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外经济和国内经济的结合点。
近些年来,其规模可谓是
突飞猛进。
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以为后来研究者做铺垫。
标签:外汇储备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
外汇储备是指国际储备中的各种能充当储备货币的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外汇储备这一经济量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状况及特点
自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状况。
2006年2月底,规模为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06年底,成为第一个外汇储备达万亿美元的国家;至今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3326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总量超高速增长、规模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的2001年~2006年五年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超过70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8%;二是外汇储备来源的结构变化,贸易顺差在快速增
长的同时保持稳定,资本项目顺差总规模呈扩大趋势。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
1.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自1994年至今,我国国际收支中,虽然每年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各自变动幅度较大甚至出现逆差,但总体一直保持“双顺差”的态势,尤其两者合计更是呈高额顺差,2005年高达2237.6亿美元。
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促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第一,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商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更刺激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际贸易保持顺差。
第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市场潜能,以及我国对外资在收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各种超国民待遇使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企业没有“走出去”,造成了资金流入大于流出,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扩大。
2.强制结售汇制度
1994年汇率并轨后,在对金融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
该制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则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头寸额度之外的外汇在市场上卖出。
而央行一般作为市场上的接盘者,买入外汇以积累国家的外汇储备,从而导致其规模迅猛增长。
2005年和2006年,随着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向着意愿结售汇制的改革,结售汇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逐渐减轻,但其仍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制度性原因。
3.汇率的弹性不足
虽然我国对外宣称的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人民币多呈窄幅波动。
汇改前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价挂钩,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
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采取了放弃了钉住美元而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策略,并立即升值2.1%。
今年以来,又升值3.2%,但汇率弹性还是有限。
政府一直将维持汇率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因此,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了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
在美元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央行被迫在市场上吸引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增长所带来的美元以保持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平衡,这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
同时,稳定的汇率消除了汇率风险,促进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增加了国际贸易顺差;并由于可稳定预期投资收益而促使外资大量涌入,增加了资本项目顺差。
4.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
人民盯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最终促成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
此外,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
升值预期刺激了国际资本向我国流动。
三、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充足外汇储备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1)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内部平衡,对投资消费的信心和经济稳定发展具有支持作用。
当国民经济出现内部的不均衡,恶性通货膨胀时,如果外汇储备充足,就可以不必采取激烈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通过适当减少储备用以扩大进口,使内部不平衡恢复。
在受到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下,会出现的临时性逆差,进口大幅度增加,经常项目会出现临时调整的。
这些情况下容易产生临时性国际收支不平衡,动用外汇储备也可以平衡国际收支。
(2)外汇储备是国际偿债能力和国际信誉的最终表现,我国外汇储备维持较
大规模,保证了我国引进外资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一国国际储备规模大小是衡量该国国际清偿能力大小的重要基础。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大,国际储备数量充足,则国际清偿能力较强,国际贷款信誉较高。
因此,有利于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也增强了国外投资者到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信心。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引进外资居于首位的国家,这与我国拥有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有直接关系的。
(3)充足的外汇储备保证了我国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干预外汇市场,保证了我国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基本稳定。
一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可以显示其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本币汇率的能力。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或收购本币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我国能够从容应对突发金融风险,满足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的需求。
從1994年1月,把官方牌价与市场调剂价并轨,到2005年7月21号汇率改革的十多年中,汇率长时间保持在1美元=8.27元人民币的水平。
由于美元贬值等各方面原因,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进入“升值时代”,但至今累计升值7%左右,目前比价是在1美元=7.67美元左右,基本是长期稳定的小幅升值。
(4)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提供了保障。
1996年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巨额的外汇储备使我国能应付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抵御自由兑换所带来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最终要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
充足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实现了完全可自由兑换提供了条件。
2.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给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1)外汇储备增长对经济的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紧缺资金和技术,我国投资边际收益率要远大于储有外汇的利息收益率。
究其外汇储备增幅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在外汇储备增幅下降的年份,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全都扩大了货币资金的供给,大量货币发行收入也主要转入国家财政和银行的账户,发挥了促进经济加快增长的作用;而在其余的年份,货币发行收入转入外汇储备的账户,财政信贷紧缩,造成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国内产业得不到必要的财政信贷支持,就必然陷于资金极度紧张的境地。
国内产业是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传统部门,市场份额减少,结果就只能是生产投资的下降和失业的扩大,反过来对政府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2)外汇储备规模增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目前,国家进行结构调整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
由于我国财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而且中央政府的财力占全国政府财力的比重也在降低,因此国家由于财力不足,对结构调整(尤其是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不够。
央行未能有效地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发生改变,造成大量外汇占款沉淀在外贸企业中。
其后果表现为:一方面,当信贷规模既定时,外汇储备占款过多,可用于结构调整的资金就显得有限,进而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
如果坚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央行就要增发货币,从而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外汇储备过多挤占国内信贷资金,势必造成社会资金供给在不同企业间的严重分配不
均衡的状况。
外贸企业占用了较多的信贷规模,而许多国内生产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全民长远经济利益的大型企业却得不到信贷资金的支持。
这种资金分配方式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我国的经济结构问题,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3)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①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导致外汇渠道的货币发行剧增,这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外汇储备的依赖性加大,也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穩定性基础受到破坏。
我国的基础货币的发行主要有三个基本渠道:财政渠道、银行信贷渠道和外汇占款。
1994年外汇管制改革后,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地位明显提高,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数量显著地增强。
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外汇渠道的货币发行剧增。
这不仅反映了本国货币制度对外汇储备的依赖增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破坏货币制度稳定的基础。
②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两个重要变量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而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会对这两个方面都产生负面影响。
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在政策目标约束下,外汇占款已不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调控基础货币的手段,从而引发了巨额货币投放,大量挤占了国内信贷形式的货币投放,使中央银行货币调控被动,这相当于中央银行被动地执行了货币政策,这样的汇率制度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同时,央行为抑制通胀压力,需要提高利率,但利率提高会促使外资进一步涌入进行套利投机,这就会陷入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多、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胀压力增加的恶性循环之中,与央行的政策意图完全相反,长此以往,会使货币政策有效性越来越弱。
(4)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影响。
外汇储备代表着一国对外国实际资源的一定购买力,持有外汇储备就意味着放弃当前对这部分资源的使用,亦即放弃了使用这部分国外资源来增加投资,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机会。
由于我国持有的储备资产以美元为主,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其所获利息也大受影响;同时,为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需要,每年增发相当数额的国债,在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也要被加以风险溢价,支付高昂的利息。
借贷之间,损失不容忽略。
总之,保持过多的外汇储备要承受放弃投资高收益率、低利保有储备资产和高利用国外资金的多重负担,对这一部分资源没能够有效利用。
(5)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对我国获取IMF的优惠政策的影响。
IMF规定,当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出相当于本国所缴份额的低息贷款,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还可以获取相当于份额的160%中长期贷款,利率也比较优惠。
相反,外汇储备充足的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还必须在必要是向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增长速度惊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亦喜亦忧,高度重视其对我国经济的有利特别是不利影响,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承明: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韩骏韩继云: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对策与建议[J].宏观经济原理,2006年第1期
[3]肖倬肖劲:中国外汇储备的成因与成本分析[J].外汇管理,2006年第2期(总第296期
[4]夏斌: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多问题之我见[J].宏观经济原理,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