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 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发展到四十年代,特别是皖南事变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激烈,根据地被封锁,爱国志士被迫害,面对这样的时代气候,郭沫若有深切感受,感到这是令人悲愤的时代。正像五四时代孕育了《女神》一样,抗日时代又使郭沫若的创作激情再次爆发,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写出了五幕历史剧《屈原》,这是郭沫若诗情
的二度喷发。
郭沫若说他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
背景介绍: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集团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变本加厉地实行法西斯统治,扼杀言论自由,摧残进步力量。作家们不得不改用隐晦曲折的形式暴露现实的黑暗,抨击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在这种情况下兴起了创作历史剧的热潮。郭沫若是最杰出的代表。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与时代的责任,从对历史的回顾中汲取斗争的力量。
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人物介绍:历史上的屈原,生在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楚国的大政治家、大诗人。基本的政治主张是改革内政,合纵抗秦,但在当时受到楚国亲秦派的反对,并因此受到排挤,一生有两次被罢官,两次被放逐,62岁时当他看到楚国灭亡的局势已无可挽回了,于是投汨罗江自尽。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
例子(2):天啊!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象征:定义——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
作用一一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问题设计
1、大声朗读课文2到3遍,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注音:
伫立()睥睨()鞺鞳()污秽()
犀利()稽首()驰骋()木梗()
虐待()迸射()波澜()眩目()
释词:
睥睨:
污秽:
犀利:
罪孽:
2、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
——“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屈原》一剧是写屈原做楚怀王左徒时期的事情。
知识介绍
呼告: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
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例子(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
5、综上所述,你觉得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家长签字】
要求:1、学生认真看书,深入思考作答。2、课堂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大胆发言,清晰表达。
风、雷、电象征: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
无形的长剑象征: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
对风、雷、电的呼唤歌颂,表现了诗人对(),对土偶木梗的怒斥表现了诗人对( ).
3、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4、根据作者感情的变化文章可分为两部分,你觉得该如何划分?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年级班学生姓名时间年月日
科目
语文
课题
雷电颂
节次
设计人
审核人
序号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屈原的人生经历和《屈原》的基本内容,积累本课词语。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感受屈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或上知识回顾)
的二度喷发。
郭沫若说他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
背景介绍: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集团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变本加厉地实行法西斯统治,扼杀言论自由,摧残进步力量。作家们不得不改用隐晦曲折的形式暴露现实的黑暗,抨击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在这种情况下兴起了创作历史剧的热潮。郭沫若是最杰出的代表。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与时代的责任,从对历史的回顾中汲取斗争的力量。
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人物介绍:历史上的屈原,生在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楚国的大政治家、大诗人。基本的政治主张是改革内政,合纵抗秦,但在当时受到楚国亲秦派的反对,并因此受到排挤,一生有两次被罢官,两次被放逐,62岁时当他看到楚国灭亡的局势已无可挽回了,于是投汨罗江自尽。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
例子(2):天啊!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象征:定义——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
作用一一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问题设计
1、大声朗读课文2到3遍,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注音:
伫立()睥睨()鞺鞳()污秽()
犀利()稽首()驰骋()木梗()
虐待()迸射()波澜()眩目()
释词:
睥睨:
污秽:
犀利:
罪孽:
2、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
——“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屈原》一剧是写屈原做楚怀王左徒时期的事情。
知识介绍
呼告: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
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例子(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
5、综上所述,你觉得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家长签字】
要求:1、学生认真看书,深入思考作答。2、课堂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大胆发言,清晰表达。
风、雷、电象征: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
无形的长剑象征: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
对风、雷、电的呼唤歌颂,表现了诗人对(),对土偶木梗的怒斥表现了诗人对( ).
3、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4、根据作者感情的变化文章可分为两部分,你觉得该如何划分?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年级班学生姓名时间年月日
科目
语文
课题
雷电颂
节次
设计人
审核人
序号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屈原的人生经历和《屈原》的基本内容,积累本课词语。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感受屈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或上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