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育复习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涵义:

只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育。

(1)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叫做自我中心思维.

皮亚杰说“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如:一个孩子喜欢吃巧克力,他会认为其它小朋友也喜欢吃巧克力.

(2)该阶段的另一特点是:认为万物是有灵的、人造的,常常表现出“泛灵论"倾向,即任何事物都被他们看作有生命的或类似生命的活动,任何事物都有意图和动机的。如:太阳下山去休息了、花儿开了是因为它喜欢小朋友。

三、知识分类理论;一是物理知识,二是逻辑~数理知识。

我们应注意丰富儿童的生活,鼓励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中积极活动,为他们提供多种分析综合的材料以及获得材料的机会。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喜欢探究肯于思索等特点,让他们较早较广地接触外界,认识环境,观察自然与社会,亲身实践,这样可以从中获得生动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逻辑数理经验,为日后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3~4岁(小班)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

2、认识带有模范性,缺乏有意性;

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4~5岁(中班)

1、好奇好问;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5~6岁(大班)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

2、初八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涵义: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六、科学知识教育目标:包括通过教育使学前儿童获取周围世界的广泛的科学经验,或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

七、科学方法教育目标: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

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科学情感态度目标: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

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九、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内容: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十、科学经验的涵义:指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

接接触处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这些经验因其是有关自然事物与现象的,因此就被命名为科学经验.

十一、在感性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初级的科学概念指幼儿在获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象。

十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编选的原则:

1、科学性与启蒙性

2、系统性与整体性

3、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

4、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一、1、观察的涵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观察的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感官直接观察,另一种是通过仪器进行间接观察。

3、观察的类型:个别物体观察;长期系统系观察;比较性观察;间或性观察;室内观察与室外观察

比较性观察:

涵义:指幼儿同时观察两种或以上的物体并精心比较,以找出物体间的异同。

要求:中班可以仅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大班不仅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

4、指导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典型特征观察法。

二、实验:

1.教师演示实验

2.幼儿操作实验。

三、分类

1、涵义:指幼儿把具体有某一个活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

2、类型:

①挑选分类(许多物体中将具有某一种或几种共同特征的物体挑选出来,成为一类。);

②二元分类(是与否分类);

③多元分类(指将物品按一些共同的标准分成两类或几类,如桂圆和红枣即使水果又是干过)。

3、帮助幼儿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

小班多采用挑选分类类型,中大班幼儿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可以学习运用二元分类和多元分类以认识客观物体.

四、测量的类型:观察测量;非正式量具测量;正式量具测量.

五、信息交流的类型:

一是语言的方式(包括描述和讨论),

二是非语言的方式(图像记录以及手势、动作、表情)。

三、科学游戏的类型,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

1、感知游戏

2、分类游戏。

第五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分为:

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

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又称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它是指幼儿在科学活动室、自然角或活动室的区角等设施内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

1、发展性

2、趣味性

3、开放性

4、活动性

5、整合性。

三、如何制定适合的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终期目标相一致;

3、活动目标的内容应包括科学知识经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方面;

4、活动目标的表述应明确具体.

四、目标根据其呈现方式可以有

1、行为目标

2、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有三个基本要素:核心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行为表现的标准.

五、活动过程的设计:

第一阶段:(导入部分)引起动机阶段,在短短的两三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