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现象-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现象
汉语经历了由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词汇系统向以双音节词为主的词汇系统转化的过程,这种现象就是单音词复音化,是汉语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从单音词复音化的起始时间、单音词复音化的原因、单音词复音化的途径、单音词复音化的表现形式等多个角度对与单音词复音化有关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对来讲,在单音词复音化程度的判定标准方面却鲜有人探讨,而对该问题的探讨直接关系到单音词复音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加速发展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变为以复音词为主等一些与汉语发展规律有关的重大问题。
在我们看来,不是人们不想探讨单音词复音化程度的判定标准,而是时机不成熟。
众所周知,与语音、语法相比,词汇的研究最为薄弱,而词汇史的研究更是薄弱,这是因为词汇史要建立在专书研究之上,而专书词汇研究的兴起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大量出现的事,这也就无怪乎属于词汇史范畴的单音词复音化现象的研究只能局限于概论性的推测了。
要想进人科学的探讨阶段,则有待于大量的有关专书词汇研究文章的出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很多学者对汉语史上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了定量一定性式的专书词汇研究,他们统计出了一大批数字,得出了一些可靠的结论,为汉语词汇史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从数量方面探讨单音词复音化现象准备了条件。
本文将
充分利用各位学者统计出来的数据,分别把数量、频率、义项、构词方式是否完备等四个方面作为标准来评定上古汉语中单音词复音化的程度。
一、数量标准
数量标准就是从单音词、复音词的数量对比看上古汉语中单音词复音化的程度。
在表中,我们共收集了15位学者对上古汉语13部有代表性著作的数据统计。
通过表,我们可以看出复音词的发展趋势。
表显示,复音词发展的趋势是其所占词汇总数的百分比迅速升高,呈阶梯状快速递增。
从《尚书》(西周初年)到《战国策》(战国末期),史书类专书中的复音词由占词汇总数的19.44%升高到54.36%,升高了34.92%;子书类从《论语》(战国初期)时的15.90%升高到《韩非子》(战国末期)的50.82%,升高了34.92%,这说明复音词的数量在先秦时期的增长非常迅速。
时下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古是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的加速时期”,例如朱庆之认为“从汉语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看,汉语词汇终将实现双音化,但是这个进程在魏晋以前是极其缓慢的,而进入中古以后,双音化的步伐突然加快,在短短的二三百年中汉语词汇系统(主要指文献语言的词汇系统)以单音词为主的面貌就得到了根本的改观”。
周荐也指出,“众所周知,汉语远古到上古时代的词汇,以单字为主;复字词是中古开始为适应语言的需要才大量产生。
”由此可见,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中古是
汉语单音词复音化加速时期的观点,似乎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定。
但是,从收集的数据看,却不是这样,15位不同的学者对上古汉语有代表性的或是同一语料或是不同语料的统计显示:从西周到战国末期,仅有800多年的时间,复音词平均升高了34.92%,平均每百年大约升高4.37%。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复音词发展如此迅速,这充分表明单音词复音化在先秦时期就在数量上开始快速的增长。
由此可知,从数量上看,复音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快速的增长,因此把春秋战国时期定为单音词复音化的第一个加速时期,把中古定为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的第二个加速时期(中古时期单音词复音化的具体增长情况,我将在另一篇论文《从复音词的数据看中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中详谈)比较妥当。
这种现象的出现,完全与当时社会的迅速发展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但人们思想活跃,从而导致大量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
词汇是社会生活最敏感的反映,为了表达新事物,词汇必然大量地增长。
根据各位学者的统计,从词类上看,表示事物名称的复音名词的数量增长最为迅速,就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朱庆之、周荐两位先生会得出以上结论呢?这是因为朱庆之先生作出该结论的时候是1992年,受科研条件的限制,当时大规模进行定量一定性式专书复音词的研究还没有开始,朱先生的结论可能是靠个人的语感得出的;周先生是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而该观点属于古代汉语词汇的范畴,所以周先生
对该观点的认识大概是靠已有研究成果得出来的,我们从周先生讲的“众所周知”一词就可以看出,周先生的结论是引用他人的,其最终根源还是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学界的看法。
二、频率标准
上古汉语专书中的复音词在初期(西周至春秋)占该书总词
汇量的20%左右,到后期(战国末年)则占50%左右。
从单音词和复音词所占总词汇量的比重看,复音词与单音词数量比在战国末期已经非常接近了,但在使用频率上并非如此。
见表。
《战国策》大约有15万字,共有6436个词,其中单音词2407个(包括150个专有名词),复音词4029个(包括专有名词1341个)。
除去专有名词外,书中共有4945个词,其中单音词2257个,一般复音词2688个,一般复音词占词汇总数的54.36%。
我们能据此判断复音词在战国后期就占一定的优势了吗?不能。
表3显示在《战国策》中出现一次的词有3138个,其中只出现一次的单音词有489个(包括专有名词),占出现一次词汇总数的15.58%,且大部分是冷僻词;出现一次的复音词有2649个(包括专有名词),占出现一次词汇总数的84.38%,且大部分是新兴的复合词。
出现500次以上的有31个,其中单音词有30个,占96.77%,复音词只有1个,占3.23%。
这表明战国后期单音词在使用频率上仍占绝对优势。
另外,据廖集玲统计,《论语》共有单音词1121个,出现了12769次,平均频率是11.39;复音词467个,出现了1354
次,平均频率是2.90,单音词的平均频率是复音词的3.92倍。
《孟子》共有单音词1379个,出现了28800次,平均频率是20.88;复音词815个,出现了3070次,平均频率是3.77,单音词的平均频率是复音词的5.54倍。
《韩非子》共有单音词2356个,出现了83122次,平均频率是35.28;复音词2233个,出现了8696次,平均频率是3.89,单音词的平均频率是复音词的9.07倍。
由此可见,上古汉语中,一方面复音词在数量上有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其标志是复音词占词汇总数的百分比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从使用频率上看,随着所统计专书篇幅的增长,复音词的使用频率却在降低,单音词的使用频率在升高,这说明上古汉语中单音词仍占绝对优势,复音词只是在数量上有了一定发展,常用单音词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复音词的使用频率。
三、义项标准
单音词复音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解决上古汉语中
的单音词义项过于丰富,从而影响词义表达精确性的矛盾。
因此,从单音词和复音词义项的对比看,上古汉语单音词的义项非常丰富,而复音词,特别是占复音词数量绝大多数的复合词只在文献中出现1次,从宽的判定复合词的标准来看,可以把它们判定为复合词,从严格的标准来看,它们只能算作临时词,还处在由词组向词凝固的阶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上古汉语中绝大多数复音词的义项只有1个,复音词有多个义项的很少。
例如:张双棣
统计出《吕氏春秋》共2972个单音词,其中表现单义的1691个,占单音词总数的57%;表现多义的1281个,占43%,其中表现两个义项的546个、三个义项的352个、四个义项的184个、五个义项的86个、六个以上义项的93个。
1074个复音词中,有1032个单义词,占复音词总数的96%,表现多义的共42个,占复音词总数的4%,其中表现2个义项的39个、3个义项的3个。
据鲁六统计,《荀子》共2170个单音词,其中单义词1106个,占51%;多义词共1064个:2个义项的445个,3个义项的263个,4个义项的156个,5个义项的73个,6个义项的50个,7个义项的27个,8个义项的18个,9个以上义项的32个。
而2160个复音词中,只有99个多义词。
从词的兼类看,先秦文献中兼类词基本上是单音词,复音词很少。
如张双棣统计出《吕氏春秋》共有兼类词466个,其中单音词451个,复音词15个。
这表明在上古汉语中单义词的义项非常丰富,而在单音词复音化中产生的复音词的义项很贫乏。
四、构词方式是否完备的标准
构词方式是否完备也应被视为判定单音词复音化是否在上
古汉语已经完全开始的一个标准。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现代汉语中的各种构词方式在上古汉语末期已经基本完备,例如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附加式从西周时期的《诗经》、《周易》就开始出现了,主谓式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论语》中出现,重叠式、补充式、综合式出现得较晚。
从能产性的角度来讲,联合式
和偏正式是能产的,动宾式、主谓式、补充式、附加式、重叠式以及综合式是非能产的,这和现代汉语中相应的构词方式的能产性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汉语的各种构词方式在上古汉语末期就已经基本具备,它们在单音词复音化的进程中起着各自应有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分别把数量、频率、义项、构词方式是否完备等四个方面作为判定单音词复音化在上古汉语进程中的标准,结论是上古汉语中的复音词在数量上有了快速的增长,并且汉语的各种构词方式在上古汉语末期已经基本具备,这说明单音词复音化已经在上古汉语中开始了第一次快速的增长,但复音词在使用频率的高低和义项的丰富程度上还是远远低于单音词,这说明单音词复音化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