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施工准备
(1)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采用拉线接入附近的变压器,此外备用一台 75KW 的发机电。
(2)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在就近河道挖集水坑抽水对成品盖梁进行养生,水源比较远的地方采用制作水箱,将水存储在水箱内。
2、施工方法
盖梁施工采用在立柱上安装钢抱箍,抱箍安放硬杂木大头楔上铺40#工字钢,安放底模,绑扎钢筋,立侧模。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盖梁浇注现场,吊车配吊斗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盖梁挡块一次浇注成型。
1)、底模安装
(1)、测量定位
盖梁施工前用全站仪放出柱顶或者墩顶中心位置。
为保证盖梁轴线位置准确,在铺底模时要检查盖梁中心线是否准确,底板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2)、安装抱箍、铺底模
①、安装抱箍
桥墩盖梁抱箍采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安装,抱箍上安放硬杂木大头楔,木楔子尺寸加工长 15cm*高 5cm*宽 10cm,底模下沿盖梁长度方向用两根工字钢架立,工字钢高度为 40cm,上面铺设 12cm 槽钢,立柱处工字钢支撑在钢抱箍上。
为了保证钢抱箍有足够的磨擦力,防止钢抱箍下滑,钢抱箍与混凝土接触面用 1cm 厚胶皮包裹,抱箍采用高强螺栓,螺栓安装完成后专人对螺栓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连接牢固,并进行承载力验算,然后将底模铺在 12cm 槽钢上,槽钢的铺设间距 30cm。
(抱箍盖梁模板安装见附图)
②、铺底模
待槽钢铺设完成后,在其上部铺设底模,底模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吊装就位。
铺设底模时,一定要确保底模的中心位置、纵横坡度准确无误,铺设完毕后进行打磨除锈涂刷脱模剂。
涂刷好脱模剂的模板
严禁人员在其上面踩踏。
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
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均匀。
3)、钢筋加工制作安装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 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 10d(d 为钢筋直)。
(4)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 倍。
弯钩平直部份的长度,普通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5)钢筋施焊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6)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7)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织布置。
(8)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间距 50cm 梅花形布置。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钢筋的加工:加工钢筋时,按照图纸设计尺寸对钢筋进行下料,在制作平台上弯制,并按不同部位编号,堆放整齐,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搭接,所用焊接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焊接钢筋的焊缝必须饱满、平顺。
焊接钢筋按要求进行自检和监理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焊接必须采用 J5 以上等级的焊条。
(10)骨架网片的加工:盖梁骨架网片焊缝比较集中、量大,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所以在焊接骨架网片时,采用分区跳焊以减小受热集中而产生的变形。
骨架焊缝在两根钢筋相重叠段应增加。
(11)钢筋安装:所有钢筋应准确安装,同时用支撑筋将钢筋坚固固定主筋与箍筋的交叉点均应绑扎,以避免浇注砼时钢筋移位,钢筋
保护层采用不低于结构物强度的混凝土块支垫,混凝土垫块厚度同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支撑间距按绑扎挡块、支座垫石和耳背墙钢筋。
加工钢筋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见下表
检查项目
两排以上排距
受力
梁、板、拱肋
钢筋同排
基础、锚碇、墩台、柱
间距
灌注桩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
长
宽、高或者直径
弯起钢筋位置
柱、梁、拱肋
基础、锚碇、墩台
板
4)、立侧模和端模
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吊装,模板安装前,需进行除锈,涂刷脱模剂。
侧模采用整体大块钢模板,厂家定做。
挡块模板与侧模同时支立,并用螺栓坚固地固定在侧模上。
立模后要检查宽度、长度、高度和轴线偏位应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基础
柱、墙和梁允许偏差(mm)
±15
±10
模板标高项目
受力钢筋順长度方向加工后的
全长
弯起钢筋各部份尺寸
箍筋、螺旋筋各部份尺寸允许偏差(mm)
±10
±20
±5
允许偏差(mm)
±5
±10
±20
±20
0,-20
±10
±5
±20
±5
±10
±3
钢筋骨架尺
寸
保护层厚度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浇注现场, 吊 车吊装砼入模。
砼浇筑前对模板内的杂物、污垢清理干净。
浇筑前检 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砼浇注按 30cm 层厚分层浇筑,并保持水平 分层。
浇筑过程应连续避免产生冷缝, 上层应在下层初凝之前浇筑完 毕,不得间断浇筑,砼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面的挪移间距不 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并与侧模保持 5cm~10cm 的距离, 插入下层砼 10cm ,应快插慢拔,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 模板或者钢筋。
每一振动部位,直到砼再也不下沉,无气泡冒出,表面有 浮浆为止。
为确保挡块盖梁成为一体, 挡块混凝土在浇筑盖梁时与盖 梁一同浇筑。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
搅拌机 搅拌机 混凝土坍落度(一)
类别 容量(1) <30 30~70 >70 墩台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模板内部尺寸 轴线偏位 轴线偏位 基础 墩台 基础 柱或者墙 梁 墩台 装配式构件支撑面的标高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模板表面平整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支架 纵轴的平面位置 和拱 曲线形拱架的标高 (包括建造拱度 架 在内) ±10 +5,0
±30
±20
15
8
10
10
+2,-5
2
5
3
10 +10,0 跨度的 1/1000 或者 30 +20,-10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强制式
≤400 ≤1500 1.5 2.5 1.0 1.5 1.0 1.5
6)、拆模 非承重侧模、挡块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
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普通应在砼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时方可拆 除侧模,底模承重模板当构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7)、混凝土的养生
为了保证已浇注的混凝土不发生收缩而产生表面干缩裂缝和温
度裂缝,对砼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砼浇筑完待收浆后,即将 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保持砼表面湿润。
对未拆模的和已拆模的 均浇水养护,并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砼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
施工允许误差,除设计有特殊规定外,符合下表的规定。
由于盖梁混凝土体积较大, 所以应控制其因温度引起的开裂等混
凝土通病。
参照下述方法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1、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入混合料、外加剂等方法
减少水泥的用量。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矿碴水泥、粉煤灰水泥。
3、降低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4、混凝土用料避免日光曝晒,以降低用料的初始温度。
序号 项 目 允许误差(mm)
1 断面尺寸 ±20
2 顶面高程 ±10
3 轴线偏位 10
4 大面积平整度 5
5、混凝土拌合必须严格按试验给定的配合比操作,若需调整必
须经试验人员签字允许方可。
6、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以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且和
易性好。
7、天气炎热时,模板温度及模内温度都很高,混凝土水分易散失,宜在下午 16 时以后浇筑。
1、吊装抱箍模板时严禁施工人员站在模板下面。
模板就位后,
应立即将模板固定其位置,以防模板倾倒砸人。
2、安装抱箍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并在脚手架上搭设踏板,施工
人员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拴于坚固地点。
穿模板拉杆必须做
到内外呼应。
3、施工平台周围必须设置栏杆,栏杆柱的固定以及横杆的连接
应牢靠。
4、整体吊装模板前,模板要连接坚固,吊点要正确坚固;起吊时,应拴好溜绳,并听从信号指挥,不得超载。
5、用吊斗浇筑混凝土,吊斗提降应设专人指挥。
升降斗时,下
部的作业人员必须躲开,上部人员不得身靠栏杆推吊斗,严禁吊斗碰
撞模板及脚手架。
6、拆除模板时应划定禁行区,严禁行人通过。
7、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8、夜间施工时现场必须有照明设施,并且照明灯具严禁使用碘
钨灯。
9、在栏杆周围挂设警示灯,以防夜间施工时操作人员脚踏空,
以免造成事故。
10、氧气瓶离乙炔瓶间距不小于 5 米,与明火距离不小于 10 米,乙炔瓶严禁倒放。
工作完毕应将氧气、乙炔瓶气阀关紧,拧上安全罩,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和其他危(wei)险后方可离开操作地点。
11、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
施工场地所有电气设
备和路线的绝缘必须良好,接头不许裸露。
12、雷雨天应住手露天焊接作业。
13、电气装置跳闸时,不得强行合闸,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合闸;不得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14、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恐高症等疾病的人不许上架操作。
15、搭设的支架踏板应铺设平稳,满铺、绑牢,不能有悬空和探头板,并要坚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
(1) 现场布置: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机械设备按
现场布置图规定存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
严禁
随意停放,杜绝破坏耕地及农作物等现象发生。
(2) 道路和场地:工作区内道路通畅、平整、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场地平整不积水,排水系统畅通不堵;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道路、场地根据不同用途采取不同措施碾压、换填或者硬化。
(3) 材料堆放:钢筋按原材料、半成品、不同规格型号分类堆放,上盖下垫,防雨防锈防污染,标识清晰。
(4)消除施工污染:场地废料及生活垃圾按要求指定地点集中处理,禁止随地扔放、抛、洒,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的影响和破坏;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要求排放到指定位置,不得随意排放泼洒,污染水源、耕地、农田、灌溉渠道等。
(5)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施工现场设置各种明确的
施工标志牌、交通限速牌。
(6)施工便道和厂区时常洒水保持湿润,防止风沙扬尘。
(7)在施工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减少并降低噪音污染,尽量减
轻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8)、与当地村民友好相处、和谐沟通。
(9)、施工结束后,将场地内施工垃圾清理干净,废弃到指定位置,
及早复耕。
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工作,不破
坏环境。
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树立
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