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方法对药性有何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炮制方法对药性有何影响?
“厨艺” + 中医理论 + 草药鲜品 = 炮制学
自古刚采摘下来的鲜品草药直接拿来治病的,非常常见。我们的祖先将传统厨艺用在了鲜品草药的制作上,除了想要去除杂质之外,古人的第一目的是便于保存,第二是柔和减少药物毒性,第三是增加有效药性的力度。前面两个目的让“中药饮片”成了我们目前所常见的中药,而后面两个目的,让中药的制作和储存逐渐成为了一种专业。
炮制方法应有尽有,比如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大家在中药铺经常见到的“法半夏”、“炒神曲”、“黄精”、“炙甘草”、“大枣”等等的常见中药,都是经过特定的制作方法,才最终作为“药材”和我们见面的。在下面我会分别说明不同的炮制方式有什么不同。
具体是什么个操作方法,就不赘言了。但是炮制会带给草药什么样的改变,这是我需要讲明白的。
小知识酸收涩、苦燥湿、甘缓急、辛发散、咸软坚
寒热温凉是非常好理解的,就是能量、温度的差别,服用“寒”药则收则下,而服用“温热”的药物则是生热、温煦。但是这五味比较难理解,小熊拿出来专门列举,让大家有个感性认识。
酸收涩
酸入木性,养肝。在人们接触酸性食物的时候,会出现上述表情和体验,这就是收涩的第一步——全身及面部肌肉的收缩打颤;在酸味入体内之后,所到之处无不回缩,包括散乱在外的阳气。
有收敛固涩作用的药物,即行使了“酸收”的功效。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燥湿
苦,带火性,入心,故适量的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对治湿证。大部分人都听过“良药苦口”的说法,其实苦这个口味只是中药口味之一。
而我们的湿证会有寒湿、湿热的不同,寒湿的人关节气血流通差、手脚不温,湿热的人口黏腻、上火口苦,这两种湿证都可以用“苦”药对治,只是需要选择对性的药物就好,比如说寒湿应该用温燥药,而湿热应适当用凉燥。
甘缓急
甘带土性,入脾,是五味之中心,可以说是“微甜+甘美”的总口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具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称为“甘缓急”。
辛发散
辛带金性,如肺,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
比如,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辛+热”、薄荷“辛+凉”(如上图);
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如上图)等,都有辛味。
咸软坚
咸具水性,属肾,咸味的药物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作用”。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比如芒硝(盐类,本身就咸)、牡蛎(贝壳类带咸味)等等。
炮制对药性“四气五味”的影响
所谓四气五味,就是每一种草药的“性格”,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性味。
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这里涉及的中医理论系统,大家不需要着急,小熊医生会慢慢将知识渗透在你们的碎片时间里。
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反制
通过“反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如栀子苦寒而姜性温热,用姜汁制过栀子后,能降低栀子的苦寒之性,以免服用栀子汤药会伤害中焦脾胃;
从制
通过“从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增强疗效。如胆汁制黄连,二者都极苦,胆汁会增强黄连的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而酒制仙茅则相反,酒能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见下图;
改性、扩大用途
通过炮制,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的用途。如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功效。
炮制对药物作用方向(升降浮沉)的影响
药物本身的性味决定了他们本身的作用方向,制药会增加一个引导,比如酒制引药上行,将药物本来作用的位置靶点,向人体的上部
引动;方法是取适量的酒,与净药材拌匀,稍闷,吸尽,用文火炒至香气逸出,色变深时,取出,摊凉。制出来的药材已经经过多道工序,估计参入的酒精含量已所剩无几。
盐炙过的药物就会将原来生鲜药物引变下行,归入肾经。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归于什么经络则该药物就擅长治疗这些经络和所属脏腑的疾病。炮制会影响药物的归经,比如本来是归肝经的药物,经过炒制之后,带了火性,可以归心经、脾经。另外,某些使用辅料炮制的药物也会直接改变、增添原药的归经。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这是将外来的五味添加予药物本身而成。
炮制就是将天地五行化作人间五味的工序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天地之间有五行,人体有五脏,药物有五味。其实我们生活的天地就是由阴阳五行变化组合而来,任何事物都可以以“二分法(阴阳)”来归类,任何事物都完整地拥有“五行属性”。人体,也是由阴阳五行引领着日常正常生理机能。
回到我们原来的概念:使用药物就是以药的偏性来治疗人体的偏性。这个“偏性”,就是“五行之偏”,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的偏多、偏少、互相克制太过或者相生不及。
我们日常饮食,就是在通过服食天地间的五种颜色的食物来补给我们的五行,食物就是药,在很多地区传统中仍有煲汤、药膳等等习俗饮食。在我们国家,中药和食物的边界很模糊,我们称这种模糊叫做“药食两用”。
小熊我突然想起一个典故,源头和具体名字不详了,大概意思是:药师师父让三个徒儿外出寻找“不能作为药物的东西”,最后三个徒弟回来了,第一个徒弟给师傅递上了石头,说这个就不是药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