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优秀教案
第一篇:《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

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

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
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古:用来……的凭借今:因果关系连词从而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

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吾师道也(学习道理)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古:一般的人众人今:许多人
小学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读本段。

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

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

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

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

——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

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

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十、诵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的职责(作用)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无师不能解惑)
3、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正面阐述道理:老师职责、从师的必要性、择师标准
十一、诵读并梳理第二段重点词句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之:助词,主谓之间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众人:一般人,今常指大家
下:形容词,低
耻:意动,以……为耻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名词,圣明的人;后一个“圣”,动词,圣明。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耻:以……为耻
惑:形容词,糊涂
6、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谓:说的。

者也:表判断语气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明句读,宾语前置句,之,前置标志。

“惑之不解”结构同。

或:代词,有的人。

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遗:丢掉。

明:明智。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

之:这
不齿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哪!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

圣人所以成为圣人,愚人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自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肯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

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儿童们读书,帮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一方面)句读不明,(另一方面)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读书做官的这类人,一听到有人以“老师”、“学生”相称,就成群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
以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阿谀。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巫医、音乐师和工匠,是所谓上层人士看不起的,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见识却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很奇怪吗?
十二、诵读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古之圣人”在从师方面是怎么做的?“今之众人”呢?两者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从师而问;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
2、“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怎样自相矛盾的事实?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分别怎样做的?不耻相师;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通过以上三组对比,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十三、诵读并梳理第三段重点词句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常:固定的师:以……为师,意动。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类,辈。

贤:道德、学问、才能。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比不上孔子。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如此罢了。

1、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段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2、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3、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
先后,术业有专攻。


十四、诵读并梳理第四段重点词句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好:喜爱。

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通:普遍。

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于,介词,被;学于余:介词,从,向。

行:遵行。

贻:赠送。

李家的孩子名字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说明写作原因:
分论点:不拘于时行古道
十五、文章结构:
一、概述要从师。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批评不从师。

(对比论证)
分论点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三、从师的范例。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分论点二:圣人无常师
四、作文缘由: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照应以上两个分论点
立论:老师的职责/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立)反面论证:批判耻于从师(破)正面论证:师生关系与师道关系(能者为师)(立)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
1、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到。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

(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古)所说的。

(今)含不承认的意思。

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词类活用现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作动,低于
吾师道也
名作动,学习
小学而大遗
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则耻师焉
意动用法,以……为耻
不耻相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
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师
一词多义::::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老师
2、吾师道也
动,学习
3、吾从而师之
意动,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
动,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
名,有专门技艺的人
6、齐师伐我名,军队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流传
2、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解释经书的著作
4、朔气传金柝
动,传递,传送道::::、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道理
2、吾师道也
道理、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余嘉其能行古道
风尚
6、策之不以其道
规律
其::::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他。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那些。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指圣人。

4、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大概。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指士大夫,6、吾其还也
语气,还是。

之::::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子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这类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助,取消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
助,提宾标志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代“六艺经传”
6、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我
7、蚓无爪牙之利
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8、吾欲之南海
动,到、往
于::::不负戴于道路
介词,表处所,在学于余(耻学于师)
介词,表趋向,向
于其身也
介词,表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表比较,比
不拘于时
介词,表被动,被
特殊句式::::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短语后置句
学于余
/介词短语后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
不拘于时
/被动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第二篇: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

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

“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

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

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
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

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

愈以是得狂名。

”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三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
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

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

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

《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

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

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

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

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
业、解释疑难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

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

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

“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

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

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他。

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

“……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

以上从正面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

“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

“夫”,音义同“彼”。

“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

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

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

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

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

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

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