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 亥
龚
杂 自
珍
诗
【龚自珍】(1792—1841年),字璱 人,号定庵。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 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 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代表作】《定庵文集》。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 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 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 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
游山西村
莫:不要。
酒陆以清浑游为:贵浑。浊。
豚:小猪, 这里指猪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腊酒:腊月所酿的酒。
诗意:不要笑农家腊月里 酿的酒浑浊,在丰收之年用丰 足的菜肴款待客人。
疑:怀疑。
暗:暗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意:山重峦叠嶂, 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 面没有路,(突然)出 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 山村。
思绪万千的他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 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 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 首诗一首都没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飞来峰上所看到的 景物,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望
杜
甫岳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 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杜甫也常 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 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 《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 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造物主对泰 山情有独钟 ,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神奇秀美景色的喜 爱;
“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 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 遮天蔽日的形象。
是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上句 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 实写。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指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指山色。
未了(liǎo):不尽。
诗意:巍峨的泰山,到 底如何雄伟?泰山横跨齐鲁, 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拟人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你如何理解这句的意思?
议论 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 的山峰。 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从而使 人认识到:人不能只有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写景抒发 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 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 为后文议论打好基础。三四句议论,由前两句自己 的生活经验体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绝句 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 一首,短小精粹。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 种汉语诗歌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 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其中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居多。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 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 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 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写景 村外之景
抒情 村内之情
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 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 表述,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扣门”与 首句“农家”摇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 且更耐人寻味。
登 王飞 来 安
石
峰
【王安石】(1021—1086年),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 革家。谥号“文”,故世称王 文公。
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 家”,王安石树立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 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
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横。著作存《王临川 集》《临川集拾遗》等。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 诗人离开长安,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 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 带)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 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 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 首”、“天下第一山”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 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 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 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 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 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30岁, 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壮怀, 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山体由石 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 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飞来峰面朝灵 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 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 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 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 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 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 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 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 此诗。
议
不畏浮云遮望眼, 障碍、挫折等。
眼:视线。
论 自缘身在最高层。 缘:因为。
最高层:最高处。
诗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 站在塔的最高层。
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天刚破晓,在塔上就可 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
着月明来闲游。 间,即随时。
诗意:今后如果还能容许 我清闲无事,乘月漫游,我会 拄着拐杖随时敲开你家门。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 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 的出游、写景、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 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涵着希望。
第三句写时间和空间,第四句描写自身情状,天、地、人融为一 体,勾勒了辽阔悠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怀才 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展现了一幅雄浑、浩瀚、 空旷的画面:楼台高耸,诗人独立幽州台上,临风远 眺,面对悠悠天地,思绪万千。前三句以浩瀚宽广的 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为背景;第四句饱含 感情,凌空一笔,一个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深感孤 独悲伤的诗人形象立于画面之上,十分鲜明。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意:终要登上泰山的 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 会显得极为渺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远望所见,是乍一望见泰山时的惊叹仰慕 之情,并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 参天耸立的形象。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 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 “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 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 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 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 和眼界的空阔,充满对泰山迷人山色的沉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览”字之中充满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概。
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为春社日,祭灶神,祈求丰收。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鼓:吹着箫打着鼓。
古风存:保留 着淳朴的古时风俗。
诗意: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 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时的风尚仍然保存。
若:如果。
拄:拄着。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闲乘月:趁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人生感慨?
诗人纵观古今,放眼历史长河,像燕昭王那样的 古代贤君不可见,后世的明君也不可遇,“前不见古 人,后不见来者”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 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 之感。
诗中的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绪?
古人:古代那些 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 指后世的贤 明君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过去。
诗意:见不到往昔招贤的 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主。
悠悠:形容时间的
念:想到。 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涕:眼泪。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怆然:悲伤的样子。
诗意:想到天地之广大、时间 之久远,我独自悲伤,眼泪纵横。
游 陆山 游西
村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 (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 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 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 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 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 金主张,始终不渝。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用在 这里有着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 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 怕困难、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 壮志情怀。
本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 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 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千寻:寻,古代长
写 景
飞来山上千寻塔, 度单位,八尺(一 闻说鸡鸣见日升。 说七尺)为一寻。
闻说:听说。
诗意:飞来峰顶有座高入云端的应天塔,听说鸡 啼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浮云:比喻眼前的困难、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体诗中表语气停顿的虚词 古体诗中,常用“之”“夫”“兮”“哉”等虚词,
表示语气停顿,使句式便于诗人表达情感,具有艺术感染 力。《登幽州台歌》上两句每句三个停顿,音节比较急促; 后两句各增加一个虚词“之”和“而”,多了一个语气停 顿,充分表达诗人的悲伤之情。前后句式,长短参错,增 强了艺术感染力。
写于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当时作 者在山阴乡下,诗中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 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 爱与向往。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聚集。
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
虚写
实写
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诗意:大自然将神奇和秀 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 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使心胸震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
眦:眼眶。
诗意:层云生起,使 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 飞鸟归林。
“会当”“凌”字表 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 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
古 代 诗 歌 五 首
登 陈幽 子州 昂台
歌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 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 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 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 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24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赏识。 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曾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 见。38岁时,辞官归家,后为县令段简所害,冤死狱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