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
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第1周200mg、tid;第2周200mg、bid;第3周及以后
200mg、qd,规律服药12周。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
化与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心源性猝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改善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
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20-
02
室性心律失常是CHF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ure,CHF)为临床上
常见的危重病症,一旦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VA),常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
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加[1]。
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有不同程度的负
性肌力作用,使用不当会加重心力衰竭,所以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
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上应慎重[2]。
胺碘酮(Amiodarone)属Ⅲ类抗心律
失常药,具有轻度非竞争性α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作用,且具轻度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是一种疗效较好且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
常药物[3]。
我院对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
胺碘酮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其中
男47 例,女33 例;年龄37~70 岁,平均( 45±6) 岁。
80例患者中冠心病47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4例,本组
患者均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 NYHA) 3~4级,左室射血分数<0.4。
频发室性早搏56例(成双室性早搏7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4例。
无2度以上房室传导
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等。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在性别比、年龄、血压、体重及基础
疾病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人院后均积极配合治疗,均采用利尿药、强心苷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进行超
声心动图、24 h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检测,两组患者在最近4周内均未接受
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CHF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给予口服适量胺碘酮片。
第一周: 0.2g,3次/d; 第二周: 0.2g,2次/d; 第三周:
0.2 g,1次/d,连续治疗12周至观察终点。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体检、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肝、肾和甲状腺功能等各项检查,并且根据心率(HR)和QT间期调整剂量。
用药期间根据患者心率和心律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
出现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HR<40 次/min),新出现、加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出现频率较用药前增加4 倍或以上,用药后出现
室速持续时间>30s)者及QT 间期明显延长( QT≥0. 56s) ,则停止使用胺碘酮。
1.3观察方法:用药期观察患者胸闷、心悸、呼吸情况,监测心率、心功能、血压,监测12 导联同步心电图,用药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监测血尿常规、X线胸片、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
必要时随时监测,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
判定疗效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1.4疗效评定标准:ESVEN 标准(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确定疗效标准:显效:频发室性早搏减少70%,成对室性早搏减少8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90%,
连续心搏在15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及运动时心搏≥5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或达到心功能Ⅰ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症状、
体征有所改善,频发室性早搏减少70%或连发室性早搏减少90%,心功能改善Ⅰ
级或未达到心功能Ⅰ级;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
[4]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
处理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EVF)提高程度、心源性猝死等方面情况见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抗心律失常有
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源性猝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EVF改善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均能耐受。
缓慢性心律失常
2例,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患者未见GPT 明显增高、神经系统病变及视神
经炎等副作用,未见QTc 异常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等心律失常的
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对照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轻微肝功
能损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
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
计学意义(χ2=0.12,P>0.05)。
3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导致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而室性心律失常又可诱发或
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转归。
其发生机制与自律性
异常、触发机制和折返有关。
据临床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频率
越高、越复杂,猝死发生率也就越高。
因此,选择复律效果好且对心功能影响小
的药物,可提高疗效并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
胺碘酮在20世纪70年代后
期和80年代早期在我国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胺碘酮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
胺碘酮为一类同时具有阻滞非活动期钠通道、钾通道和钙通道以及非竞争性
抑制α与β受体的作用,它具有Ⅰ、Ⅱ、Ⅲ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抗肾
上腺素受体作用,具有抗交感活性,在减弱儿茶酚胺正性变时作用的同时,而不
影响心率变异性。
胺碘酮有多重广泛的电生理作用,可不同程度地减少各类药物
的不良作用。
有试验证明胺碘酮可有效地抑制心力衰竭时的室性心律失常,协助
改善心肌供血和心功能[5]。
同时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能缩小QT离散度, 减少室颤的发生,可降低恶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6]。
所以,胺碘酮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抗心律失常药[7]。
总之,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途径方便、安全,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甘富东.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8 例临床效.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 25-26.
[2] Albert NM,George M,and Linda H,et al. Ventricular dysrhythmiasin heart failure. J Cardiovasc Nurs,2004,19(6) : 11-26.
[3]郭林尼,程康安,邓华. 全国心律失常治疗专题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4):195- 197.
[4]钟榕宽,吴晓新,段艳锋,等. 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106 例临床分析. 内科,2009,4(3) : 340-342.
[5]张萍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的选择[J]医师进修杂志, 2004, 27(1) : 12[6]张丽环,许佳俊,蔡丽萍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J]临床心
电学杂志, 2007, 16(2): 115
[7]房汉云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25(4):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