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生产管理》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生产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
模具从生产工艺需求-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投产使用,其研发至制造到使用的全过程,均需要进行管理,即从头至尾要进行组织、协调、推动和监控,以达到物尽其用满足生产工艺使用技术要求的目的。
生产工艺需求-模具设计,主要是签约的营销管理,模具设计要实施质量管理,模具制造-投产使用,要进行组织指挥生产计划管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生产的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和技术管理、使用管理等工作。
本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将项目贯穿课程始终。
二、课程教学目标
要求在先修课程中,掌握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塑料模具设计、模具CAD/CAM及模具CAE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门课程要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对模具生产管理及造价营销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2.掌握模具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组织与计划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等;
3.掌握模具生产的管理方法,包括计划管理方法,使用管理等;
4.掌握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设计与加工特点、价格的构成、简化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5.了解市场营销、营销策划等知识;
6.掌握查资料的方法;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系统、节约的观念等。
三、课程规范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
课堂教学以教师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以一定数
量的习题练习、现场实验等。
四、建议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
参考书:
1.模具生产管理.邬献国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模具价格估算与营销.黄建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本课程为考查课,具体考核办法由任课教师确定,但要以学生出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为主要考核依据。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比例按学校的考查课比例规定实行。
考核方法一:学生出勤、实验课、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占30%,理论考试(可闭卷、可开卷)占70%;
考核方法二:学生出勤、实验课、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占40%,理论考试(可闭卷、可开卷)占60%。
六、其他情况说明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减实验学时。
七、课程教学内容、进程及要求
说明:
1.实验和上机内容只填写项目名称,具体内容和要求见实验大纲。
2.教学要求分章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编写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