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渭南人教版(2019)高一下生物月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陕西渭南人教版(2019)高一下生物月考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番茄的花色、果色和叶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控制红花的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
B. 控制花色、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控制果色、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说明这三对都遵循分离定律,由于红花和红花自交,红花∶白花=2∶1,则说明红花植株中有致死现象;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则双亲均为杂合子。

A.由分析可知,控制红花的基因为显性基因,该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A正确;
B.由于红花基因纯合致死,但是叶型的基因没受到影响,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和控制
花色的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而花色和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B正确;
C.控制果色、叶型基因有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不能表现的是隐性性状
B.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 AABBCcDdEE的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D.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答案】C
【解析】解:A.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 F_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未显现
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为隐性纯合时,隐性性状可以表现出来,A错误。

B.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也与环境有关;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豌豆的高茎的基因型有DD和Dd,B错误。

C.AABBCcDdEE的个体能产生ABCDE、ABCdE、ABcDE、ABcdE四种配子,按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C正确。

D.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错误。

故选:C。

3.一对夫妇表型正常,他们的父母表型也正常,但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都是白化
病患者(bb),若该夫妇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是携带者的概率()
A. 1/9
B. 4/9
C. 1/4
D. 1/2
【答案】D
【解析】该夫妇生育情况有四种:① 1388(丈夫)\times 2/3b(妻子)-1/9B. 19bb;
② 2/3b(丈夫) \times 1/3BB(妻子
) -1/9\% . 1/9b;③ 2/38b(丈夫) \times 2/3BB(妻子) -1/9B.29\% , 1/9b;④ 1388(丈夫) \times 1/38(妻子
) -198。

该夫妇生育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且他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49\div 8=1/2 ,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4.果蝇的斑纹翅与正常翅由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受精卵
中缺乏该对等位基因中某一种基因时会致死。

正常翅雌果蝇与斑纹翅雄果蝇交配所得
F_1果蝇中,雌性∶雄性=2∶1, F_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 F_2。

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 果蝇的正常翅为显性性状
B. 正常翅果蝇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C. \ F_1果蝇中正常翅∶斑纹翅=1∶2
D. \ F_2果蝇中雌性∶雄性=5∶3
【答案】D
【解析】解:A.假设斑纹翅对正常翅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X^a X^a、 X^AY,
与题干的“受精卵中缺乏该等位基因中某一种基因时会致死”相矛盾,所以正常翅对斑
纹翅为显性,A正确;
B.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X^A X^a、 X^aY(缺少基因a致死), X^A X^a× X^aY\to F_1∶
X^A X^a、 X^a X^a、 X^aY、 X^AY(致死),雌性∶雄=2∶1,由于 X^AY致死,果蝇中
不存在正常翅的雄果蝇,正常翅果蝇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
C.根据上述的杂交结果, F_1果蝇中正常翅∶斑纹翅=1∶2,C正确;
D.自由交配,有两种交配方式,第一种: X^A X^a× X^aY\to F_2∶ X^A X^a、 X^a X^a、
X^aY、 X^AY(致死),雌性∶雄性=2∶1,第二种: X^a X^a× X^aY\to F_2∶2 X^a X^a、
2 X^aY,雌性∶雄性=2∶2,所以 F_2果蝇中雌性∶雄性=4∶3,D错误。

故选:D。

5.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精作用前,精子与卵细胞一般不再分裂
B. 受精作用时,精子与卵细胞各提供一半DNA
C. 受精作用时,一般只有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D. 受精作用后,受精卵开始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
【答案】B
【解析】A.精子或卵细胞作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只有结合形成受精卵之后,才能恢复分裂能力,故A、D正确。

B.受精卵中的核DNA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但是卵细胞还为受精卵提供几乎
全部的细胞质DNA,B错误。

C.受精作用时,一个精子与卵细胞接触后,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
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故C正确。

故选B。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B. 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C. 同种生物每一相对性状只有两种表现类型
D. 后代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答案】A
【解析】A、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B、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B错误;
C、同种生物每一相对性状可能有多种表现类型,例如,红花(RR)、粉花(Rr)、白花(\pi ),C错误;
D、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_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 F_1
自交, F_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
现隐性性状的现象,D错误。

故选A.
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血友病男孩。

某同学结合下
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其中判断不合理的是()
A.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X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丁有关
B.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Y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乙有关
C. 该男孩患病若与图乙有关,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Y
D. 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其父亲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A.若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有血友病,由于其父母都是正常人,说明血友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其母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产生卵细胞时,在减数第
二次分裂时,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A合理,C不合理;
B.若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有血友病,由于其父母都是正常人,说明血
友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其母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卵细胞内只含1条带血友病基因
的X染色体,但是其父亲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条Y染色单体
未分开,B合理;
C.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则参与受精的精子可能是X染色体上B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D合理。

故选C。

8.同源染色体是指()
A. 形状和大小均不同的2条染色体
B. 减数分裂中联会的2条染色体
C.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2条染色体
D. 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任意2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A、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和形态基本相同,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正确;
C、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是复制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体,因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错误;
D、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任意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D 错误。

故选B。

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 核膜、核仁消失
B. 形成纺锤体
C.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 着丝点分裂
【答案】C
【解析】
10. 豌豆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产生 F_1,自交得到 F_2, F_2绿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
A. 1/2
B. 1/3
C. 2/3
D. 5/6
【答案】B
【解析】
1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色芦花(B)和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其羽形母羽(H)和雄羽(h)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鸡均表现为母羽,雄鸡表现为母羽或雄羽。

已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H/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某芦花母羽雌鸡和非芦花雄羽雄鸡杂交, F_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芦花母羽雌鸡∶芦花母羽雄鸡=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的母羽和雄羽的遗传与性别相关,属于伴性遗传
B. \ F_1的非芦花母羽雌鸡的基因型为\ HhZ^bW或\ hhZ^bW
C. 亲本雌鸡产生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HHZ^BZ^B或HHWW
D. \ F_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芦花母羽所占的比例为3/8
【答案】C
【解析】解:A.伴性遗传的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根据题意分析,H/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
B.根据题意分析,芦花母羽雌鸡和非芦花雄羽雄鸡杂交, F_1非芦花母羽雌鸡∶芦花母羽雄鸡=1∶1,因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HHZ^BW、 hhZ^bZ^b, F_1中的非芦花母羽雌鸡的基因型为 HhZ^bW,B错误;
C.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 HHZ^BW,因此其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HHZ^BZ^B或HHWW,C正确;
D. F_1的雌雄鸡的基因型为 HhZ^bW和 HhZ^BZ^b,由于雌鸡全部为母羽,因此后代芦
花母羽所占比例为(1/4)×1+(1/4)×(3/4)=7/16,D错误。

故选:C。

12.如图1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图2、3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Ⅱ、Ⅲ、Ⅳ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 若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bc\X^DX^D,则其余的三个精
子的基因型为BC\ Y^d、BC\ Y^d、bc\X^dX^d
C. 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中A、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 图3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答案】D
【解析】解:A.图1中Ⅱ、Ⅲ、Ⅳ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或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即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的组成为Ⅱ、Ⅲ、Ⅳ、X或Ⅱ、Ⅲ、Ⅳ、Y,A错误;
B.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BbCcX^DY^d,若其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
bcX^DX^D,则其余的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C Y^d、BC Y^d、bc,B错误;
C.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中A、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是基因突
变产生的,不在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
D.图3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3.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圆粒豌豆:皱粒豌豆=3:1
③开粉色花的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色花和白色花
④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为矮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D
【解析】⑩高茎(AA)×矮茎(aa)→高茎(Aa),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①错误;
②圆粒(Rr)×圆粒(Rr)→圆粒(RR、Rr)皱粒 \left( r\right) =3: ,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②正确;
③粉色(Bb)×粉色(Bb)→红色(BB):粉色(Bb):白色 \left( bb\right) =1:2:1 ,符
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③正确;
④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为矮茎,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④错误。

即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_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 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_1表现出来的性状
【答案】C
【解析】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A正确;
B、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_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正确;
C、纯合子自交后代仍然是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能产生纯合子和杂合子,C错误。

D、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表现出来的性状,D正确。

故选C.
15.如图为同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②③④⑤
B.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能发生在细胞②④中
C. 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④②①⑤
D. 细胞①和⑤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C
【解析】A、根据细胞内染色体形态、数目及行为的变化可以确定①~③分别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
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Q、③、
④,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能发生在细胞②中
,细胞④中可以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B错误;
C、减数分裂顺序是④、②、①、⑤,C正确;
D、细胞①和⑤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条、4条,染色体数目不同,D错误。

故选C.
16.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A. 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 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 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 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答案】C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在花蕊期去掉雄蕊。

1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
A.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B.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C. 有丝分裂的后期
D. 受精作用过程中
【答案】A
【解析】
1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除成熟红细胞外,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②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③生命活动中,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致使细胞衰老
④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色素积累,导致产生老年斑
⑤对多细胞生物而言,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跑普遍衰老的过程
⑥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全面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⑦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A. ③⑤⑥⑦
B. ①③⑤⑦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⑥⑦
【答案】B
【解析】①人体内的成熟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也没有DNA,所以不会有与癌变有
关的基因;①正确;
②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凋亡是正常死亡,而细胞坏死是非正常死亡,②错误;
③生命活动中,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致使细胞衰老,
③正确;
④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不能正常合成黑色素而形成白头发,④错误;
⑤对多细胞生物而言,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跑普遍衰老的过程,⑤正确;
⑥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⑥错误;
⑦在成热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休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⑦正确。

故选B.
19. 下图表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已知甲病属于伴Ⅹ染色体遗传病,
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4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C. Ⅲ-9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D. Ⅲ-1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8
【答案】D
【解析】A项,Ⅱ-4与Ⅱ-5不患乙病,其子Ⅲ-8、Ⅲ-9患有乙病,据此可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来自母方,乙病为伴Ⅹ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项,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且女性Ⅲ-10患甲病,其父Ⅱ-5正常,其母Ⅱ-4患甲病,可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甲病致病基因为A,乙病致病基因为b,Ⅱ-4个体含有其母遗传的正常a基因,基因型为
\mathrmX^\mathrmAB \mathrmX^\mathrmab,B正确;
C项,Ⅲ-9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 X^A b的配子,C正确;
D项,Ⅲ-11基因型为\mathrmX^\mathrmaB \mathrmX^\mathrmab中或 X^\text aB
X^\text aB ,由于不能确定Ⅱ-4形成卵细胞时交叉互换的概率,两种基因型的可能性大小未知,无法分析后代的患病概率,D错误。

故选D。

20.摩尔根在研究果蝇眼色遗传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属于该研究验证实验的是()
A. 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
B. 亲本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_1雌雄果蝇都表现为红眼
C. F_1雌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F_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白眼=3:1
D. 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白眼=1:1
【答案】D
【解析】A、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相关基因,这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假设,A错误;
B、亲本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F_1雌雄果蝇都表现为红眼,属于假说—演绎法的观察并提出问题,B错误;
C、亲本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F_1雌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 F_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白眼 =3:1,属于假说—演绎法
的观察并提出问题,C错误;
D、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例为红眼:白眼 =1:1,可验证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属于
假说—演绎法的测交实验验证,D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1.(1)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黑色个体(雌雄个体均有)和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个体(雌雄个体均有),如果需要证明控制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选择合理的交配方法,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交配后产生的后代数量足够多):
①交配方法:________。

如果________,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交配方法:________。

如果________,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1.(2)如果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黑色个体与一红色个体
杂交,后代中有黑色、褐色、红色、黄色四种表现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后代出现红色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①AaBb和aabb交配, 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黄色四种表现型的
后代,且比例为1∶1∶1∶1, ②AaBb和AaBb交配, 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黄色四种表现型的后代,且比例为9∶3∶3∶1
【解析】(1)可以选择AaBb和aabb交配,以及AaBb和AaBb交配,如果两对基因按
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AaBb会产生AB、Ab、aB、ab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则
AaBb和aabb交配会出现黑色、褐色、红色、黄色四种数量相等的后代;AaBb和AaBb 交配会出现黑色、褐色、红色、黄色四种数量比例为9∶3∶3∶1的后代。

【答案】(2)AaBb、Aabb, 3/8
【解析】(2)一黑色个体与一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有黑色、褐色、红色、黄色四种
表现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红色个体的概率为
3/4×1/2=3/8。

22.(1)茎的颜色至少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作出此判断的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

22.(2)只分析至少含有的几对基因,三个品系的基因型中只含有一对显性基因的品
系是________,品系乙和品系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F_1紫茎2与
品系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3, 实验三中\ F_1紫茎1自交,\ F_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
27∶37,紫茎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7/(27+37)=27/64=\ (3/4)^3,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 F_2中显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4)^n,可判断该杂交
组合至少涉及3对等位基因,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解:(1)设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由于该种植物个体的基因型
中每对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为紫茎,实验三中 F_1紫
茎1自交, F_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27∶37, F_2中紫茎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7/(27+37)=27/64= (3/4)^3,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 F_2中
显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该杂交组合至少涉及3对等位基因, F_1紫茎1的基因型为AaBbCc。

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2)品系乙, 全为绿茎, 紫茎∶绿茎=1∶1
【解析】(2)根据以上分析, F_1紫茎1的基因型为AaBbCc,因为甲和乙均为绿茎,
只有在品系甲和乙其中的一个品系为一对基因隐性(设为aaBBCC),而另一个品系的
另外两对基因为隐性(设为AAbbcc)时才能得到基因型为AaBbCc的 F_1,结合实验五,F_1紫茎1×品系乙→1紫茎∶3绿茎,说明品系乙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品系甲的基
因型为aaBBCC。

实验四为 F_1紫茎2\xrightarrow⊗9紫茎∶27绿茎,说明 F_1紫茎2
两对基因均为杂合,再分析实验二,品系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与品系丙杂交, F_1
紫茎2两对基因杂合,品系丙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

据此可以判断,品系乙(AAbbcc)和品系丙(AAbbCC或AABBcc)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
表现型为绿茎。

实验二中品系甲与品系丙杂交得到的 F_1紫茎2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与品系乙(AAbbcc)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1:1。

23.(1)图中的D、E、F均是细胞分裂的后期,其中D图处于________分裂,E图处
于________分裂,F图处于________分裂。

23.(2)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图________。

23.(3)根据图________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理由是________。

23.(4)B~F图的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数=1∶2的细胞是________。

23.(5)若图E中的染色体①上有基因A,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从染色体形态上
分析,染色体⑤上可能有基因________。

【答案】(1)减数第一次,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
【解析】解:(1)细胞D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E含有
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F不含
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答案】(2)D
【解析】(2)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即图D。

【答案】(3)D, 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解析】(3)根据图D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理由是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4)BCDE, BCDF, BCD
【解析】(4)分析题图可知,B~F图的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BCDE;细胞内含有
2个染色体组的是BCDF;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数=1∶2的细胞是含有染色单体
的细胞BCD。

【答案】(5)A或a
【解析】(5)染色体⑤是①的同源染色体,若图E中的染色体①上有基因A,在不
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从染色体形态上分析,染色体⑤上可能有基因A或a。

24.(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符
合_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____。

24.(2)Ⅲ_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Ⅱ_1和Ⅱ_2再生育一个患甲、乙两病男孩的
概率是__________。

24.(3)若Ⅲ_4与一位表现正常的女性(父亲患乙病,母亲患甲病)婚配,为了提高
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他们向医生进行咨询,医生建议他们生育_________(填:
男孩“或“女孩”),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1)患甲病男, 患乙病男, 自由组合, 两队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1)由系谱图中Ⅰ_1、Ⅰ_2正常,Ⅱ_2、Ⅱ_5都患病且所患疾病不同,可
知甲、乙病都是隐性遗传病,再由Ⅰ_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

图中Ⅱ_3、Ⅱ_4正常,其子代Ⅲ_3是女性患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信息,该病为甲病。

综上所述,①表示患甲病男,②表示患甲病女,③表示患乙病男。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二者的遗传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2)\ aaX^bY, dfrac18
【解析】(2)Ⅲ_1患两种病,其基因型为 aaX^bY。

Ⅱ_1、Ⅱ_2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X^b、aaX^BY,二者再生育一个患两病男孩的概率为\dfrac12×\dfrac14=\dfrac18。

【答案】(3)女孩, 男女患甲病的概率相同,而女孩不患乙病,男孩可能患乙病(患乙
病的男孩的概率是dfrac14)(合理即可)
【解析】(3)Ⅲ_3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则Ⅱ_3、Ⅱ_4关于甲病的基因型都为Aa,Ⅲ_4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 X^BY。

正常女性母亲患甲病,则该女性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父亲患乙病,则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
X^BX^b。

分析Ⅲ_4和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关于甲病后代男女患病概率相同;关于乙病,后代女儿不患病,男孩能患病,因此医生建议他们生育女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