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中方寸,走向美好——圆的认识小学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中方寸,走向美好——圆的认识小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圆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图形,能正确地读、写、认识
圆。
2.通过观察讨论,认识圆的特点。
3.进一步感受圆的美与实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
1.认识圆:形状、定义。
2.圆的特点:轮廓、周长、面积。
3.圆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形状、定义及其特点,感知圆的实用价值。
四、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对圆的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如轮胎、篮球、钟表、蛋糕等,引导学生感受圆形美和实用价值,并让学生感受“圆”的美好与神秘。
(2)通过一首儿歌《圆圆的世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如:天空之眼是圆形的月亮、太阳是圆形的热球、飞行的足球也是圆形的、蛋糕上的蜡烛等。通过歌曲带领学生认识生活中种种圆形的事物,并猜测“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知识
(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一个圆,形状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在黑板上绘制圆形,让学生接触圆的形状。
(2)通过绘制、观察、描述圆的轮廓、周长、面积,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与特点。
(3)针对圆的实际应用,举例说明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实用价值。
3.活动体验
(1)在教学流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自行制作一个圆形物品,如:剪纸、手环、摆件等。通过亲手制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圆的性质,感受成就感以及体验函数美。
(2)学生们也可以组成小组,探究圆中的许多规律和神秘,如圆周率,让学生去网上找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以及讨论,拓宽他们对圆的认知和兴趣。
4.巩固练习
根据学生的思维程度,老师可以设计一定难度的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如课堂练习、小测验等。
5.总结评价
针对学习的情况,让学生互相总结,加深对于“圆”的认识、了解舞台,并让学生自我评价,检验掌握程度。
六、教学后记
本堂课注重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互相合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圆这个数学图形,了解它的美好和特点,体验到“看得见的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教学方式多样,既有口头呈现,也有观察实物、制作圆形物品、小组讨论和游戏练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圆的认知过程中,不仅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也让学生在开心的氛围学习圆的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们在学习圆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新知识和新技能,更是发现了自我的潜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