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东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第二,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第三,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从而使学生把个人的科学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 第四,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二、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十月革命前后两个阶段。 1868年,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俄国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877年,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十月革命后,苏联心理学界尝试以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改造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理论观点的探讨方面作了很多工作。有较大贡献的有维果茨基(1896-1934),布隆斯基(1884-1941)和鲁宾斯坦等人。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践进行综合性研究,反对机械地将动物学习理论应用到人类的教育情景中来。
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
1、项目检核表 将要观察的学生各项心理特质或特征性行为作为项目列于表上,如“仪容整齐”、“勤奋好学”、“受人欢迎”、“自我中心”、“不诚实”。当所观察的学生具有某些特质或行为特征时,就在对应的项目前做出标记,如打“√”。例如下表所示。
与老师的关
与同学的关
学习兴趣
学习成绩
二、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心理学界公认这一年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的时间。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从整体上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性质与作用、发展概况及科学研究方法。为学习者了解教育心理学勾画一个初步的轮廓,也为随后各章建立一个总体框架,做一个交代和铺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但有自身的学科性质与作用、研究对象和内容,而且有自身的发展轨迹和研究方法.这些是本章重点介绍的问题
三、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指自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译介国外的教育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泽,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肖孝嵘(1940年)等编著了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三个阶段即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 (二)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三)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杨玲
【参考书】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陈琦,刘德儒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张大均主编: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8.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2年7月第1版。 9 杨玲,王爱兰主编:《教育心理学》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本章的学习目标
1.能解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3.能与语言解释清楚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4.能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 5.能根据学校教育实际中的问题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6.记住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7.简要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 法与程序。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 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 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一)基本理论 包括: “教育心理学概述” ;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二)学习心理 包括: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 “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 (三)品德心理与心理健康 包括: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 (四)教学与教师心理 包括: “教学设计” ; “课堂管理” ; “教学测量与评价” ; “教师心理” 。
从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不但注重将教育心理学问题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而且改变了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全盘否定的态度,重视对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对儿童发展的实验研究,出现了“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第二,理论思想比较活跃,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巴甫洛夫的联想一反射理论、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与加里培林等的学习活动理论; 三,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采用人际关系层次测定的方法,对个体获得系统的个性特征、人格化过程的规律性,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四,重视教育心理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探讨,忽视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教学研究中重视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强调心理结构形成过程中活动、交往的作用,是苏联教育心理学的特点。 第五,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所吸收。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集中表现为: 一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尽管不同的教科书对如何教或如何学的问题各有侧重,但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异,课堂管理和教师心理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同时,各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歧日趋缩小,相互之间吸收着对方的合理内容,学派界限趋于模糊。 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尤其是60年代初,由布鲁纳(J.S.Bruner,1915—)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把这种热情推向了高潮。人本主义思潮 、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也日益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作用 首先,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揭示的心理学规律不仅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而且为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此外,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王小名
√
本课程简介
内容:
教育心理学
学生
学
教
发展理论
学生多元化
特殊的学习者
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的基础
学习理论
有效的学习环境
评估学生的学习
标准化测验
有效的教学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这一定义包含四层意思: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 第二,在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 第三,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学与教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方面。无论是学习中的心理活动还是教学中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离开了教育过程就无从研究和无法理解它。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心理学不同与教育学,它不研究教育过程本身,而是着重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 第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对学与教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
【学习评价】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什么?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3.简述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说一说西方教育心理学与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在体系上和研究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4.如何理解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 6.记住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7.简要说说教育心理学以下四种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与实验法。
(二)实验性研究方法 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自然试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教育心理学中目前大量进行的是自然实验。 1、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2、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实验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记录教育过程中某些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来揭示研究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观察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从20 年代起,对动物和人的学习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形成了各个学派,这些理论以及学派之争,对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起了促进作用。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到40年代,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第二,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第三,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从而使学生把个人的科学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 第四,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二、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十月革命前后两个阶段。 1868年,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俄国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877年,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十月革命后,苏联心理学界尝试以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改造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理论观点的探讨方面作了很多工作。有较大贡献的有维果茨基(1896-1934),布隆斯基(1884-1941)和鲁宾斯坦等人。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践进行综合性研究,反对机械地将动物学习理论应用到人类的教育情景中来。
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
1、项目检核表 将要观察的学生各项心理特质或特征性行为作为项目列于表上,如“仪容整齐”、“勤奋好学”、“受人欢迎”、“自我中心”、“不诚实”。当所观察的学生具有某些特质或行为特征时,就在对应的项目前做出标记,如打“√”。例如下表所示。
与老师的关
与同学的关
学习兴趣
学习成绩
二、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心理学界公认这一年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的时间。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从整体上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性质与作用、发展概况及科学研究方法。为学习者了解教育心理学勾画一个初步的轮廓,也为随后各章建立一个总体框架,做一个交代和铺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但有自身的学科性质与作用、研究对象和内容,而且有自身的发展轨迹和研究方法.这些是本章重点介绍的问题
三、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指自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译介国外的教育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泽,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肖孝嵘(1940年)等编著了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三个阶段即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 (二)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三)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杨玲
【参考书】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陈琦,刘德儒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张大均主编: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8.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2年7月第1版。 9 杨玲,王爱兰主编:《教育心理学》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本章的学习目标
1.能解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3.能与语言解释清楚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4.能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 5.能根据学校教育实际中的问题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6.记住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7.简要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 法与程序。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 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 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一)基本理论 包括: “教育心理学概述” ;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二)学习心理 包括: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 “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 (三)品德心理与心理健康 包括: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 (四)教学与教师心理 包括: “教学设计” ; “课堂管理” ; “教学测量与评价” ; “教师心理” 。
从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不但注重将教育心理学问题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而且改变了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全盘否定的态度,重视对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对儿童发展的实验研究,出现了“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第二,理论思想比较活跃,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巴甫洛夫的联想一反射理论、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与加里培林等的学习活动理论; 三,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采用人际关系层次测定的方法,对个体获得系统的个性特征、人格化过程的规律性,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四,重视教育心理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探讨,忽视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教学研究中重视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强调心理结构形成过程中活动、交往的作用,是苏联教育心理学的特点。 第五,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所吸收。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集中表现为: 一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尽管不同的教科书对如何教或如何学的问题各有侧重,但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异,课堂管理和教师心理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同时,各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歧日趋缩小,相互之间吸收着对方的合理内容,学派界限趋于模糊。 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尤其是60年代初,由布鲁纳(J.S.Bruner,1915—)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把这种热情推向了高潮。人本主义思潮 、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也日益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作用 首先,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揭示的心理学规律不仅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而且为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此外,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王小名
√
本课程简介
内容:
教育心理学
学生
学
教
发展理论
学生多元化
特殊的学习者
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的基础
学习理论
有效的学习环境
评估学生的学习
标准化测验
有效的教学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这一定义包含四层意思: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 第二,在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 第三,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学与教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方面。无论是学习中的心理活动还是教学中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离开了教育过程就无从研究和无法理解它。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心理学不同与教育学,它不研究教育过程本身,而是着重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 第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对学与教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
【学习评价】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什么?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3.简述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说一说西方教育心理学与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在体系上和研究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4.如何理解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 6.记住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7.简要说说教育心理学以下四种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与实验法。
(二)实验性研究方法 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自然试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教育心理学中目前大量进行的是自然实验。 1、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2、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实验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记录教育过程中某些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来揭示研究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观察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从20 年代起,对动物和人的学习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形成了各个学派,这些理论以及学派之争,对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起了促进作用。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到40年代,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