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应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14.07.2020
21
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1、抗感染和 抗肿瘤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14.07.2020
22
14.07.2020
23
过渡性免疫细胞
指免疫系统在进化过程中最早形成的特 异性免疫的原始类型,处于非特异性免 疫和特异性免疫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免疫细胞有:NK1.1+T细胞、γδT细胞 和B1细胞。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细菌甘露糖、岩藻糖残基 G+ 菌磷壁酸,G- 菌脂多糖(LPS)、乙酰化LDL G+ 菌肽聚糖(PGN)、磷壁酸(LTA),细菌和支原 体的脂蛋白、脂肽,酵母菌的酵母多糖 G- 菌脂多糖(LPS),热休克蛋白(HSP) 鞭毛素 ?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
病毒双股RNA(dsRNA)/聚肌胞苷酸(poly I:C) 病毒单股RNA(ssRNA) 细菌非甲基化DNA CpG序列
Called a T-cell response
as the cells involved are derived from the thymus
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识别特点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早期~:4-96小时,巨噬细胞的募集与 活化、NK、 NK T细胞、γδ T细胞、B1 细胞、CKs、炎症介质
适应性免疫诱导阶段(96小时后)
14.07.2020
27
Types of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Called a B-cell response
as the cells involved are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胍氨酸 NO
杀伤靶细胞
非氧依赖性杀菌系统
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乳铁蛋白等
(B)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
前列腺素E 白三烯B4 PAF 磷脂酶 过氧化物
14.07.2020
17
(C)抗肿瘤、抗病毒作用
膜融合,胞内溶酶体作用
ADCC
肿瘤
细胞
14.07.2020
蛋白水解酶、溶细胞素、TNF-α
18
aa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氧依赖性杀菌系统氧依赖性杀菌系统非氧依赖性杀菌系统11反应性氧中间产物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oisrois22反应性氮中间产物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nisrnis杀伤靶细胞还原型辅酶ii氧化作用细胞毒作用杀伤靶细胞氨酸诱导型no合成酶还原型辅酶ii胍氨酸四氢生物喋呤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乳铁蛋白等bb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前列腺素e白三烯b4paf磷脂酶过氧化物cc抗肿瘤抗病毒作用抗肿瘤抗病毒作用膜融合胞内溶酶体作用蛋白水解酶溶细胞素tnfadcc肿瘤细胞dd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分泌il1il6il12tnfil8gmcsf细胞因子其它因子杀伤肿瘤细胞抗原提呈作用前列腺素白三烯补体成分纤维蛋白结合蛋白凝血因子溶菌酶酸性水解酶赖氨酸酶胶原蛋白酶弹性纤维蛋白酶伤口修复吞噬并杀伤病原微生物即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2
C) 细胞因子受体及其作用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受体(MCP-1R)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β受体(MIP-1α/βR) IFN-γ、M-CSF、GM-CSF等细胞因子受体
14.07.2020
13
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 抗肿瘤作用 加工处理递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
33
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诱导细胞免疫 M :IL-12、IFN- →Th1→细胞免
疫 诱导体液免疫 NKT、肥大细胞:IL-4 → Th2→体液
免疫
14.07.2020
34
协助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发挥免疫效应 Ab产生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参与下,
发挥:溶菌作用、调理作用、ADCC等
14.07.2020
35
本章重点
固有免疫的组成;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联系
与区别。
14.07.2020
36
血脑屏障 (Blood Brain
Barrier)
14.07.2020
37
血胎屏障 (Blood Placental Barrier)
14.07.2020
38
血胎屏障(Blood Placental Barrier)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
养层细胞共同构成。
14.07.2020
4
14.07.2020
(2)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 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
胞) 树突状细胞 NK细胞、NK T细胞、γδ T细胞、B1细
7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
固有免疫的识别受体 ,MR、SR、TLR等,
胚系基因编码,较少多样性,识别病原体或宿 主凋亡细胞表面的共有特定分子结构 (PAMP);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
组成:屏障结构;固有免疫细胞;体液 中的抑菌/杀菌成分
14.07.2020
3
(1)屏障结构
皮肤黏膜屏障
机械性阻挡病原体的入侵(体表物理屏障)
分泌抑菌物质(体表化学屏障)
正常菌群(体表微生物屏障)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
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
PRR的配体,广泛分布于病原微生物,是病原
体或宿主凋亡细胞共有的保守的分子结构,如
PGN、LTA、LPS、甘露糖残基、双链RNA、
14.07.2020 磷脂酰丝氨酸等;
8
模式识别受体(PRR) 膜型PRR
甘露糖受体(MR) 清道夫受体(SR) TLR2与TLR6/TLR1
TLR4 与 CD14(MD-2辅助) TLR5 TLR10 TLR11 胞内PRR TLR3 TLR7/TLR8 TLR9 分泌型PRR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C-反应蛋白(CRP) 脂多糖结合蛋白(LBP)
molecular pattern, PAMP)
应答特点
PRR识别PAMP而被激活
无克隆扩增
迅速产生效应
14.07.2020
29
14.07.2020
30
四、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 之间的联系
14.07.2020
31
14.07.2020
32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
14.07.2020
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残基 细菌细胞壁磷酰胆碱 G- 菌脂多糖(LPS)
14.07.2020
10
B) 调理性受体及其作用
通过表面IgG Fc 受体(FcγR)和补体受 体(CR) ,识别并摄取抗体(IgG)或补体 (C3b /C4b)结合的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14.07.2020
11
14.07.2020
14.07.2020
24
请自学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 NK T细胞、γδ T细胞、B1细胞 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4.07.2020
25
(3)体液成分
补体、细胞因子、防御素、溶菌酶、干 扰素、乙型溶素
14.07.2020
26
二、固有免疫的作用时相
固有免疫
即刻~:0-4小时,屏障,吞噬细胞、补 体

5
1)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s) 中性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14.07.2020
6
A) 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作用
巨噬细胞可通过表面模式识别受体 (PRR)直接识别结合某些病原体共同 表达的和宿主衰老、损伤和凋亡细胞表 面呈现的特定分子结构 -病原相关分子 模式(PAMP)。
14.07.2020
(D)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14.07.2020
19
抗原 提呈作用
吞噬并杀伤 病原微生物
伤口修复
分泌
杀伤 肿瘤细胞
细胞因子
IL-1 IL-6 IL-12 TNF-a IL-8 GM-CSF

溶菌酶 酸性水解酶 赖氨酸酶 酯酶 胶原蛋白酶 弹性纤维蛋白酶
其它因子
前列腺素 白三烯 补体成分 纤维蛋白 结合蛋白 凝血因子
14.07.2020
20
2) NK细胞
即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NK) 形态:体积较大 、胞浆丰富 、含较大的颗粒 表面标志:CD3-、CD56+、CD16+ NK细胞的受体: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能激发NK细胞的杀伤作
用; 杀伤细胞抑制受体,能抑制NK细胞的杀伤作
固有免疫应答
innateimmunity
讲授内容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联系
14.07.2020
2
一、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e) / 天然免疫 / 先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先天具备、无特异性、无记忆性、 可稳定遗传
疫应答
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
14.07.2020
15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
(1)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OIs)
还原型辅酶I
OH-
氧化作用
O2
O2-
1O2
杀伤靶细胞
还原型辅酶II
H2O2
细胞毒作用
(2)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NIs)
L-精 氨酸
+
诱导型NO合成酶
O2 还原型辅酶II 四氢生物喋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