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讲堂实录—大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农本草经》讲堂实录—大黄
原创2022-07-24 08:29·肾科申子龙医生
味苦,寒。

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黄
(一)原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主下瘀血,血闭,寒热。

大黄泻下攻积可以治疗便秘为大家所熟知,而对于大黄“下瘀血”的作用常常忽视,“下瘀血”代表方剂如《伤寒论》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等,均有泻下逐瘀的功效。

寒热,指寒热往来,《伤寒论》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明确提出热入血室可以出现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提出:“瘀血在肌腠则寒热往来,以肌腠为半表半里,内阴外阳,互相胜复也。

宜小柴胡汤加当归、白芍、丹皮、桃仁、荆芥、红花治之。

”《本经》有“推陈致新”功效的药物为大黄、硝石、柴胡,“推陈致新”就有“下瘀血”之意。

经方大家陈慎吾老中医认为:“新瘀血证似少阳,久瘀血证似阳明。

”临床需仔细鉴别。

2.破癥瘕积聚。

是指大黄在“下瘀血”的基础上,有散结消癥的功效,代表方剂鳖甲煎丸治疗疟母。

3.留饮,宿食。

留饮,痰饮病,如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云:“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曾治病房李某,女,73岁,主因“双下肢水肿2周”入院,既往无肾病、肝病、心脏病病史,甲状腺功能提示轻度甲亢,入院诊断为“水肿原因待查”,症见双下肢重度可凹性水肿,怕热,乏力气短,口干口苦,口干舌燥,纳差,睡眠可,腹胀,大便干,3日1行,舌红,苔黄腻,脉沉滑,辨证为“己椒苈黄丸证合大柴胡汤证”,予己椒苈黄丸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5天,诸症大减,未使用利尿剂,有意思的是患者虽然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但体重未变化,由此可见本病是津液分布出现
障碍,并不是排泄障碍。

“宿食”在《伤寒论》阳明病篇反复提到,241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4.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简明扼要、旗帜鲜明地概括了大黄的功效,需反复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精妙之处。

5.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祛邪扶正,攻邪派代表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到“陈痤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意思为以下为补。

神农本草经讲堂实录
¥36.8
购买
(二)张仲景对大黄的运用
《伤寒论》中含“大黄”的方剂有15方,《金匮要略》中含“大黄”的方剂有21方,去掉重复的方剂,共29方。

《伤寒论》
1.阳明腑实证。

代表方承气汤类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其中大黄用到四两,其用法也有讲究,大承气汤大黄为后下意在推陈致新,泻下攻积,小承气汤为大黄、枳实、厚朴一起煎意在消痞除满,调胃承气汤为大黄、甘草一起煎意在调和胃气。

2.神志病证。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后世在《温病条辨》中也提到桃仁承气汤,二者不可混淆。

“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甚则抵当汤。

”桃仁承气汤的组成为《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去桂枝、甘草,加当归、芍药、牡丹皮活血化瘀。

此外抵挡汤、抵挡丸都有治疗神志病的功效。

3.痰饮病。

以己椒苈黄丸为代表,上文已讲,不再赘述。

4.黄疸。

如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北京中医医院已故肝病大家关幼波先生提出“治黄先治血,血行黄易却”,此外《金匮要略》提出“治湿不利治小便,非其治也”,由此可见大黄通过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的来治疗黄疸。

5.火痞。

吐血、衄血等火热病证:如“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6.肠痈。

如大黄牡丹汤治疗肠痈初起,湿热壅滞,症见“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

7.疟母。

如鳖甲煎丸。

8.虚劳。

如大黄䗪虫丸,“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

”与《本经》“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相呼应。

现代临床常用在妇女闭经或肿瘤相关疾病。

9.妇科病。

如妇人产后,恶露不尽,妇人闭经,用抵挡汤,或下淤血汤,“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

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下瘀血汤实际为抵挡汤去水蛭而成。

10.寒积里实证。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大黄附子汤主之。

”后世温脾汤即由此发展而来。

(三)目前中药学对于大黄的认识
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需要注意的是八正散方中用大黄清热利尿治疗泌尿系感染,属于中医热淋者。

还可以治疗关节红肿热痛,如痛风性关节炎,外科病证如疮痈肿毒,常用中药溻渍疗法,组成:大黄,黄连,黄柏,丹皮,金银花,蒲公英,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活血,除湿解毒,水煎200ml,放凉后溻渍局部皮肤,每日1次,效果明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内制剂如意金黄膏、北京中医医院院内制剂芙蓉膏中均有大黄,外用治疗阳证疮疡,效果显著。

痛风性关节炎
(四)大黄的分类应用
大黄有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之别。

生大黄多后下,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力量较大,也可泡水,《伤寒论》中大黄黄连泻心汤就用麻沸汤泡服取其气锐力专,以除中焦火热,避免苦寒通下;酒大黄,酒炙则升,治疗头面部、上焦火热病证,如凉膈散;熟大黄,相对生用作用稍弱。

大黄苦寒伤胃,需中病即止,所以《伤寒论》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久用大黄易致结肠黑变病,因此临床治疗实热便秘,可先用赤芍、生白芍、莱菔子等药,效果不理想可加用大黄。

(五)赵进喜教授应用大黄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赵进喜教授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以保护肾功能为中心,重视益气活血、补肾培元、泄浊解毒治法,药物常用生黄芪、当归、川芎、丹参、土茯苓、萆薢、石韦、蝉蜕、僵蚕、姜黄、大黄等,慢肾衰肾元虚衰,肾之脏真之气已伤,单纯补肾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疗效,故临床更强调健脾和胃,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补后天可以养先天,药物常用炒麦芽、苏叶、黄连、炒白术等。

考虑到正邪关系,同时也非常重视选用大黄等泄浊解毒。

即所谓“护胃气即所以护肾元”“泄浊毒即所以保肾元”。

本文节选自《神农本草经》讲堂实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