乏抗打击能力、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等。
因此,急需相关高校对大学体育教学给予重视,通过体育课程的展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提高,使高校大学生真正的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