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LTURE 中小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梁丽丽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摘 要 文章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剖析中小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现状,客观地研究了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紧缺、管理经验不足、产品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计划
与物料需求计划不匹配、库存成本高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中小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优化措施,解决中小企业现有问题,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绩效,从生产运作的角度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发挥中小企业
的优势,促进其健康、科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运营管理模式 运营管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28-049-04
运营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实现有效的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运营管理是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并列的企业三大职能之一,它将人力、物料、设备、技术、信息、能源等诸多投入转化成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价值。
运营管理的任务是建立高效的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的系统,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全方面完成生产运作管理要求的任务,包含产品或者服务的品类、质量、生产数量、运营成本和交货时间等的要求,并且让物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时长缩短、在制品库存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的绩效,从生产运作管理的角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运营管理现状
中国中小企业飞速发展,不仅数量上增长快速,营业收入也是逐年增长,现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
国家反复强调要创建“小而精、活力强”的中小企业,努力促进就业稳定,经济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2020—2022年《中国统计摘要》连续三年公布了全国规上企业的主要经济数据。
2021年,三类规上企业法人单位数为917265家,其中大型企业占比为2.4%,中型企业占比为14.2%,小微型企业占比为81.4%(见表1)。
中小企业数量占比大,创收占比高,优点突出,运营灵活、管理涉及面广、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然而,在良好机遇面前中小企业也遇到了很严峻的困难。
由于中小企业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而引起企业生产库存增多、产品或者服务价格低、生产质量下降、竞争力大等问题,出现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人力资源匮乏、经营管理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组织结构不合理、主生产计划与物料计划不匹配等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其正常发展[1]。
基于中小企业运营管理现状,需对其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措施,让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并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促进其健康、科学、高质量发展。
二、中小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发展数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经营资金紧缺,融资方式少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方式少,向银行贷款是比较常见的渠道,但是银行贷款手续多而烦琐,对中小企业的资质核查严格,对于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而言,救不了急。
而且,企业融资资金只能以短期融资
表1 2019—2021年按单位规模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数
行业
法人单位数(人)占比(%)增长率(%)2019年2020年2021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0年2021年
规上工业企业372822383077408732100100100 2.8 6.7
大型企业825581177897 2.2 2.1 1.9-2.8-2.7
中型企业43105407453944311.610.69.7-5.5-3.2
小微型企业32136233421536139286.287.288.448.1限上批零住餐业24606727715631750410010010012.614.6大型企业570459545641 2.3 2.1 1.8 4.4-5.3
中型企业58663627296408523.822.620.2 6.9 2.2
小微型企业18170020847324777873.875.27814.718.9规上服务业企业168209173254191029100100100310.3大型企业641379408334 3.8 4.6 4.423.85
中型企业21716254332654412.914.713.917.1 4.4
小微型企业10054812351313780059.871.372.122.811.6各类企业总计787098833487917265100100100 5.910.1
大型企业204722201121872 2.6 2.6 2.47.5-0.6
中型企业12348412890713007215.715.514.2 4.40.9
小微型企业60361066620174697076.779.981.410.412.1 资料来源: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2019—2021年全国规上企业主要经济数据简要分析。
表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一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要求,制定企业融资方案,使融资方案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的运营管理发展战略
融资方式二结合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分不同层次优化中小企业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目标,制定符合不同层次的企业发展的投资方案,确定企业执行方案与企业战略层次目标保持一致
融资方式三有效合理利用企业资金,努力增加企业的融资方式,并有效执行投资方案,确定融资的落实度,同时要注意尽可能规避风险,实现资金利用率最大化,为中小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资料来源:笔者收集整理。
表3 运营管理组织结构优化策略
优化措施一成立资材部,总体负责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采购、仓储、运输和成品外发等工作
优化措施二办公室升级为人力资源部,全面负责人力招聘、培训等工作
优化措施三成立生产部,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理顺制造中心系统与品质管理中心的关系
优化措施四市场部与客服部合并形成业务部,进一步强化以客户为关注中心的理念
优化措施五整合成品质保证部,形成品质管理中心
资料来源:笔者收集整理。
为主,没办法保证长期的企业生产发展。
中小企业往往是凭借一项产品或技术的优势地位抢夺市场,但这个需要长远的资金支持,如果缺乏良好的融资模式,也会错过最佳的生产时机。
中小企业资金紧缺,融资困难,大部分原因是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跟不上[2]。
(二)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员工生产技术水平低
由于资金紧缺,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
CULTURE
支出是很少的,企业管理能力偏低,只是习惯维持传统的人力管理方式,忽略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生产管理的效率低下,管制制度缺乏、不完整。
另外,中小企业也缺乏人才引进方案,对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也存在影响。
(三)产品组织结构不合理
很多中小企业的产品组织结构都不太合理,形成低水平、高重复的生产。
经过近三十年的演变,运营管理从大规模生产演变成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化生产。
从生产的角度看,企业的竞争变成了运营管理模式之间的竞争。
中小企业没有作一个整体的规划,其组织结构仍是直线职能型,已经不适合公司发展的需要。
现代中小企业需将现有的采购部、生产部、物流部、配送部整合起来,才能响应市场的竞争,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运作。
(四)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不匹配,技术设备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不管是大规模生产还是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都需要专门的生产运作部门的管理,否则难以科学高效完成企业运营管理。
同时,中小企业往往会疏忽制定科学的综合生产计划以及主生产计划。
其物料需求计划与生产计划也不匹配,相互脱节,生产部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配送的物料时间过长,使得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生产成本偏高,没有市场竞争能力。
(五)库存成本过高
中小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通常会储备一定的物品库存,以保障企业生产、销售等的持续进行,但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库存会占用大量的运营资金,产生过高的库存成本,还可能掩盖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下面针对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运营管理成效。
(一)为缓解融资压力,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融资方案
需根据企业的运营管理目标,多方位地考虑融资
表4 运营计划
时间内容
长期计划(5~10年)长期生产能力、选址/设施布置
中期计划(3~18个月)生产人员安排、产量控制
短期计划(详细事项)机器负荷、工作指派
资料来源:笔者收集整理。
表5 库存类型及降低策略
库存类型基本策略具体措施
周转库存减少批量Q
降低订货费用
缩短作业交货时间
利用相似性加大生产批量
渠道库存减少渠道存货
扁平化渠道结构
减少流通环节
及时反馈真正的终端销量数据
安全库存订货时间尽量接近需求时间
订货量尽可能接近需求量
改善需求预测
缩短生产周期和订货周期
减少供应的不稳定性
增加设备与人员的柔性
季节性库存使生产速度与需求吻合尽量让需求波动持平
在库库存缩短生产-配送周期
标准库存前置
慎重选择供应商和运输商
减少批量Q
资料来源:笔者收集整理。
方式,尽可能获得长期投资途径,不断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资金回报率。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见表2。
相对于大型企业管理来讲,中小企业存在运营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资金链供应不足的情况。
因此,也需要从产能规划、原材料采购规划、物流配送规划、生产技术提升等方面优化运营模式,这样才能降低运营管理成本,降低资金紧缺的压力。
在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成本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样才能实现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才能从基础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盈利能力。
(二)精心培养技术人才,优化运营管理流程,提高生产运作管理质量
中小企业需花心思、花时间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进技术型人才,培养技术型管理人才,重视由技术型管理人才带动生产,并将资深技术管理人员提拔为企业运营管理部门主管,为中小企业生产管理做好铺垫。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聘请运营管理专家,通过适当运营管理培训,使企业员工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要关心员工心理,关注员工绩效,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流程,提高员工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员工之间的友好协助,达到企业生产盈利最大化[3]。
(三)运营管理组织结构优化策略
具体措施见表3。
(四)运营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相结合的优化策略
中小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制定不同层次的运营计划,见表4。
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是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的生产运作计划体系十分重要。
中小企业需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及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进行企业业务规划,并根据相应的运营计划制定企业综合计划,结合综合计划分解出企业的主生产计划,最后制定对应的物料需求计划[4]。
中小企业制定综合计划,能够将相对稳定的供应和不断波动的需求匹配起来,企业计划者要对生产产出率、员工人数及其变化、库存水平及其变化、待发货订单和转包合同等一一制定决策。
综合计划分解得到主生产计划,从而将各类产品的生产时间和生产量最终确定下来。
在生产计划的指引下,还需承接主生产计划的产生品出产安排,将生产用到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各类物料细项的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计划确定下来,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出产计划得以实现,做到准时化生产。
(五)制定与库存类型相匹配的库存降低策略
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可以针对不同的库存类型,制定相对应的策略,如表5。
通过相对应的措施,使中小企业持有库存的成本与提供合理顾客服务水平的成本达到平衡,对库存水平进行认真的计划,保证企业能够追踪库存细项,以及对库存成本进行控制。
四、结语
加强中小企业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的总体运营目标,实现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增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生产运作管理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本文对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以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中小企业企业融资压力和风险,制定符合中小企业战略目标的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提出实现中小企业各阶段、各层次的运营决策,为中小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优化提供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推进中小企业的健康科学快速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玙.我国中小企业运营管理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3):87-87.
[2]邝劲柏.HLC公司生产运作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3]姜飞.浅谈如何优化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体系[J].商展经济,2022(05):135-137.
[4]尉彬彬.企业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分析[J].老字号品牌影响,2022(17):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