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有感:《沧浪之水》官场游戏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有感:《沧浪之水》官场游戏法则
《沧浪之水》是当代文学家阎真的长篇小说,书名出自屈原的《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是一部体制内年轻人的官场升迁史和心灵演变史,最终主人公还是没能用沧浪之水洗去官场的污浊。
小说主人公池大为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卫生厅,是马厅长亲自要来的人。
按理说,他但凡搭上了马厅长这条线,就能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知识分子的骄傲和清高,让他拉不下脸来求人。
于是,他就只能被小人得志的丁小槐排挤。
因为天真地相信马厅长能采纳下面的建言,他在会议上提出了厅里存在的问题,却被调到中医研究院这个清水衙门。
对于池大为来说,上班可以看书,闲时可以写论文,如果不是带着惩罚性质,其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他结了婚,妻子董柳很纯朴,对于在筒子楼里只有一间房、不喜欢当官的丈夫还是觉得很满足,唯一的要求不过是买一件红色的衣服。
妻子怀孕,还是需要每天乘坐公交车每天来回两个小时。
妻子剖腹产时没有钱交押金,求到卫生厅才让妻子住院。
岳母过来帮着带孩子,连老带小四口人只有一间房。
儿子想进好的幼儿园,还要靠口花花的妹夫转了六七道弯找关系。
面对生活的艰难,他彷徨而无奈,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他终于明白,多年来支撑着他的“精神大夏的天下意识千秋情——不过只是一种心灵情结罢了。
”为了妻子和儿子,他终于决定改变,放弃坚持,放弃初心,“重新构筑自己的意义世界”。
这很可悲,也很无奈,为了生活,他也只能学会“不要脸没良心”。
曾经书生意气最终一事无成的晏老师点醒了他:“当官没有别的门道,对给他那张椅子的那个人负责就行了”。
妻子董柳业务能力强,有着“董一针”的美誉,马厅长孙女生病给了池大为机会,让池大为重回马厅长的视野,董柳之前想尽办法没能调动的单位,马夫人一句话就解决了。
池大为把舒少华等人联名上访的消息连夜汇报给马厅长,自此正式被纳入马厅长的阵营。
他重又回到卫生厅,从坐着冷板凳的科员,一路升迁到科长、副处长、处长。
他能洞悉领导的心思,坚定地站队马厅长,在政治上平步青云。
在马厅长的安排下,他进行博士学习,靠老同学前女友的关系报国家课题,提议设立陈列馆。
面临卫生厅的换届选举,他从老乡处得到内幕消息,坚定站在马厅长一边,马厅长连任,池大为被提拔为副厅长。
他始终坚持跟着马厅长的方向走,在中组部加快干部年轻化的精神下,马厅长被迫退休,池大为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厅级干部。
细数池大为从坐冷板凳到最后春风得意,无非是他遵守了体制内的游戏规则。
那些书生意气,那些初心和坚守,都被他在生活的一地鸡毛面前无奈放弃。
成为厅长的池大为还有一些残余的平民思想,他想引导卫生厅建立对话的渠道,让小人物也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然而最终却发现无法推行,即使他的得力干将,也在刚开始就想到了撤退的路线。
在分房的问题上,他想发扬风格,划掉了两条为他量身定造的条件,最终在排行中名列第五。
然而,最终还是拿到了董柳看中的那套新房。
他想把资金的差距缩小,却遭遇到了从副厅长到处长们的一致反对。
当他放弃一直以来的坚守时,一方面是为了妻子儿子,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真正做点事。
可是一旦坐到了那个位子,却发现会有“这么多的好处送到眼前来”。
能说池大为不是个好人吗?他并不贪婪,面对行贿的行为,他可以义正严辞地拒收。
面对被打压的知识分子,他也在上任后第一时间解决了他们的职称问题。
面对分房,他主动放弃最高的等级。
面对奖金发放,他也自动降到二等。
然而,随着职位的提升,他才发现“灰色地带宽阔到这种程度,简直是一望无际”。
利用内幕消息进入股市,利用董事长的身份操纵股市,“只需动一个念头就可以得到上百万几百万的钱”,而不需要冒一点风险。
这种时候,能够保持“心如止水”的,那不是人而是神了。
池大为只是一个人,所以他只能被推动着不断向前走。
站在父亲的坟前,池大为理解父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容不迫地走了牺牲的道路”,然而自己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他也曾想坚持初心,但是生活却让他“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最终成了官场的另一个马厅长。
读完最后一个字,忍不住掩卷唏嘘。
这部小说之所以长盛不衰,长年畅销,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部现实的、黑色幽默的小说,给我们揭露了官场的游戏规则,指出了升迁方向。
虽
然是小说的背景设定是体制内,但是对于其他职场又何尝不适用?官场的游戏规则,又何尝不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晏老师在体制中过了辈子,最终一事无成,连女儿小雅想调个工作都无可奈何。
池大为以此为鉴,并接受了晏老师的“教导”,才能平步青云,在坐了八年冷板凳之后如同坐了火箭似地一路攀升,这是他们不同的人生选择,无疑最后的成功属于池大为,小雅的工作调动不过是成为厅长后的池大为一句话的事儿。
所以,人生最好的选择,并不是坚持几条原则,守着自己的良心,而把自己交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