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项】专题08分析人物形象(试题)六年级语文部编版_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8 分析人物形象
【典型例题】
小小男子汉
①在儿子文文四岁多的时候,有一次他生病了,我带他去医院打针。
②在去医院的路上,我不停地给儿子做思想工作,期待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有良好的表现。
到了注射室,人不多,但见一个挺大的男孩子躲在房间的角落里死活不肯打针,听说已经上三年级了,瞧着这局面,我悄悄地告诉儿子说:“文文,你看墙角那个大哥哥,都那么高了还不敢打针,你先打,给大哥哥做个样子看一看,你不哭,妈妈让护士阿姨表扬你。
”没想到,这番话果然起了作用,儿子很听话地爬上了打针用的凳子上,打针的时候,儿子是想哭的,可终于忍住了没哭,儿子的表现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肯定。
③后来,我听见儿子自豪地跟他的小伙伴夸耀:“那天,我连打青霉素都没哭,护士阿姨都表扬我了,你说我能不能干?”我不由得笑了。
④从那以后,带儿子打针就不再是一件令我们感到为难的事情了。
⑤那天晚上,老公修桌子,委派儿子和正在我家玩的邻居家的小女孩一同去楼下借扳手。
平常,儿子在晚上下楼总是叫我帮忙开亮楼道里的灯,可这次他没有叫我,而是摸黑往下走,等我急忙出去把灯开亮,我看见儿子气呼呼地对我说:“不要开灯呀!小妹妹下楼害怕,有我陪着她就行了嘛!”我愣住了,随即关灯,任凭两个小家伙摸黑下楼,我惊讶地想:还行嘛,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用这样的方式体现男子汉气概了。
⑥瞧,这就是我们家的小小男子汉。
想一想: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文中画线句“儿子”当时的心理活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模板
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在生活中经历各种事情之后,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的理论和方法,这些
理论和方法都带有人物本身经历的一些烙印,他(她)的处世之道也会通过平日的待人接物
表现出来。
因此,关注人物的事件,对于我们理解人物性格感情,正确评价人物有着重要的
作用。
答题时先要通读全文,筛选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信息(如事例、侧面描写等),再从人
物的言行中探究其性格特点、思想品格。
可以按总分的方式,先用一句话整体上对人物做出
评价,然后从几方面分条陈述;也可先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的总结。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一)爸爸错怪了我
①语文课上,倪老师正在有感情地朗读《冬眠》。
她的语调十分动人,我们班上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喜欢听,我还常常模仿她的语调朗读课文呢。
忽然,我听到倪老师把惊蛰(zhé)的“蛰”读成了第四声。
②“老师,您读错了。
”我站起来说道。
③倪老师先是愣了愣,看了看我,随即让我坐下。
这时,前后左右的同学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我。
||
④放学回家,我把语文课上发生的事告诉了爸爸,本想得到爸爸的宽慰,没想到爸爸竟然大发雷霆,他冲着我说道:“你还懂不懂礼貌?你这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
况且老师是你的长辈,乱提意见这还了得?”
⑤“这是你的看法,我们老师可从来没这样说过。
”我嘟着嘴,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
谁知爸爸听见了,走过来,朝我就是一巴掌,我委屈地哭了。
||
⑥第二天,倪老师知道了,就到我家来家访,她对爸爸说:“昨天,刘刚同学向我指出了读错的字音,下课后,我查了查字典,刘刚的意见是正确的。
”
⑦倪老师又回过身来对我说:“刘刚,谢谢你向我指出了错误,希望你今后再向我提出更多的意见。
”
⑧我低着头,激动地说:“我不该不举手就发言。
”
⑨倪老师走后,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是爸爸不好,爸爸错怪了你。
”||
1.用“||”将短文分成三段,写出各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倪老师在家访时的言行反映了她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了倪老师的形象,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秋枣儿红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了枣树。
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
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
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
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
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
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
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
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
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
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
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⑦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
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
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
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⑧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⑨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
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⑩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
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
祖母会找一领“箔幛(bó zhàng)”,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
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
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
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⑪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
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
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
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
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⑫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简要概括故乡的秋枣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下面加点的词语,写出其表达效果。
(1)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
...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天之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
..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借写秋枣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热情。
D.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主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三)阳光的接力
①山的深处有一片林子,林子的深处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旁边一间小屋的深处,有忧郁的她。
②这几间小屋是这个贫困山村唯一的学校,她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
没有人愿意到这个鬼地方来,而她来了,而且是主动要求来的。
在师范读书的时候,这曾是她的梦想。
③然而此刻,她却躺在这间有些阴暗、潮湿的小屋角落,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
两天了,不上课,也不吃喝。
秀丽的脸庞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也变得黯然神伤。
现实,像山一样压着她。
她感到了现实和梦想距离的遥远。
离开繁荣的城市和美丽的校园,她觉得十分孤单、失落。
而这并不是造成她躺下的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她手中的那封信。
信纸上影斑斑泪痕。
的确,那封信她不知看了多少遍。
看一遍,她就流一次泪。
信是他写的,她说。
④他说,他非常爱她,希望她能马上回到他的身边,否则……他的口气很坚决,带着点“最后通牒”的味道。
而她,也深爱着他。
她实在想不出,失去了他,自己还有什么。
然而,她渐渐发现,自己已离不开那些野花般的小脸,那一双双无邪的充满渴望的眼睛。
她知道,他们真的需要她。
⑤她觉得,从未有任何选择像这般残酷,令她痛苦、不安,久久难以决断。
她知道,此刻,林子外阳光明媚。
只要走出那片林子,就能进入阳光里,然而她又觉得那条小路那么的漫长,那阳光那么的遥远。
而那阳光又是那么的充满诱惑。
她自己也承认,有好几次,她都动了心。
⑥她真的有点动心了……
⑦忽然,一片阳光从窗外飞了进来,划过她的眼睛,轻轻地在她的胸前荧荧地涌动,像一朵风中盛开的雪莲花,一般暖流涌遍她的全身,心也仿佛被照得异常明亮。
⑧她惊讶地朝窗外望去。
窗口,那个叫娟的小女孩,她的学生、班长,手里拿着一面小镜子,阳光从镜子里源源不断地飞向她。
娟红着脸说:“老师,我们给您送阳光来了。
”
⑨她顿时明白了什么。
阳光要到达这间小屋,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走下床来,打开了门。
⑩她看见,门外的那条林间小路上,每隔几步便站着她的一个学生,他们手里都拿着一面镜子,圆的、方的或破的。
形状各异,正进行着一场阳光的接力。
阳光在镜子与镜子间传递,最后来到她的面前。
①①她突然感到一种深深地感动,像初恋一般。
她隐隐约约觉得,那阳光已进入她的血液、她的全身乃至她的灵魂,并将改变她的一生。
①②她凝望着孩子们。
孩子们也凝望着她。
他们发现,老师美丽的大眼睛里噙满泪水。
①③蓦(mò)地(让人感到意外的),她笑了比阳光还明亮,还灿烂。
孩子们也笑了,欢呼声在林子上空回荡。
①④“同学们,上课啦!”
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走出那片林子,就能进入阳光里”暗示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阳光”的不同含义。
(1)而那阳光
..又是那么的充满诱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我们给您送阳光
..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隐隐约约觉得,那阳光
..已进入她的血液、她的全身乃至她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放弃了他,选择了孩子们,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阳光的接力”为题,有什么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公交车鞠躬的少年
①黄昏,我乘坐开往市里的公交车回家。
公交车上,乘客摩肩接踵,拥挤异常。
②公交车路过位于市郊的第19中学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背着书包从前门挤了上来。
③少年的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英语单词。
④我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孩子是个上初三,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
在我的印象里,走在路上还想着背诵英语单词的一定是即将面临重大人生选择的孩子。
⑤车内的灯光很暗,只一会儿,少年便无奈地将小记事本放进了口袋,转身背靠在甬道旁边的椅子上。
他刚想眯一会儿,忽然有人拉了一下他的胳膊。
少年扭头去看,竟是隔着一排座上的一位老先生。
老先生个子不高,头发灰白,脸上长满了老年斑。
老先生冲少年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前。
少年一脸惊喜,快速地挤了过去。
老先生站起身,把座位让给了那个少年,然后自己向后车门挤去。
⑥汽车继续向前走,人群沉默着,只有车厢里的喇叭偶尔提醒着大家上下车,下一站又将到哪儿。
⑦少年也许是太累了,小小的脑袋靠在窗玻璃上,不一会儿,竟然睡着了。
那一刻,我真的替少年庆幸,庆幸他能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
⑧窗外华灯初上。
马路上,一辆辆大大小小的汽车像一群群等待迁徙的甲壳虫,步履维艰却秩序井然地在如流的车道上行驶着。
⑨过了半个多小时,车子终于驶进了市区,人们陆陆续续地下车,车厢里渐渐松了许多。
⑩我正盘算着晚上吃点什么,突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从旁边的人行横道上横穿过来。
司机眼疾手快,猛地向右打了一下方向盘,巨大的惯性使毫无防备的人群齐刷刷地向左倒去,车厢里本能地发出一阵惊叹。
①①车里的喧哗惊醒了昏睡中的少年,少年下意识地睁开眼,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不再睡觉,而是把头扭向了窗外。
①②又过了几站,少年站起身往外走,看上去像是要下车了。
然而,少年并没有挤到车门口,而是愣愣地瞅着车门旁边,脸上写满了惊讶。
①③顺着少年的目光我看到那个刚才给少年让座的老先生竟然
..还在车上!原来,老人并没有下车,而是一直站在了后门旁边。
①④下车的人群推拥着少年向前,路过老先生身边,老先生轻轻地冲少年笑了笑。
①⑤车门关上了。
站在路边的少年如梦初醒般冲着发动的车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1.请简要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说说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③自然段中加点的词“竟然”是一个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分析该词在这段话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描写老先生和少年时,没有一句人物对话,那么人物形象是通过什么描写展现出来的?请选择一个人物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古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做到“三抓”:
1、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准确、工整、清洁,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2、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3、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